许满意
(广东省开平市世界谭氏中学,广东 开平)
语文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平庸的教书匠、教参的传声筒。蕴涵丰富人文知识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机盎然的。但是,如果教师不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课堂很容易变得沉闷,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所以,营造趣味性课堂是必要的。只有构建一个趣味轻松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营造一个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本文从精心设计教案,运用激情教学、舞台式教学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设计好教案是教师从容驾驭课堂的前提,它能指导课堂有序、生动进行。对于教案的设计,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理解课文,发掘课文的情趣,丰富课文内容等,这样才能设计出创新的教案,才不至于枯燥无味。具有魅力的教案,会让课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着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在设计教案时,以下几个方面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第一,要善于发掘课文的情趣。语文是美不胜收的世界,教师必须全身心地研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令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利用课文本身的资源去制造学习乐趣。例如,文章的真情实感,故事的曲折离奇,诗歌的诗情画意,人物的鲜明个性等等,都可以令学生感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本身的内在情趣。例如,课文《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都是以故事的曲折离奇来吸引读者,教师可以逐步展开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故事发展的好奇心。
第二,设计趣味性导入语。趣味性的导入语,可以营造一个诙谐风趣、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顺利过渡到课文学习中去。教师要发掘各种各样的趣味性导入语,如顺口溜、名人逸事、寓言、谜语、广告、笑话、流行歌曲等等。只要与课文有关,能帮助课堂教学顺利进行,都可以加以利用。趣味性导入,也可以利用悬念,以提出问题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指引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式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最能启发学生,最适合表达出内容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传统教学法的单一化、雷同化,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厌烦。所以,教师应该多种教学方法共同运用。例如,讲授法,教师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传授大量的信息,有利于课堂时间的把握,便于教师控制教学的进度和难易程度,但是不利于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问答法,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也便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问答法的缺陷就是不利于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讨论法,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灵活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但不利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消耗的时间比较多;练习法,便于让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但不利于传授新知识。可见,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情况的通用的教学方法。所以说,教学方法的多样配合才是最好的。
教师在采用口述的方式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或者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式、竞赛式、模仿式、小品式等,为学生营造一种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应该根据课文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灵活地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随时而变,随事而变,随人而变。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教师的激情教学,很容易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与教材情感相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如临其境,触景生情。教师情感缺失的课堂,教师表情呆板,情绪低落,学生的求知欲就会马上烟消云散,对教学内容更是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当然,激情来自于自信,教师只有吃透课文,精心设计好教案,才能胸有成竹,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挥洒激情。
舞台式教学最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化、个性化特征,它要求教师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
舞台式教学,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由学生来创造趣味。教师可以根据课文需要,把学生变成演员、画家、歌手……使他们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逐步深入探讨课文。例如学习《看云识天气》,教师可以把学生变成一位画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不同的云彩图,加深对云彩的认识;面对有配乐的课文,如《水调歌头》《关雎》等,教师可以把学生变成歌手,让他们以唱的方式去熟悉和背诵课文。同时在课堂上还可以开展猜谜语、朗诵比赛、辩论赛、改编课本剧、模拟表演等活动。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方法,使课堂“活”起来。这就是学生的舞台,给他们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学生虽担当不同的角色,但却没有脱离主体这个地位。在角色的扮演中,让他们贴近课文的同时,感受学习的趣味。
营造趣味性课堂,类似于“寓教于乐”,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做到适度、适量、适时,这样就会提高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