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静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崇安小学)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科书中的每一个实验操作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对于学生从事实验探究具有极大的帮助。科学教师要在吃透课标和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活用教材,科学合理地重组、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教材中有的实验易操作,但实际教学中这些实验经常达不到预期的“理想”状态。比如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里有一个实验: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教材中呈现的实验是用一个气球套在空的锥形瓶上,分别放到热水、常温水、冰水中,观察气球的状态。可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锥形瓶放到热水中,气球不会出现教材中所呈现的鼓起来的状态,实验效果不明显,同时也影响了实验探究的结果。
教材中呈现的实验,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理解本课所要学到的知识,教师按照这样的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学生可以学到基本知识,但缺少了探究的深度。如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教材中大幅度地对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的重量这两个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进行实验探究,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操作实验、得出结论,明白了本课所要掌握的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程度,但其他因素的探究并没有进行下去,学生的思维挖掘得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
有的分小组实验,一个班的材料就已经需要教师准备很久了,更何况有的教师同时教几个平行班,那就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例如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中的实验,常温下100毫升水大概能溶解36g的食盐,教师要事先把36g的食盐按2克装一份,学生一份一份地加到水中,一个小组就要准备18份,一个班就得准备一百多份食盐,几个班同时做这个实验的话,那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了实验效果,所以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用心筛选。例如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要探究敲击鼓之后发出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单靠看鼓是看不出原理的,教师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泡沫或豆子,在敲击鼓之后,由泡沫或豆子的振动联想到是鼓面振动引起的,既而得出声音是由敲击鼓面,鼓面发生振动产生的,这个方法较直观,容易让学生理解。
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有的较浅显,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到结论,没有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有的实验进一步地挖掘,开阔学生探究的思维。
例如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特别设计了利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来辨别物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成功的实践,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而“继续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作为本节课堂设计的探究主题,这一步的观察并不是简单的混合物质的观察,而是以“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为主线,让学生一袋一袋地加入小苏打,观察新气体产生的多少(冒泡的多少)来对杯中物质加以解释,之后再继续一瓶又一瓶地加入白醋,观察冒泡的变化,解释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体验根据不同比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的不同,进而加以解释杯中的液体的成分。
教师在准备实验材料时,可以改进或发明实验教具,让实验操作更便捷、顺利,同时也可以让教多个平行班的教师减少准备器材的麻烦。例如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三课《谁流得更快一些》,本课有一个实验是如何证明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常见液体,谁流得更快一些。学生设计了一个流动比赛,并制定比赛规则。
这个实验教师可以制作一个金属板块,上端做几个小水槽,用于盛放液体,几个水槽的下端用一根类似铁尺的工具控制打开或关闭,实验时,先将几种液体分别装在水槽中,要比赛时,直接将铁尺翻开,几种液体即可同时下滑,完成比赛,就像几个同学参加跑步比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道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科学合理地改进实验,让科学探究更有意义,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陈艳明.怎样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探究效果[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