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视角下的奢侈消费问题解读

2018-02-24 15:16朱建波
关键词:私有制异化本质

朱建波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一、马克思劳动异化

(一)劳动异化内容概述

劳动异化,也叫异化劳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马克思用异化劳动概括劳动者同他自身的劳动产品以及其劳动本身的关系。

马克思把政治经济学作为出发点,通过借鉴前人的积极观点和看法。并通过分析人类生存的基础,认为人的生存基础是人类劳动,也就是劳动对人的实际作用。进而披露了人的异化的本质,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个崭新的概念。异化劳动从此出现在各个领域被称呼使用,尤其是在哲学领域。首次在历史上以著作论述的方式,确定异化概念这个严格确切的含义,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树立起了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思路新起点;同时赋予这个概念以实际内容,用社会经济的本质内容予以填充。

(二)劳动异化表现及奢侈消费的异化表现

首先,劳动者的劳动和他们的劳动产品发生了异化。马克思指出,人类的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劳动者辛苦劳动的成果,人类的劳动产品是人类的本质的对象化。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1]5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者辛勤劳动的产品不仅与劳动者主体自己相分离。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变成了与劳动者自身相对立的产品。这就导致了劳动者辛苦劳动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自己的生产产品控制了自己。工人的辛勤劳动成果变成了别人的享受物品,使得生产工人却更加贫苦。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里,劳动者辛苦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牢牢地被资本家所占有和控制。并且转变为用以扩建在生产和投资厂房设备的资本,反过来变成了为控制工人、奴役工人自身的异化东西,劳动者劳动的越多,生产的产品越多,反而被统治和控制的就越严重。所以,从生产结果来看劳动异化,那就是工人的劳动和他们的劳动产品发生了异化。表现在奢侈消费上就是奢侈消费主体与其所大量消费的商品相异化,其所消费的商品并非由其所生产制造,但是结果却由他们大量消费了商品。盲目性、炫耀性消费,剥夺了大量商品生产者本该消费享用的商品。造成资源浪费,引起人们内部之间的矛盾,会带来严重危害。

其次,劳动者和他的劳动行为本身发生了异化。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劳动本来是人类所具有的独特的本质,劳动与动物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定程度上讲,即劳动创造和发展了人类,人类劳动是一种区别于动物活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体现劳动者自身价值;才能自由地发挥劳动者自身的体力和智力,并把自身的聪明才智运用到生产劳动中去,劳动产品用以满足自身体力和智力的发展需要,而异化劳动则正好相反,不但没有满足人类的需要。反而使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东西,反过来控制和抑制人类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生产不是工人本身的真正需要,也不可能是他们的真正需求。因为资本家才是幕后操控者,只是他们维持生命继续生存下去的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所以,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认可自我,总是在抱怨自己的被束缚。工人的辛勤劳动付出是建立在身心疲惫的基础上,甚至对其身心的健康有所伤害,没有幸福和自由可言。整天地工作,单调而乏味,工人们感到自己就像没有任何思想的机器的一个部件一般。马克思还指出,劳动异化条件下,如果不对工人实施压迫性劳动,给与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工人们就会拔腿而跑,远离令他们束缚压抑的生产劳动。马克思把这种劳动者自身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称作自我异化。所以,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劳动异化,就是工人劳动者和他的劳动行为本身发生了异化。表现在消费领域就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甚至是单调无聊的流水线作业所生产的商品,被奢侈消费者无度浪费性奢靡消费,极易引起贫富群体之间的矛盾甚至对抗。

再次,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马克思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生活就是劳动。同样人的类存在也是劳动,是指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的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性的标志。只有人类的自由自觉活动才是劳动,动物没有劳动,动物的活动也不是劳动。甚至有些动物的活动带有智力因素,比如啄木鸟会敲开枯干的树皮,从而发现虫子予以啄食,但是这只是它的本能行为活动,不是劳动。人类主体通过积极改造客体,劳动改造大自然,使之更好服务于劳动主体。使人的类本质形成对象化。然而在异化劳动的状态情况下,发生了本末倒置的变化,人对人的类本质的表现发生彻头彻尾的变化。异化劳动使得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成果被资本家掠夺了。从此,劳动者们失去了类生活,孤单落魄。人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独自一人孤立存在生活。而是社会性和群体性的人,是群居高级灵长类群体。个人是要和自己的社会群体,自己的团体愉悦地结合在一起而生活发展。而不是孤零零的独自一人,就像老虎一样独自生活,不能成为与群体相对抗的人,不能成为与所生活的社会相对抗的人,更不能独自一个生活。而类本质异化正好就是指在私有制条件下,个人失去了和他自己所属于的群体的愉悦相处关系。个人与其所处的社会之间也不再和睦,人变成了独来独往,独自行事,人与人之间相互对抗的个人。“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单纯的手段,从而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10因为劳动产品的异化令人不能确切地证明其类本质是什么。对于类本质都不明确的情况下,劳动本身的异化则是把人本来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维持生存而不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人不能自由自觉地进行劳动,而是被动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劳动。因为他们需要这种压迫性劳动所带给他们的微薄收入用以维持生命,因此也造成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发生异化。人本来群体性的类本质变成人的排斥他人的本质,人的类本质变得悄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已不再存在,人都成了我行我素,互不往来,甚至敌对的个人。从人的类本质上看劳动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表现在奢侈消费上就是奢侈消费主体总是追求独一无二,全世界唯独他有,限量版,定制版,小众稀少的东西都是他们所感兴趣和追求的对象。

