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数量关系”角色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018-02-24 17:25
新课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量关系毛衣新教材

郑 蕙

(福建省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连江)

随着课改实验教材应用的深入,老师们不约而同地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这一块领域所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不再像以前使用旧教材那样,能思路清晰地找到所求问题的相关条件,有序地解答问题。新教材对“数量关系”的淡化,造成教师普遍认为新教材不需要注重数量关系。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研究经验,可以发现,“数量关系”在新教材中并没有被抹去。撑起“数量关系”的桅杆,实现新教材背景下“数量关系”的角色转换,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教学思想,提升教学理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三朝两夕能见效果的速决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每个学生解题时的“路径差”和“时间差”,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学习的后劲。教学中,大量地死背硬套数量关系式,就是扼杀学生创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短期行为,结果只能获得暂时的好成绩,对学生长远的能力发展并无益处,为此,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把人为模式化的训练变为无声的渗透,让数量关系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源泉,在以后的学习中终生受用。只有教师的观念改变了,应用题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困惑,“数量关系”才能摆脱现在的尴尬处境。

二、理解运算意义,建立基本数量关系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意义是解答各类问题的基石。“磨刀不误砍柴工”,关注数量关系,不能等出现了问题才补救,而要有备而学。在低年级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意义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同步渗透数量关系的教学。新教材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意义的引入中,大多数是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情境,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看图列式的层面上,满足于学生列出算式,这样会让数量关系的建立错失良机。老师可以先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描述这个情境,然后逐渐过渡到让学生学着用三句话的模式较完整地进行描述。

例如“除法”,主题图是分苹果,要求学生能说出:共12个苹果,平均分到4个盘里,每盘放3个。独立说、同位说、分组说,多说多感悟,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我们可以慢慢过渡到看着一幅图,让学生说出“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可以求什么?”也就是实现“生活原型—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除了引导学生会看图,还要读懂图,把题目中的故事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图文合一。这种从“图”到“文”的过渡,启发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图意,对条件和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感受它们之间的关联,体会到通常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求一个问题就要找相关的两个条件,同时为后面半图半文或全文的应用题学习打好基础。

三、加强专项训练,培养数量关系的洞察力

在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问题后,分析数量关系就是关键。新教材不提倡机械地背诵“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伊工作时间”这样的定论,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任由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混乱状态。培养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教学中相当重要。为此,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项训练:

(一)“生活化”训练

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与经验可以增强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敏感度。如买卖问题、行程问题,密切结合某类实际问题概括而得的数量关系,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例如,我们可以在创设情境时向学生提问:“帮妈妈买盐,你通常会考虑什么?”学生会自然想到买几包、每包多少钱、需要带多少钱的问题,其实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数量、单价、总价。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可以避免僵化的记忆。

(二)“配对”训练

“配对”训练是指看问题找条件或者看条件推问题的能力训练。看问题找条件,从问题追溯到条件(分析法),如:汽车从A地开到B地,需要几小时?要求这个问题先要知道什么?看条件推问题,从条件推向问题(综合法),如:教学楼共6层,每层有4个教室,_____?教学楼共6层,每层3米高,______________?

根据已有的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并进行适当的对比,感受条件与问题的相关性。以上训练能让学生意识到数量间无形的关联,对学生解决两步或两步以上应用题时寻找中间问题起到桥梁的作用,也为学生有序高效地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矛盾”训练

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多余条件、缺少条件,给学生制造思维冲突,触发他们对数量关系的深刻感悟。

如:售票点星期五卖出80张票,星期六卖出95张,这个售票点星期日卖出多少张票?经过对比分析,学生发现三天卖出的票数没有任何关系,都认为要补上一个条件才能求。通过讨论,可以补上:星期日卖出的票比星期五多20张,星期日卖出的票是前两天的总和,星期日卖出的票比前两天的总和少10张,……经过总结发现,其实不管怎么补,所补的条件只要能反映三天之间的票数关系就行。由练一题引申到练一组题,而且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性,使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以上例子中,对题目的呈现方式作了适当的调整,就是把解决问题所需数量间的关系融入一次次矛盾冲突中,一次次地调动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对数量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感悟,这种触动神经的、发自内心的感悟和理解,是死背公式无法替代的。

四、渗透解题策略,建立数量关系模型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思想支持下的解题思路、方式和方法。实际问题变化多端,结构不尽相同,要学生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并不容易。因此,注重提供和渗透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有:

(一)模拟实验法

有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单凭想象学生无法实现形象—抽象的过渡,可以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角色模拟,帮助理解题意。

如:“一座大桥全长545米,一辆5米长的货车以每秒10米的速度行驶,通过这座桥要多少时间?”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学生往往错算成:“545衣5”,如果用橡皮当货车,书车当大桥,让学生模拟货车过桥的过程,他们很快便明白货车行驶的路程应该包括车身长度,从而正确列式:“(545+5)衣5”。

(二)画图法

画图比实验模拟抽象一些,可以浓缩题目的主干,直观清晰地呈现,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高效体现,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低年级可引导学生画示意图,中高年级陆续渗透连线图、线段图、表格、集合图等形式。

例如,《搭配中的学问》中“三件上衣,两条裤子,可以搭配多少套不同的衣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连线画图,不重复不遗漏,十分清楚,也可利用此图,启发学有余力的学生概括组合的计算方法。

(三)列举法

当遇到的问题难以跟学生原有的知识建立直接联系,找不到突破口时,列举法是一个很好的拐杖。我国古代名题“鸡兔同笼”就是运用这一策略的成功例子。从较小的数据入手,引导学生逐一列举,发现规律,体验列举法带来的成功,再引入较大的数据,为学生搭建运用规律、创造跳跃列举法、取中列举法的平台,实现减少列举的次数,高效解题。实际上,列举法的作用远不止是找到正确答案,它对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运用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转化法

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是转化策略的优势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策略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平面、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推导、“等积变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等等。让学生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掌握转化策略,对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帮助。

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多样,但是不能让学生简单记下来,关键是感悟。在老师的点拔下,由学生自主体验、概括、运用,做到利用策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炼策略。在积累了一定的策略经验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各种相近的题型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形成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如:

(1)商店运来红毛衣25包,蓝毛衣15包。蓝毛衣的包数是红毛衣的几分之几?

(2)商店运来红毛衣25包,运来蓝毛衣的包数是红毛衣的3/5,蓝毛衣有几包?

(3)商店运来蓝毛衣15包。蓝毛衣的包数是红毛衣的3/5,运来红毛衣多少包?

在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后,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对比、梳理,便可引导学生对基本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解题方法加以归纳,明确它们之间存在的同一性和相似性,揭示其背后的共同模型,对题目数量关系的实质有深层次的理解,也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想、程序和方法。

新一轮课改实验后,解决问题的成果初见成效。撑起“数量关系”的桅杆,给解决问题的教学准确定位,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猜你喜欢
数量关系毛衣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可以听到你心跳的“毛衣”
藏在毛衣里的爱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不要,不要穿这件毛衣
找准标准量是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 三种类型应用题的关键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