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隅中心小学 苏艳蓉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了重要的教学目标。目前,对于语文核心素养还没有明确化的概念,但是“读的素养”与“写的素养”肯定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应把语文阅读教学、口语表达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三方面的教学能协调发展。”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如果把阅读看成吸收,那么写作就像在倾吐一般。”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能把它用于实践。而这就需要借助把写作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以迁移和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以读促写,让学生能都学以致用,使各项语文技能融会贯通。故而教师就应该深度挖掘教材课文,找到供学生读写练习的结合点,以此展开相应训练,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对一些典型的佳作有所记忆,就需要用到他们的生活经验,只不过学生在生活中没养成对信息的收集、整理、积累和感受的能力,所以就要引导学生按照审题、解题、立意,最后选材的顺序来梳理全文的脉络,从而理解全文的结构。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课文中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在学习其用法时感受对应的表达效果,以为后续的习作练习做好准备。
例如,《当代神农氏》这一篇课文在题目里通过比喻的手法来激发读者想象,让读者渴望进入文章。这篇课文里,首先对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带来的好处进行了赞誉,并对袁隆平被称为神农氏的理由进行了说明,以倒叙的写作手法引出了后文对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的各方面介绍。而在文末处,作者继续进行了赞美,从而实现了首尾呼应,这就给读者一种心灵上的震撼,感受到袁隆平伟大的贡献,进而心生敬意。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感悟这一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古人大多都通过模仿来写文作诗,时间长了自然就能有所领悟,完成诗文起来得心应手。通过模仿,能有效地联系起理解和表达以及积累和应用,为此就可以让小学生通过仿写来进行习作训练。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课文里有很多特殊的句式,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挖掘,从而找出可供学生读写训练的点,从而开展仿写训练。
例如,在课文《春潮》的教学中,就可让学生先对课文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和品味,然后感受句子“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中的拟人手法,并对此进行仿写。于是可以看到有学生是这样写的:云朵中一颗颗小雨点激动地往外跳,好像是在高兴地宣布着:春来了,春来了!纷纷向着大地奔来。
如果写作时要对全文进行模仿,就可根据课文在思路、结构、顺序或素材的选择这几方面中的某一点来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从而把构思反应到写作中,有效地完成随文练笔。
例如,在《我喜欢》这一篇课文中,其中每一段都以“我喜欢……”来开头,而且各段都围绕主题展开。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对这样的段落进行模仿,学生们就从人物、动物和植物等不同方面进行了仿写,从而也体会到了散文的特征。
在刚开始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初读体会,并以科学的方式与写作训练进行结合。由于小学生具有较低的阅读水平,所以不能自主地从文中找到读写开展点,必须依靠教师的深度解析来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思维特征的读写训练项目,进而才能更有效地完成读写练习。要把读写练习融入到初读课文的过程里,需要从全篇出发来进行认识,以完成谈心得、说体会、梳理脉络以及提炼课文内容等读写练习,具体要引入哪些训练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浙江潮》这一课时,首先带领学生阅读全文,并根据课前搜集的浙江潮的资料来对其进行了解。而后组织学生从阅读体会、信息搜集和课文内容等项目里选择一个自由地进行书面总结。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训练中,积极地对课文进行阅读,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同学进行激烈的讨论。学生完成后进行书面展示:“本文对钱塘江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的大潮进行了描写。很多游客为了能一睹潮水的壮观,都会提前来这儿找好观景的位置。等到大潮来临时,可以看到远处出现了一条白线,然后慢慢地越来越高,像一堵白城墙一样,然后铺天盖地打到岸边,让人不得不称赞它为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气势恢宏,能给人强力的震撼,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游客前去一睹其壮观。还记得我去钱塘江游玩时,刚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后来巨浪越来越近,让人心生敬畏。大潮靠近时,很多人的衣服都湿透了,还好我的位置离岸边较远……”
学生先将自己要汇报的内容写出来,然后向同学们汇报,有利于让学生产生更加细腻的感受,而且以书写的方式进行表达有利于减弱周围环境对学生口语表达的影响。
开展高效化阅读教学,还需要借助对经典文章的赏析,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经典文章中的个性表达、结构形式、写作特点以及主题和情感等内容,并在引导学生对这些进行赏析的同时,找准读写训练的出发点,促使学生在赏析过程中书写出自己的认知,从而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都是根据教师所提的问题来进行探究,但没有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所以不管学生能够正确解决,都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对文章的感知,而无法在更深层次的思维中留下印象。而把写作练习引入阅读课堂,就能高效地完成读写训练。
教师应主动在引导学生鉴赏经典片段的过程中,融入读写结合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如教师让学生从课文《绿色千岛湖》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片段,来进行仿写练习。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大部分都模仿前几段来进行写作,训练效果非常不错。有学生仿写的作品是这样的:我的老家与一座名为大仙山的山紧邻,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在山里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植物,如果在早上,山里雾气弥漫,这时候走进树林就像是来到了仙境一般……
在阅读课堂上,很多练习项目都能以书面的形式来完成,所以把写作与阅读教学进行结合,有利于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进而给阅读教学渗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对于课堂练习,由于针对的内容、认知都有所差别,所以就需要以写作的方式来进行辅助,以使课堂练习更具观照性。教师在引入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应用明确的规定来要求学生,以不断完善的方法赋予读写训练更多的生趣,由此激发学生更有效地参与。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喜欢》这一课时,给出了如下的写作训练:请大家模仿课文中“我喜欢_____,我喜欢____,我喜欢_____,我喜欢____。”的表达句式来对自己的观点或者情感进行表达,表达过程中要注意所填内容的相关性。尽管学生已经有了很多类似的“点”训练,但要完成教师所提出的“面”训练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名学生写出了如下的句子:我喜欢日出时分的海洋,如梦如幻;我喜欢正午时分的崇山,巍峨挺拔;我喜欢傍晚时分的河流,热情奔腾;我喜欢夜月时分的湖水,静谧浪漫。
从学生所写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和课文是很相似的,可见学生真正领悟到了课文的表达特点。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还有利于学生表达个人的阅读情感,有利于学生在读写品质上得到质的飞跃。
读写结合不属于什么创新实践,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是有更多研究价值的,对读写结合教学切入点展开多重探索,可以为语文教学找到最佳启动角度,以提升读写结合教法的实用性、高效性。初读感知、经典赏析、课堂训练、学习反思等环节,都有读写介入的时机存在,教师做出准确的判断,自然能够赢得教学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