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邵雍“理学诗”与《易》合一的特色

2018-02-24 13:07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邵雍乾坤理学

黄 娴

北宋理学的开山祖师虽被定为周敦颐,他也有一些有关理学的诗作传世,不过,邵雍才是理学诗的真正创始者。邵子的诗作较为丰富,存诗一千五百八十三首,其中《伊川击壤集》就收录诗篇一千五百余首。对于理学诗派,宋末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把邵雍诗的体裁称为“邵康节体”,是“一座哲理诗的奇异高峰”,[1]126其精美诗作也成为理学诗的代称。近人陈延杰在《宋诗之派别》中认为理学诗的阵容,倡自邵雍,而周敦颐、张载、程颢相继而作。

作为北宋著名的易学家,邵雍的诗篇多含有易象、易数、易理,尽情地发挥了《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说法,阐扬和深化了《易》“理”的性命观。邵雍在一首诗中说道:“长具斋庄缘读《易》,每惭疏散为吟诗。”(《清风短吟》)可见,读《易》和吟诗成了邵雍闲适生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邵子的理学诗把易学和诗学相互融合,展现了“以诗论道”“以道言诗”的文道合一的双向诉求。

1 邵雍理学诗之宇宙观

《易》形而上的本体论是一种宇宙发生论的模式。《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556《易》核心的两个矛盾的范畴是阴阳,阴阳之间的相互运作产生了宇宙万物。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以及易学大家邵雍,乃至张载,到南宋的朱熹,将周易理体思想以诗文形式表现。周敦颐曾作《太极图》,对易象颇为精研。他在诗中说:“始观丹诀信希夷,盖得阴阳造化机。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后更知微。”(《题酆都观·读英真君丹诀》)周敦颐多喜道学,其著名的《太极图》就是吸纳了道教陈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所传的《无极图》改造而成的。就《易》中的宇宙本源“太极”而言,宋代理学家和思想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建立起一套自有的本体论。邵雍认为“心为太极”“道为太极”,程朱认为“理为太极”。

邵雍在描述《易》宇宙观时,则直接地引经据典。他在《治乱吟五首》中云“神无方而易无体”,出自《周易·系辞上》:“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2]535晋代韩康伯注:“方、体者,皆系于形器者也。神则阴阳不测,易则唯变所适,不可以一方、一体明。”[3]373对此,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解释说:“‘易则唯变所适’者,既是变易,唯变之适,不有定往,何可有体,是‘易无体’也。”[3]373邵雍对后来理学形成的形而上之道的易理本体有着深刻影响。

邵子的天道观谈论天体运行的规律,以《易》阴、阳二元运动为天道变化的基本范畴。其诗句有云:

唯天有二气,一阴而一阳。(《唯天有二气》)阳行一,阴行二。一主天,二主地。天行六,地行四。四主形,六主气。(《阴阳吟》)

精义入神以至用,利用出入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藏诸用而显诸仁。(《治乱吟五首》)

“唯天有二气”此处“天”即指“太极”,生成阴阳二气。其中“神无方而易无体”句出自《周易·系辞上》“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是讲作为“太极”的宇宙本体生成阴阳二仪的运动法则。

中国古代天人关系中“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儒道家的早期经典里,例如《周易》《老子》《庄子》等都能找到原始的思想渊源。然而“天人合一”的命题一直到宋代才由理学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张载确定下来。而邵子用诗的语言对天人关系的勾画也相当精彩。其诗作片段有: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观易吟》)

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谁能天地外,别去覔乾坤。(《乾坤吟》)

天听寂无音,苍苍何处寻。非高亦非还,都只在人心。(《天听吟》)

邵子的《观易吟》《乾坤吟》《天听吟》都谈及了天人关系。《易》有“天地人”三才观,以三才鼎立之势,来描绘天人关系。三才之中以人作为嫁接天和地的津桥。除了“天人合一”观,邵子在《观易吟》中还探讨了与理学有关的重要的一对哲学范畴“体”和“用”。诗句“天向一中分体用”中“体”“用”可对应于“天”“人”,体用、天人、物我是统一的,由我、身、心来统摄,正如邵雍在以上诗中分别说道:“能知万物备于我”“人于心上起经纶”“都只在人心”。如此一来,就不得不涉及到下面的话题,即诗歌之心性伦理观。

2 邵雍理学诗之伦理观

中国传统哲理文化中,天道与人道是贯通为一的,是一不是二的关系。在理学的思维体系中,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天理与伦理既是有区别的,也是有联系的。

邵子不仅穷极天道的变化,而且还落实到人伦道德。其诗有云:

读《易》不惟明祸福。(《首尾吟》)

周诗云娶妻,《周易》云归妹。(《秋怀三十六首》)

用九见群龙,首能出庶物。用六利永贞,因乾以为利。四象以九成,遂为三十六。四象以六成,遂成二十四。如何九与六,能尽人间事。(《乾坤吟》)

