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作为联系 “生生、师生、亲子、家校、我我”这五对关系的中枢,应时刻调节、控制这五对关系,以确保关系平衡。如何妥善处理五对关系,事关班主任的心理压力,事关班主任的职业倦怠。解铃还须系铃人,化解班主任的心理压力要从正确认识和处理 “生生、师生、亲子、家校、我我”这五对关系入手,坚持 “信任、师爱、诚实、对话、卓越”来和谐五对关系,切实化解矛盾和压力。
1.生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学校最基础的人际关系。学生间应该形成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尊重的平等伙伴关系,在班主任的引领下,班级要成长为学生、教师、学校组成的命运共同体。但影响生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一直存在,如围绕考试成绩排名、各类优秀评比、特长能力评定等,这些 “优”对学生升学、就业等会产生实际影响,加之资源稀缺,有竞争也就会引发学生间的矛盾。又如,校园冷暴力、校园欺凌、学生间的小群体冲突等,这些冲突发生频率高且伤害程度大,一旦班级、学生与这些问题联系起来,班主任必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压力自然不小。总之,生生关系 “无小事”,问题处理的压力自然要传导并集中到班主任身上,在班级管理中,生生矛盾是形成班主任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
2.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领域始终被关注的重要关系。正常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有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我们可以从教育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三个层次来研究师生关系。
(1)教育关系。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是围绕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由于部分家长在子女成长看法上缺少理性,围绕学生的未来发展的高期待与教师素养的相对稳定之间的失衡,种种师生矛盾出现了。于是,家长认为老师不称职,要换老师;班主任不称职,要换班级;同桌的学习不好,要换位置。这些矛盾都要集中到班主任身上。
(2)心理关系。它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的关系,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客观且基本的师生关系。现在社会对学生心理空前重视,由于学生心理的复杂性,要求班主任准确研判学生心理状态,一旦学生出了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老师没有关注学生心理。
(3)伦理关系。它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必须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这种关系在师生关系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双方对尊重、平等、自由、民主等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差异,当学生要权利、自由与班主任强调权威、尊重相冲突时,矛盾产生了。
3.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极其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长应该是孩子的导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关爱有度,而这些都是以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基础的。由于学生进入初中后,在学校时间明显多于在家时间,原本亲近的亲子关系开始疏远,加之进入初中后学生逆反心理的兹长,亲子矛盾出现,家长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亲子对立的状态,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当好和事佬,理顺亲子关系。往往亲子矛盾事发突然,加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处理亲子矛盾过程中一直考验班主任的智商和情商。
4.家校关系。家校关系是学校教育得以有效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班主任是家校沟通的主要当事人,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地区的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有的还组织家长学校,落实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给学校发展、学生个人成长予以支持。另一方面,要看到家校关系存在的隐性问题,一些家长认为家校关系是金钱关系,大凡学生的问题和要求都可以用钱 “摆平”。这异化了教育关系,这种异化最终集中到班主任那里,导致他们心理冲突的加剧和心理压力的加重。
5.“我我”关系。班主任个人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的关系,尽管非常微妙,但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面对前面各种矛盾,还要面对作为矛盾统一体的自己。毕竟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时闪现,要求班主任思考和处理。例如,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这里既有自己所教科目的专业发展,也有作为班主任的管理者角色专业的提升。此外,班级矛盾的解决绝大多数都要通过班主任,由于许多矛盾班主任做不了主,只能捧在手上、难在心中。
解铃还须系铃人,化解班主任的心理压力还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积极行动化解五对矛盾,坚持 “信任、师爱、诚实、对话、卓越”,营造和谐的 “生生、师生、亲子、家校、我我”关系,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打造宽松的氛围。
1.信任。本文所述的五对矛盾的重要诱因往往就是缺少信任。学生不信任学生,产生生生冲突;学生不信任老师,导致师生矛盾;家长不信任学校,出现家校不和;家长不信任学生,诱发亲子对抗;班主任怀疑自我,于是产生我我矛盾。没有信任,何谈班级成为生命成长共同体。要有人际信任,就必须敞开心扉,充分交流,凝聚共识,而不是说话要考虑 “留有余地”,一旦有所保留,就留下了矛盾的源头。因此,班主任在谈问题做事情时,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又要尊重家长、学生的不同观点,充分交流协作。这样,在提升相关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一致性的同时,也能改善教育效果,缓解班主任心理压力。
2.师爱。作为教师特有的专业情感,师爱具有职业性、科学性、无条件性和互惠性等特征。从内容看,师爱涵盖的内容远超责任、义务、任务等具体的内容,它是教育者为事业献身、尽心的情感基础。师爱蕴含了尊重、利他、多元并存等非常重要的内涵,师爱是教育手段,是教育艺术,更是教育智慧。所以,对班主任来说,理解和实践师爱既是一种专业的发展,是一种修炼,更是化解矛盾和压力的有效办法。
3.诚实。诚实作为人的基本品质,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诚实教育要求言行一致,心口一致。如上文所说,为了评比中争 “优”,家长、老师、学生、学校都有可能作假、作秀,这影响了诚实教育的基础。当家长、社会在功利面前向诚实宣战时,班主任怎么办?笔者认为有两点必须做好:一是班主任要从利益中脱身,从第三方立场看问题,与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把事情理清楚,求得公平公正;二是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尽责尽力为班级营造诚实的环境,建立相关制度保障,以自身诚实的行动引领学生。
4.对话。对话的隐含前提有信任、诚实、平等,因此,对话不谋求强加给另一方意志或想法,而应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在让对方较充分地了解各自的诉求过程中,寻求双方的共识。班主任要有计划、定期与每一位学生、家长进行当面谈话和交流,各科老师也要结合平时的作业、考试情况与家长进行真诚的对话交流,这有助于缓解班主任的压力。
5.卓越。卓越就是追求自我超越。现在许多矛盾往往是班级管理中的战争思维导致的,我们往往把一个同学当成另一个同学的竞争对手、一个班级把另一个班级当成竞争对手,这样产生本来不存在的矛盾,导致人与人、班与班关系异化。现在的社会发展足够容纳每一个学生、班级、老师的发展,不要也不能延续陈旧的战争思维,要把与他人斗转向与自己的过去比,超越自己的过去,就是胜利,就是卓越。于是,我们就能回避我们自己臆造的多种矛盾,收获更多平常心,集中精力,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消除不必要的人为压力。
陶行知先生说: “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化解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收获好的生活,才能收获好的教育。为班主任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和谐五对关系,化解班主任的心理压力,不仅利于班主任自身的专业成长,更利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