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场 大世界
——基于“开心农场”的课程游戏化实践研究

2018-02-24 07:38:05江苏省丹阳市胡桥中心幼儿园庄建英
学苑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我园农场教研

江苏省丹阳市胡桥中心幼儿园 庄建英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过程。我园从实际出发,全面领会课程游戏化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园实际的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断转变观念,切实以儿童为本建设幼儿园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水平。

一、大力实施多种途径,培养教师队伍

课程游戏化的焦点在幼儿,关键在教师,教师是课程实施质量的决定力量,我园除了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之外,还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与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1.加强园本教研。

我园重在“研”字上下功夫,不仅注重对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引领,更注重提升专业能力的实效。通过调查、倾听教师的心声,关注教师的困惑,努力顺应各个层面的教师需求,拓宽教研活动类型,如:诊断式教研、案例式教研等,力求体现教研的真实性、扎实性、有效性,使教研活动做到:去碎片化,做系统教研:去形式化,做无痕教研;去行政化,做反思教研,实现了真问题、真研究、真质量,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高。

2.重视各类培训。

我园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定期安排教师分层次、分批次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回园后及时对全园教师进行二次培训,通过培训、实践、引领、再实践的往复,教师的理念在提升,专业在成长。

3.邀请专家引领。

我们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建立了专家资源库,定期邀请省、市各级专家来园现场指导,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对话、观摩、研讨等有效活动形式,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开展阅读学习。

制订了阅读学习机制,采取集中阅读和个人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并通过Q Q群、微信群交流阅读体会、所思所获。让每位教师通过学习交流、思维碰撞、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二、努力构建园本课程 彰显办园特色

“课程游戏化”最核心的目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实际,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在原来的省编教材的基础上融合了我园的“农味、土味、趣味”——“三味”农场田园课程,通过“农场实践、农场探究、农场童趣、农场乡情”综合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健体、在探索中启智、在生活中育德,生成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如“好吃的山芋”“有趣的刺猬”等等。同时,结合一年四季的特点,制定了特色节日:如,三月耕种节,十月丰收节等,并开展相关的特色活动。此外,我们还实行了半日户外活动课程,每周至少一个班在户外开展半天活动,孩子们进行运动、观察探索、艺术创作、种植管理,自制点心等活动,有游戏,有学习、有生活,实施以来,孩子的动作发展更灵活、更协调,学习也更积极主动,语言发展、合作意识、社会性交往等能力有了全面的提高。

三、积极创设最美课堂,提升保教质量

1.优化活动环境。

我园有一块近8亩地的开心农场,原先,80%是种植区,孩子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对开心农场进行进一步的改造。

(1)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引导全园幼儿参与农场的规划设计、场地整理、铺路等。

(2)向家长发放了调查表,设计表,充分听取家长对农场改造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3)组织教师进行多次的讨论。

(4)邀请了省、市专家来园对“开心农场”的改造进行实地的考察和论证。

在多方努力下,“开心农场”去年10月份投入了使用,保留了一块种植园,饲养角、百果园,增加了沙水池、泥香园、野战营、快乐谷、创意坊、儿童厨房等十二个区域,形成了“三坊七区八园”的户外游戏场格局,实现户外场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然、生态、优美的学习环境。

2.拓展学习空间。

我园将原先封闭狭小的活动室从室内搬到了户外,搬到了开心农场,搬进了大自然,让孩子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解放了幼儿的大脑和双手,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

3.保证游戏时间。

首先,保证幼儿每天的游戏时间达4小时以上,户外游戏时间、区域游戏时间均达到2小时。

其次,我们实行弹性一日作息,除了午餐和午睡时间,其他时间允许老师和幼儿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配。把时间的自主权交给了幼儿,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

4.丰富游戏材料。

我们积极挖掘开心农场的各种自然资源,经统计,共计247种,其中植物共160种,各种常见昆虫、鸟类、禽类等小动物27种,各种秸秆、种子、果实等 60种。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作为孩子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创设环境,开展各种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想象、创造、游戏、学习的兴趣。

5.改变学习方式。

以前传统的幼儿活动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说,孩子集体被动地听,现在,我们以“幼儿为主体”,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追随幼儿发展的需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将原先枯燥的抽象学习方式变成通过直接感知、实践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学习方式,用自主考察探究替代教师的传统说教。

通过项目研究,我园的内涵发展成果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推进会”《江苏教育报》《镇江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宣传,在省课程游戏化视导中获得专家组一致高度评价,获得了丹阳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多次接待了外市、外园的教师参观学习,多位教师获得了丹阳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专家等荣誉称号,教师的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发表,多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获得镇江市一、二等奖。

猜你喜欢
我园农场教研
户外厨房诞生记
好家长(2022年2期)2022-11-22 09:54:07
农场假期
英语文摘(2022年2期)2022-03-16 06:16:14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农场
小太阳画报(2019年8期)2019-09-11 07:01:50
一号农场
美食(2017年2期)2017-02-17 06:10:18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丰收的农场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