邵子读《易》谈到了祸福关系,《周易·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2]33而“周诗云娶妻,《周易》云归妹”句说到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嫁娶民俗。《诗经》中明确记载说:“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诗经·齐风·南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封建社会不可违逆的婚娶纲常伦理。在理学兴起的宋代,“理”通“礼”,婚姻对男女道德的束缚和规范是具有法度可寻的。“归妹”是《周易》六十四卦之第五十四卦的卦名,此卦也说到古代女子出嫁的习俗。邵子不仅仅谈论形而上的天道观,而是从《诗经》和《周易》的婚媾观念比较中谈及人伦事务。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就说过:“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而邵子一诗中更是说道:“如何九与六,能尽人间事。”(《乾坤吟》)九代表阳爻,六代表阴爻,他以阴阳和术数来演化人间的万事万物。

心性伦理,是理学家探讨的重要问题。某种程度上,是最能反映中国古代文人在文学、哲学方面的修身养性之处,体现宋代理学家尤为善谈道德文章和礼教纲常的伦理观所在。邵子的几篇诗作可以为证,如下:

意亦心所至,言须耳所闻。谁云天地外,别有好乾坤。(《乾坤吟》)

意尽于物,言尽于诚。矫情镇物,非我所能。(《意尽吟》)

奈何言已病,安得意都忘。(《书皇极经世后》)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又何患乎,不到古人。(《成性吟》)

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观性吟》)

邵子的诗中多次提到“言”“意”问题,有点类似于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实则言、意关系最早出自于《周易》。《周易·系辞上》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2]563而邵子与魏晋玄学家不同的观点在于,他在言、意关系问题方面架构了一个“心”“我”本体,是超开来谈语言和意涵。所以,《乾坤吟》这首诗说的“意亦心所至,言须耳所闻”,用身、心去体悟言、意,这才是能够把握大道的要领。其《意尽吟》诗中“意尽于物,言尽于诚”说到“诚”字。《周易·乾卦·文言》讲“修辞立其诚”,是说言语辞藻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而关键点是邵子用“非我所能”的“我”字来表达对言、意的把控。说“心”离不开“性”,《孟子》载:“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宋儒把孟子的心性观加以发挥,求人之“性善”,以达“存天理”的目的。邵子的《成性吟》《观性吟》诗篇,自然是围绕着宋儒时常讨论的心性伦理的话题创作而成。

3 邵雍理学诗之历史观

邵雍作为象数派易学大师,多喜用卦理来演算和预测历史事件。其著《皇极经世书》就是运用易理来推演宇宙和社会历史变迁,以“元会运世年”来描述宇宙和历史循环衍变的规律和历法。程刚博士认为邵雍的咏史诗“表现出了‘以易释史’的特点”。[4]邵雍《伊川击壤集》有《书皇极经世后》一诗,云:

朴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岁月易迁革,书传难考详。二帝启禅让,三王正纪纲。五伯仗形胜,七国争强梁。[5]131

诗篇详细地叙述了三皇五帝到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朝代的历史更迭,认为历史迁革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又《皇极经世一元吟》诗云:

天地如盖轸,覆载何高极。日月如磨蚁,往来无休息。上下之岁年,其数难窥测。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识。一十有二万,九千馀六百。中间三千年,迄今之陈迹。治乱与废兴,着见于方策。吾能一贯之,皆如身所历。[5]262

又《安乐窝中四长吟》中《安乐窝中一部书》诗云:

安乐窝中一部书,号云皇极意如何。春秋礼乐能遗则,父子君臣可废乎。浩浩羲轩开辟后,巍巍尧舜协和初。炎炎汤武干戈外,汹汹桓文弓剑馀。日月星辰高照耀,皇王帝伯大铺舒。几千百主出规制,数亿万年成楷模。治久便忧强跋扈,患深仍念恶驱除。才堪命世有时有,智可济时无世无。既往尽归闲指点,未来须俟别枝梧。不知造化谁为主,生得许多奇丈夫。[5]167

邵雍的《皇极经世》是一部“本诸天道,质于人事”记载了历史事件的著作,“皇极”一词出自《尚书·洪范》论“九畴”(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五福、六极)。“皇极”为第五畴,居九畴之中,是说皇帝统治中国的法则。“经世”就是书中“以运经世”的三千年历史大事记。

除了《皇极经世》,流传于民间的《梅花诗》传说也是邵子所作。《梅花诗》总计十首,一首诗只有四句,一诗四句来描述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第一句点出龙兴,到第四句警示亡国。《梅花诗》以隐晦的语言,预测了创作者身后的中国大约一千两百年间的大事件。这十首诗是运用易理、易数来预测未来的历史变迁。

4 结语

总而言之,理学诗倡自邵雍,是诗与《易》相互融合的典范之作。邵雍理学诗之宇宙观,宣扬“道为太极”,其天道观谈论天体运行的规律,并用诗的语言对天人关系做出精彩的勾画。在理学的语域下,天道与人道、天理与伦理是贯通为一的。邵雍理学诗之伦理观,围绕着宋儒时常讨论的人伦祸福、心性伦理、穷理尽性的话题而展开。邵雍理学诗之历史观,突破了一般道学先生空谈性理之学,以史为鉴,叙述了易理推演宇宙和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在邵子之后,北宋理学诸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相继创作了存量可观的理学诗,尤其是南宋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传扬理学诗的一代大诗人。

猜你喜欢
邵雍乾坤理学
乾坤令、岁朝清供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邵雍孝治民本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碗莲
有话不妨直说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
山路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