最后,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异化。马克思指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特殊的类存在物。就是指人天生需要群居,人人都是生而平等的,人与人之间是友好相处的和谐关系。异化劳动使人类自身发生异化,不仅如此,还使得与其生存的环境大自然发生异化。人类的精神实质以及应有的人的本质也与人类自身发生异化。当人类和自身发生了异化对立,那么人也一定会同他人发生异化对立。因为与自身都可以发生异化,非自身的他人自然也就成为异化的对象,他们中每个人都和人的本质发生异化。由于工人和其劳动产品以及劳动行为发生异化,那么人也就失去了本来应该具有的自身价值。异化的劳动没有能够满足人的全面的发展和人的各种基本需求,而劳动者辛勤的劳动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些维持生命体征继续下去的微薄收入用以维持生存,继而继续付出艰辛的劳动,而不至于饿死而失去继续劳动的廉价劳动力。如果劳动产品对劳动者来说是排斥自己的力量,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着,那么这些劳动产品必然给劳动者增加苦恼和烦恼。劳动者辛苦的被迫无奈的异化劳动,换来的是资本家的享受和愉快,他们不需要亲自付出这种艰辛劳动,反而可以坐享提成,占用和支配控制劳动者艰辛劳动的果实。马克思认为,人同其的类本质发生的异化,通过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可以充分表现出来,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从人与人的社会交往看,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异化。表现在奢侈消费上,那便是奢侈消费主体和没有能力进行奢侈消费的人以及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异化,这种行为,容易引起物质上的“贫富”群体之间的对立。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为了追求无限度的利润,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劳动者的劳动发生异化,在劳动者的劳动异化代价下,资本家获取大量产品和巨额利润。巨额利润一部分用于再投资扩大再生产,一部分用于奢靡消费,导致奢侈消费发生;大量产品出现剩余,资本家想尽各种办法,用尽一切手段宣传出去,促使消费者进行消费,这些消费中就会发生奢侈消费。而劳动者与其劳动成果发生异化,其劳动成果并不能满足其自身需要,于是通过消费进行弥补。

二、奢侈消费的危害

(一)丧失积极进取心 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奢侈消费需要经济实力,单凭他们的高昂奢侈消费就会不自觉地分为“富人”和“穷人”,这样就会给人们造成心理落差,丧失公平。奢侈消费与高昂价格往往相一致,这就令这部分奢侈消费主体,所谓的“富人”感到高高在上,优越感十足,奢侈消费成为他们的特殊符号,为奢侈而奢侈,为消费而消费,完全单向度。他们用金钱购买了别人的劳动或者别人的劳动产品,自己进行享受和享用,把无度的占用和控制物质财富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乐趣。把无度的挥霍,奢靡的浪费显摆当成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标志符号。劳动者们异化的劳动使得他们可以不劳而获,坐拥财富,高高在上,为所欲为,唯利是图,精神极度空虚,整日沉浸在物质财富的占有和挥霍上,严重阻碍了其全面发展。

(二)引发社会问题 激化社会矛盾

首先,劳动异化引起的劳动者艰辛付出劳动却日益贫穷,资本家无需辛苦劳动便可坐拥财富,坐享其成。“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2]23-27这种现象会加剧穷人群体对富人群体的仇恨心里。部分富人在奢靡无度地进行奢侈消费的时候,他们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自身基本需求,而是为了炫耀和显摆其财富和自以为是的富贵生活方式,但是他们忘记了,在他们奢靡无度地花钱奢侈消费的时候,这种奢侈行为会引起许多人的嫉妒和恨,而且这许多人中大部分是物质财富的辛苦创造者,但是他们却不能拥有这些物质财富。同时,就如同一位一辈子劳苦种田的老农,颗粒归仓,粒粒汗水的劳动付出,如果看到有人吃饭有大量的剩余饭菜,继而将剩下的饭菜白白倒掉,倒进垃圾桶作为垃圾,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部分人将把原因归结到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平上来,继而动摇了其积极上进之心。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贫富阶层的对立情绪,进而引发社会一些不安定因素,甚至引发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失道德伦理现象。

