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 李 薇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教育有如下内容: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到教育现代化,不得不提到信息技术的运用。以下笔者就听课学习中发现的信息技术使用不和谐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1.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会阻碍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
新课程标准表明: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积累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之上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语文课适时、适度地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滥用的话,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有损语文人文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大部分教师关注得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培养的目标被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多了一个障碍物;学生关注的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眼睛盯着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脑子里思考着的是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教师的地位已经无足轻重,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而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更无从谈起,多媒体“操控”了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许多语文专家认为: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少出现老师示范朗读,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视频朗读、配乐朗读等等,这很悲哀!
2.滥用多媒体易使语文课堂脱离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不是靠制定好的课件把老师要达到的目标展示给学生看,而是必须从教材出发,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展开教学。如教学《故乡》一文时,要实施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可行的教法是: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研读关键的文本段落,根据文本对闰土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的句子,来分析闰土的性格和悲剧命运。老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设计有层次的问题作为引导线索,强调多读,从读中感悟,引导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通过这个过程,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而我在平时的常规听课中,发现一些老师把答案制作课件,一幅幅画面展示给学生,试问这样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吗?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就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停留于图“好看”、内容多,脱离教学目标,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教师套用课件,缺乏创新意识。
教师本来应该是针对本班的学生学情,研究文本,制定与自己要实施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课件来上课。而有的老师一字不变的套用别人的课件,既不修改,也不审查其可用性,直接进课堂上课,这怎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有些课件多达40多张幻灯片,而授课老师没有进行整合就直接用来上课,误人子弟啊!
4.课件华丽,易使学生在文本中迷失自己。
在教学工作中,不少老师制作的课件,一味追求直观性,追求华丽的效果,实际的效果却是干扰学生注意力。每播放一首曲子,每闪现一幅图画,学生都会新奇好几十秒,甚至几分钟。学生本来集中的注意力被转移了。过度追求大容量的课件,讲究声音、录像、动画、投影,不仅耽误时间,还分散学生的关注力,让学生顾此失彼。
针对上面出现的四个方面的不和谐,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1.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与学生眼神交流,与学生一起朗读,示范朗读,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形式,都是师生互动。专注力应放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而不是课件的播放。要求教师在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中,要备课充分,全局把握课件,应用自如,不能顾此失彼。
2.在常规教学中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习离不开读,读中思,读中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如《背影》写父亲的外貌时,引导学生注意三个“布”字,望父买橘中,让学生体会一系列动词,一言一行彰显性格,这是指导思想。让学生知道课件中的答案是怎么分析出来的,不是单纯抄课件的笔记。
3.结合本班学情制作课件,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课件不是老师所讲的内容的全部展示,更不是在导学案教学中展示答案的工具。课件可以展示字词教学,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介绍,拓展延伸,重要板书等等。备课时,可以下载同一篇目多个课件参考,剔除不适合本班学生用的内容,增加一些读写训练环节。老师们别只注重阅读教学,忽视作文指导,要在备课中把两者结合。如《春》最后三段是一组比喻句,可以让学生仿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教的学生就这么仿写:春天像一个闹钟,把万物唤醒了。春天像一个画家,画出五彩缤纷的图画……
4.课件中最多是一段音频和一段视频就可以了,不要泛滥。有个老师在上《背影》前,播放了《父亲》这首歌的视频,让学生关注朴实的歌词;在望父买橘的讲解中播放视频朗读,效果很好,听课老师和学生都深受感动。
5.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自觉性。我校初一有两个信息智慧班,顾名思义跟信息技术有关。老师授课用平板,学生也人手一部平板,老师通过账号实现教学内容的共享。我曾经问过学生:平板引入课堂有何弊端?学生直言不讳:“很多同学并不是看课件内容,而是切换到别的网络玩游戏之类的。”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没有很强的约束力,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必须更新观念。多媒体技术终归只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助性教学手段,为学科课程服务。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让它凌驾于语文学科之上,而要看到它的优势与不足,让它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更好地进行教与学。新时代的教师不是仅仅满足于懂得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更多的应该思考怎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