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方法探索与思考
——以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为例

2018-02-24 14:32宋红斌吴晓龙陈旭升
现代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协作远程教研

■ 宋红斌 吴晓龙 陈旭升

一、研究缘起

多年以来,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一直在实践远程协作教学教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这为我校开展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学校的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重点推进“三大任务”的战略部署,深入开展东西部学校之间的对口援助教研。

在研究过程中,我校与四川省绵竹市天河小学、云南省昆明市文林小学及区域集团校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积极合作,开展了大量的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实践探索。通过之前多年开展网络远程互动活动的经验,我们发现跨地域网络协作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开展活动的网络状况不够良好,不足以保证网络活动全程顺利、流畅地实施。相关设备不足以支撑两点或多点远程交流互动。实施过程中经常有信号传输不稳定、音画不同步等问题出现。

第二,系统连线困难,可操作性不强。有更多的学校希望参与,却因为种种限制无法实现。

第三,远程连线活动形式单一,连线课程内容质量有时无法满足需求。连线过程中,交流互动不够充分,没有形成长期的、稳定的互动交流协作关系,无法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更好地辐射、传播。

二、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内涵及着力点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实际上是跨区域教研及网络协作教研的进一步融合与拓展。三者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即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仍然是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其基本的作用仍然是通过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内涵、着力点上,与后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简而言之,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是基于网络远程通信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的协作教研活动。

(一)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内涵界定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是一种通过合理运用网络数字化手段,使得不同地域的教学者和学习者不用长途奔波,也可以随时开展互动教研、学习活动的教学研讨方式。并在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在活动形式方面,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活动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者之间的互动研讨。除了单纯的教学研究工作外,基于学习者的跨地域远程互动学习、跨地域远程协作活动及网络远程家校互动都可以算作是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工作的一部分。

在实施手段方面,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形式则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专用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基于数字化即时通讯平台、商业化网络直播平台或通过数字化移动终端支持的协作教研实施方法,也可以在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着力点

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工作的开展,重点应该放在教研活动的组织和质量的提升上。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根本是通过互动教研教学活动,使得教育观念、资源薄弱的地区能够获得更超前的教育思维和更新颖的教育手段。教研活动本身的质量是相关研究工作的核心。另一方面,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应当注重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充分交流和共享。同时,在协作、交流与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切合本地教学实际的网络教研资源库、研究报告、课例及其他成果。

三、开展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研究团队

1.成立项目组

项目伊始,由宋红斌校长领衔成立了该研究项目的核心小组。由后勤保障处负责硬件环境的建设与维护保障,由教学研究处负责课程的规划和建设,由骨干教师工作站负责对接研训教师。

2.分步有序推进

前期准备阶段:由后勤保障处牵头进行技术准备工作,对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与对方学校技术人员沟通调试。同时,由教学研究处设计相关培训课程和活动的方案;由骨干站联系担任培训的主讲教师做好备课、素材准备,联系对方学校组织受训教师做好互动准备。中期实施阶段:选择合适时机,开展网络视频在线教研,邀请市区电教中心现场录像,留存资料。后期小结阶段:活动结束后,各部门与对方学校沟通,了解活动效果,总结反思,整理相关视频资料,讨论下次活动主题。

(二)建设网络基础

已完成校园网带宽升级。拥有100M静态IP出口,校园网络硬件环境升级,已拥有功能全面完善的网络核心设备和管理系统,有用户行为管理能力,可保证网络活动的可靠实施。

2014年底,在南京市电教馆的指导帮助下,我校完成了跨地域远程互动教学系统的搭建工作。目前使用的科达网络会议系统具有远程多点实时互动能力。在校内部署2套分系统的同时,也在本区内的集团校孝陵卫中心小学以及友好学校四川绵竹天河中心小学设置了分系统。同时,保留一套可移动的转播系统机动使用,以进一步拓展终端的空间。2016年初,我校还通过移动视频终端设备,在昆明的友好学校架设临时课堂,开展网络协作学习的交流活动。

(三)创新活动模式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总结,我校如今对于“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这一研究主题已经有了深入的思考。目前在此项目中的指导思想是“以精品课堂展示引领发展方向,以常态化手段深入日常教学”。

操作模式:

1.引入硬件视频会议系统

承担培训任务的学校为避免出现软件直播造成的不稳定,直播系统必须支持多点会议,并提供足够的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以方便开展多区域同时参与的互动交流。

2.选派有经验的名师

开展“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的工作首先要保障名师的示范作用。因此,我们先从优秀教师个人精品课例开始,将现有的成熟课例根据对方学情进行修改,使其能够适应网络教学互动的需要。积累经验后再组织名师针对网络教学的特点开发新的教学课例,提高培训效果。

3.多形式研训

学校在拥有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网络互动系统后,逐步开展了网络双向交流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不仅仅教师可以在网络视频中实时通话,甚至能够做到学生跨地域共上一堂课,教师在远端的课堂指导异地的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活动。目前运用南京市教研协作平台,可以在线实时观看、文字互动,也可以延时回放,针对某一片段反复观看。

四、开展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的成效和经验

(一)成熟的团队,课程技术皆过硬

现在,学校已经拥有一支教学课程研究和技术支持保障两方面都有着丰富经验的工作团队,能够胜任多学科多项目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而学校也在各方面对试点工作给予支持,让团队的眼界和实际工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能通过校内辐射作用,带动全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发展。

(二)丰富的经验,协作教研常态化

我校所使用的为“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建设的相关系统已经可以支持常态化的网络教研活动。教学环境的稳定也让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交流本身上。至2017年,我校已多次开展了较大的网络远程协作教学、教研活动。此外还有多次与区内开展互动的经历。跨区域的辐射范围则包含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福建、广东地区,东北地区,西部的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有近万名师生通过不同形式参与、观看过长江路小学的网络课堂教学活动。

(三)灵活的手段,家校互联生精彩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不仅仅依靠我们学校架设的网络协作教系统开展活动研究,也积极借助市级教研协作平台,充分利用了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学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展帮扶活动。从而在更广的层面上,让更多区域的老师能够接收到我校的一些优质教育资源,起到更好的辐射作用。

此外,我们的尝试并不局限于一两节实验课或展示课,也不拘泥于个别先进的网络互动系统;而是多管齐下,在常态课中也能利用简单的网络互动交流平台进行远程互动学习。在长时间的互动实践过程中,这样的家校沟通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平台不统一带来的问题,而且操作方便易用,家长、学生都能轻松参与。

五、对跨区域网络远程协作教研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在实践工作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远程协作教研活动受限于两地教学计划、进度的差异仍然没有完全实现,也很难实现常态化进行,很多活动需要两地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协调,有时甚至要考虑时间偏差(上课时间不同步)问题,等等。

今后,我们还将持续常态化远程教学的推进工作,希望通过对现有网络环境的升级改造以及对于课程内容的优化,有机会能够尝试进行跨区域的常态教学实践或跨区域的家校辅导,让不同区域的学生和教师在更广的时间维度上进行合作,实现网络远程支教的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协作远程教研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远程诈骗
协作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