其次,如果奢侈消费主体的群体里面,出现代表国家意志,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领导干部,那就更可怕了。因为他们代表国家代表人民掌握着各种重要的国家资源和权力,如果有巨额财富进行奢侈消费,那么这部分人的钱财物很可能来路不明,非法获取。前几年出现的“表哥”,作为政府官员,拥有各种各样的奢侈名表,显然经不起推敲和监察,最后锒铛入狱。如此现象虽是少数,也要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不能影响干群关系,激化矛盾。

三、如何走出奢侈消费误区

(一)抑制劳动异化

在抑制劳动异化方面,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社会大分工而产生的,会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劳动异化也会随着其消亡而消失。所以不难看出,抑制劳动异化关键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亡,也必将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异化要发展到令劳动者无法继续下去,也就是变成需要对其进行推翻的程度。一方面只有异化发展到劳动者中的大部分没有任何物资和生产资料,变得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劳动者们和占有他们财富的资本家形成对立状态。要具备以上这两个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迅速发展到一定高度,这是必备基础条件。

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私有制发展到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提高。社会大分工和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原来许多需要人从事的工作已经可以由机器大生产代替生产。绝大多数劳动者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而变成了无产级,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一贫如洗。而无产阶级一直以来备受资产阶级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他们和完全占有生产资料的拥有巨额资本的资产阶级相对立。于是在大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不需要像工场手工业那样,使同一些工人始终从事同一种职能,从而把这种分工固定下来。”[2]这也可以如此来理解,机器大生产使得部分工人原先手工劳动解放出来,原先有些需要工人手工操作的生产程序,现在不再需要。因为机器生产可以取代部分工人的手工操作。这样就不会因为工人的流失和离去而使机器生产中断,新来工人经过简单的学习和培训,便可很快掌握工作技能,适应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模式。这样一来,劳动者就不必固定在其生产环节上,也不必和生产资料一直相固定。

如此,就出现了一个看上去是反方向的发展过程。由于社会大分工而开始的劳动异化最终由于机器生产的进一步不断发展而消失的现象。但是劳动异化产生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只要私有制继续存在,劳动异化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哪怕到了资本主义最高阶段,也必然会阻碍和影响着这一发展过程,除非私有制先出现消亡。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3]140只有消除了私有财产,人才会感受到轻松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必再为物质所困扰和控制。共产主义运动可以消除私有制,消除私有财产。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私有制才会完全彻底消失。首先要进行社会革命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取得胜利以后,资产阶级被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复存在,私有财产也就被消灭了。那么被推翻的资产阶级,其资产需要用社会主义公有制方式进行管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

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异化如何消除上,重点强调了劳动异化消失必须具备的两个最基本的历史条件,同时特别指出,这两个条件的大前、提大基础是基于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一切都是空谈,人的基本吃喝需求都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他们会做出什么。生产力的这种高度发展是一个绝对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建立初期大都是经济落后,生产力极度低下,百业待兴。由于生产力发展起步较晚,生产力水平较为不发达,导致部分贫穷现象的存在,诱发了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异化现象发生。所以,对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首要任务必须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得到提高,异化现象方可解除。不难看出,通过积极努力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可以抑制劳动异化,直至消除劳动异化。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抑制劳动异化,有助于抑制奢侈消费。有这样一种现实情形,那就是消费者在无度挥霍,奢侈消费的时候,没有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愉悦。反而觉得内心极度空虚,人生到处是十字路口,无路可走,孤寂、落寞和无聊。不清楚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不清楚人生的追求在哪里。每个人都明显地感受到,相对于前几代人生活的那个时代,现在人的生活,尤其是物质生活和物质消费比他们那个时代强出很多。但是,现在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愉快,还不如父辈们那个时代满足愉悦。这是因为现在的人特别注重物质利益的获取,物质的欲望大门打开了。马斯洛研究发现,人对物质财富的过分依赖和攫取,不但不会感到愉悦,反而会引起人的落寞,增加人的不快乐感。

人的消费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消费而消费。奢侈消费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扬弃。作为社会人,在自己全面发展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物质的追求和发展,更要强调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异化的劳动生产影响和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资本家只注重追求高额利润,唯利是图,忽视了精神追求和发展;工人由于被禁锢在无奈的劳动之中,身心俱发生异化而不能全面和自由发展。发展的目的要求人在消费中应正确选取真正适合自己的消费品,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在消费中逐渐成熟起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以便更好地驾驭自身世界,更好地理解人生真谛,净化灵魂,陶冶情性,享受生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通过大力提高人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私有制异化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童年的本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