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

2018-02-24 02:24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教师应实验教学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生物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生物学科为学生展示了许多生命现象,揭示了生命的活动规律。教师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利用生物实验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有效的实验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的意识。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大对实验教学的关注,优化生物实验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探究性实验,一方面强化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保障教学成效,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优化实验设计,激发实验兴趣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更不能将学生作为不断填充知识的容器。所以,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生发主动学习的兴趣,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强化。

例如,在教学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时,教师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大约4-5人,以校园为场地展开调研。在教材中只要求学生写出生物名称、具体的数量以及生活环境,教师可对内容进行拓展:对于校园中的植物,要求学生明确叶的形态,对树叶进行分类,其中既包括圆形,也包括细长形,还包括不规则形状;对于校园中的动物,引导学生以“是否存在腿”作为具体的分类标准。通过教师的细化和分类,学生更全面、更系统的进行实验探索,超过八成的学生能够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了解校园环境。一堂简单的调研活动课,帮助大家认识了种类多样的动植物,了解了大自然,更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

二、做好调控管理,确保实验进程

课堂教学时间短暂,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所有的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紧扣探究目标,精准把握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教学 “观察植物细胞”这一课时,学生首先制作了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此时学生一般会呈现两种不同的学习状态:其一是学生会暂时停留在 “我看到了细胞”这一兴奋的状态下,却不能展开更深层面的观察;其二就是当学生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之后,匆忙的转向其他细胞的观察。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冷静面对当前的学习状态,基于问题引发学生更深层面的观察和思考:你所观察到的细胞是怎样的形状?能够看出细胞拥有怎样的结构?对于细胞的各个结构而言,是否具有相同深浅的颜色?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将学生的观察内容成功的关联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的实验进程,教师在创建合作小组的过程中,还应当保持灵活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促进有效合作。在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以及“了解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等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思维冲突与知识结构,整合小组成员中的不同意见,基于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保障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使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三、引导学生尝试,引发实验创新

教师还可以依托于具体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相应的研究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利用正确的实验方法,自主探索实验原理。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实验全过程的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激发学生自主实验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尝试,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生发主动表达的欲望,提升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潜能。

同样以 “观察植物细胞”为例,首先组织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特别是具体的实验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并自主完成洋葱鳞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绘制细胞结构图,在绘制过程中,应实事求是,敢于质疑: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图,为什么和书本上所绘制的并不完全相同?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答疑解惑。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对问题不断优化,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所提升。

在教学 “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教师可先提出以下问题:对于植物而言,光合作用下的产物究竟是什么?光合作用是否一定需要光?之后由学生自主展开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化认知,得到如下结论: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淀粉,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光。最后,由教师对这一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框架。

四、引导学生思考,开展实验探究

生物实验和学生生活之间紧密相连,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展开质疑,通过质疑引发更深层面的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在教学 “神奇的微生物细菌和病毒”这一内容时,有学生提出: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84消毒液,是否也蕴含科学知识?它会对病毒和细菌产生怎样的作用?此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消毒液对细菌的作用,帮助学生深化认知。在完成学习之后,也有学生问道:大蒜和生姜是不是也可以杀毒?它们在杀毒效果方面,会存在哪些不同?围绕这些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学生能够展开丰富的生物实验探究。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实际探究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充分保障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创新思路,并将其集中整理,使学生可以更加开拓思维。

例如,在教学 “藻类植物”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 “迷你小池塘”,组织学生观察水绵的结构, “小池塘”中主要的生物就是藻类,通过显微镜便可观察各种不同的藻类植物。 “迷你池塘”的设计就是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有的学生选择了透明的玻璃瓶,在其中放入池塘水以及水草,通过阳光的照射观察水的颜色。这一过程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验步骤,并对此进行优化和改善,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构成。教师应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如果是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实验,教师应鼓励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小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更深层面的认知。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教师应实验教学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