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吴妙说
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可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这次新课改的基本环节和核心地位,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这次新课改指明方向,也提供了动力。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时刻思考每节课、每个教学内容如何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让学生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所呈现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生命观念要求学生观察生命现象、论证生命观点,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问题所具备的意识、观念,主要有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等。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现象,解释生命问题,探索生命规律。
科学思维要求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运用科学的理性思维认识生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教学中,培养学生可以运用分析综合、演绎推理、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探究生命现象和规律,处理社会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具备从实际生活现象中发现生物学问题,观察和分析、提出相应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剖析成果并讨论交流的能力。其本质是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生物学问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团队协作,解决现实的生物学问题。
社会责任要求学生具备运用生物学知识,理性判断、正确解决社会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议题,自主参与议题、理性分析,鉴别科学与伪科学,主动并正确宣传环保、健康意识,并利用本地资源开展社会实践。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好学生的生活资源,了解他们的经验和信息。例如学生健康生活的体验(特别是亲身经历过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体征的变化、患过某些疾病的经历与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经验)、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经历、外出参观动植物园以及水族馆的经验、甚至是学生身边最常见或最流行的一些生活物件材料等等。以学生实际的生活资源作为课程教学资源,最能贴切地引入课题,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真实情境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使生物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学探究过程回归到学生现实生活,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越真实生动越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实现学生生活世界与生物学学习的统一,促进学生能正确使用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问题,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独有性,它体现了生物学科自身的本质特性。生物学知识系统的根基是认识生命并理解生命本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动是怎样进行以及生命为什么是这样等这些生命核心问题。只有学生学习和理解了这些生命基本问题,才会运用生命观念观察复杂的生命世界、分析多样的生命现象,形成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价值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生物学本身具有的生命性,教学活动可以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如生物挂图、网络图片、视频、动画等,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美妙,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领悟生命的协调与平衡等;还可以利用当地动植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等资源,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活动,将生物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亲身体验生物和环境的和谐共处,养成珍爱自然、敬畏自然的自然观。
教学组织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过程是落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需要为科学探究活动创设最贴切的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引出探究主题,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由学生分析现象和资料,最后生成探究性问题,激起探究欲望,驱使其产生探究的动力。例如,人教版必修1中的探究活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材所列举是白菜做馅加盐有水分渗出和农作物施肥过多出现“烧苗”的现象,这两个例子对学生来说都不够生活经验的具体化。需要将探究情境换成学生更熟悉的生活经验,如凉拌黄瓜,一段时间后都会发现黄瓜条变小变软和盘中水分增多等现象,能让学生更具有探究的欲望,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设置探究活动情境,应该围绕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主要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也可通过展示相关生物实体、标本、模型以及社会关注热点话题等引入。
(2)应该提供学生参与和亲自实践的机会。在探究活动前,引导学生对某些生命现象及其相关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提问,并查找资料、作出假设、进行理性解释,设计探究方案,最后动手实施探究活动、验证假设。探究活动的方式可以是独立探究和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考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明确小组探究的任务以及成员之间分工要恰当,使全体成员都有机会承担不同的任务,让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3)科学探究活动不应该只运用于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还可以渗透在生物学科学史的教学内容中。例如在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酶的本质探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等等内容的教学,要重视通过科学史探究活动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
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积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角色扮演、闯关游戏等灵活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具吸引力、游戏力和鲜活力,从而落实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除了重视探究活动的落实,还应结合本地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考察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责任素养。教师可以联系有关单位的标本馆、水族馆、动植物园作为学生外出实践活动基地,还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员做专题讲座等活动。例如,我校每届学生都参观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多样性标本馆,以及每学年都邀请该海南师范大学生科院教授给学生做相关专题讲座,如青春期保健等。学生经过外出实践,会更关注自己家乡的生物资源;通过搜集资料、对比分析,更了解本地环境变迁,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懂得做人、正确处事、学会学习、敢于改变。我们教师力争做到让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能认识到学习生物学可以提高自己生活质量,能运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现象、解释生命问题、探索生命规律,会运用科学思维对社会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正确论证,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主动并正确宣传生物学知识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