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萍
(重庆市潼南区太安九年一贯制学校)
即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教育思想,使学生在智力与品德上获得发展的方法。语言是传播知识与交流思想的主要载体,因此课堂讲授法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其他教学方法都需要配合讲授。
即利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计算机,把声音、图像和动画与科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多媒体教学能对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展现的内容进行模拟,再现迅速、表现力丰富、感染力强,使学生从感官上对抽象的知识进行理解,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
即教师提出研究命题,指导学生运用相关仪器设备做出假设与实验验证,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而发现问题,寻找事物规律,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实验法可以根据科学教学需要控制变量来引起事物变化,让学生理解因果联系,培养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乡村小学科学教师由于人员紧缺,课时负担普遍较重,这使得有些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心思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也并不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时,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会受到自身对教学方法掌握程度的影响,从而倾向于选择自己觉得省时省力且熟悉的教学方法。在各类教学方法中,课堂讲授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被普遍采用。为了在科学课堂上方便地传达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确保考试成绩,教师宁可选择传统的讲授法,而对新的教学方法采取观望或抵触态度。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变成对规律结论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失去探究科学的兴趣。
由于对教学方法理论掌握不扎实,使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出现偏差,影响着其教学方法运用的准确性、熟练性。而乡村科学教师大多是文科背景,由于缺少培训,以及对科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与规律缺乏了解,他们易将文科的教学方法用于科学课程。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片面强调做题,科学课堂变成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记忆背诵相关定理和结论的课堂,造成科学教学文科化倾向严重。
由于乡村教育资源有限,每个乡镇只给规模较大的学校配备了仪器设备,对一些小规模学校投入有限,甚至没有科学实验室。面对科学教育基础设施与科学教育需求之间供不应求的客观现象,学校方面应该从根本上重视该门课程,从政策上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支持。如:设置专门的科学实验室,配备图书馆、阅览室,尽量完善教学设施,安装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幻灯片等多媒体电子设备,根据科学教师的教学需求,定时购置显微镜、放大镜、试管、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等相关的科学教学仪器,及时补充科学实验需要的试剂,开发利于科学教学的课程资源,寻找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新方法、新途径。
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具备重视教学方法的意识,认可教学方法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否能熟练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科学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如多媒体的使用水平、做实验的能力,以及课堂授课的感染力等,因为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多媒体使用水平,实验探究法要求教师掌握准确的操作方法,才能让学生成功地看到实验现象。每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对教师的专业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科学教师要善于学习,避免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才能更加熟练地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启蒙课程,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如果能让乡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小学科学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获得较大进步,小学科学将会逐渐成为实质意义上的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朱作仁.教育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655.
[2]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蔡铁权,姜旭英.新编科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