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的地位得到体认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杜威认为反省性思维是对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其支持理由以及它所指向的进一步的结论,予以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并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省,或老师找准切入点进行问难,引导学生从表面的统一中找出隐性的矛盾的属性,并搜寻发展某个观点的其他证据,包容学生的不同意见,便成为语文教学的应然形态。当然,在讲思维的时候,一定要跟语言紧密结合,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文化传承、思维品质是互为经纬、互相交织的。下面呈现我在教读《荆轲刺秦王》时,师生质疑解疑的相关片断,展示课堂上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路径。
学习中我鼓励学生质疑,找出文本中矛盾的地方。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疑问:荆轲怒斥太子说“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易水诀别时又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里似乎呈现了两个不一样的荆轲,一个认定秦宫之行若不能解除燕国之患并全身而返,就意味着失败和无用;一个则抱必死之心,赴不归之路,明知是一场注定死亡的行动却义无反顾。两者不是矛盾吗?究竟哪个才是荆轲真实的想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原先未曾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学生也是一脸疑惑,显然也被这一问弄糊涂了。我并未急着解疑,反倒问他们:如果这里真有矛盾,你们觉得哪个想法才是荆轲真实的想法?
学生甲说:按常理推测,入虎狼之秦行刺,必无可能全身而退。失败固然丧命,成功也会刑具加身。学生乙补充说:而且易水诀别一段,写“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说明大家都知道此去必死,所以穿着白色素服预为诀别。
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出现了我预想中可能会出现的误解:以为太子丹与荆轲皆知此去必死无疑,易水送别乃生死诀别——这也是许多参考资料的说法——这一说法真的正确吗?我质疑道:素服如果是预为发丧,那么等于昭告天下荆轲此去必有所图,所图必大。而刺秦是极机密之事,一旦泄露,秦王有所防备,事必不成。太子丹再蠢,也不至于以这么大的动静起天下疑心啊?学生面面相觑,思维处于滞涩状态。余党绪老师认为,思维方式上涉价值,下涉知识,是沟通价值与知识的桥梁。学生思维在此遇阻,就是知识的累积问题——这是全然陌生的领域。这就需要老师给予资料,搭起支架。
我出示了一张幻灯片:《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逾竟(境),为坛位,鄉(向)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郑玄注:“言以丧礼自处也。”孔颖达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据此,太子丹及宾客于燕国边境(易水)白衣冠以送荆轲乃是通例,并没有预知荆轲必死而先为之发丧的意思。幻灯片出示后,对相关文字一解释,学生这一疑难便迎刃而解,无需多费口舌。但我提醒学生说,很多参考资料也误解了这段文字,因此对参考资料及所谓权威都不可迷信,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我又进一步启发:表面统一处,如白衣素服与预为发丧,联系全文来看就会发现不合情理处。而这不合情理处,往往就是我们阅读文本时需关注的地方。那么荆轲前后两处言辞是不是真的不一致呢?表面乖违处是不是就真的矛盾呢?壮士指荆轲自己无疑,竖子是不是荆轲自谓呢?
学生受到启发,回答:竖子是对人的蔑称,在这指没用的人,应该是泛指,未必指荆轲自己。说不定就是指秦舞阳这样的人。这就很接近了,为了让学生更明确,我提供了一条思路:如果要使语意畅通,我们可以试着在“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至“请辞决矣”这段文字中补上荆轲省略未言的语言,试试看。学生很快补足: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我不想成为那样有勇无谋甚或无勇无谋的人,所以要好好谋划)(毕竟)今日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料的秦国,我之所以留下来,是想等待我的朋友与我一块去 (这样才有把握好好回来复命),如今太子既然嫌我动身迟了,那么就请允许我辞别吧!
课堂教学至此,学生的第一个疑问已经解决了。“竖子”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并无疑义,关键在于“竖子”指谁?这就有一个上下文语境的背景了,只有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才能准确地澄清含义、理解意义,进而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一个反省式观照,明白自己此前思维的疏漏处、错误处。至此,我顺势抛出一个话题:既然荆轲情知必死,为何毅然决然踏上不归路?
学生的回答不假思索,有的说:保家卫国,抵御外侮;有的说:报答太子知遇之恩,文中荆轲自己不也说“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吗?学生的回答显示了节选文章的缺陷。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作者要表现的形象、介绍的人物、阐述的事理等各种因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节选文章一旦进入阅读视野——不管编者出于何种考虑——被部分删削的缺失往往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失误,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为思辨是丰富多彩的,但总要立足整体。这就需要教师完善教材,甚至补充一些阅读材料,藉以重构教材。
我发放阅读资料 《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全文以及司马迁《刺客列传》,并将其中重要片断以幻灯片形式呈现。幻灯片一:“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此资料一呈现,“保家卫国说”不攻自破。报答太子说呢?呈现幻灯片二:“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资料出示后,学生很高兴,认为这则材料印证了荆轲之言,也印证了他们的观点。我首先肯定这一观点:不可否认,有报答太子的因素。接着语意一转:但是不是仅仅为了报答太子呢?或者说,太子之恩是不是深重到了荆轲甘心为他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步?太子与荆轲之间是否只有深恩没有嫌隙。
学生很快回答:不是的,荆轲是怒而遂发。“太子迟之”表现了太子对荆轲的不信任,这是对荆轲的侮辱。荆轲很愤怒。其实在第一次催请荆轲出发时,太子就已经露出不信任的端倪了。那么,一个虽然在物质上给予荆轲优厚待遇,但在人格上却又不予信任的太子,值得荆轲以性命报之吗?出示幻灯片三:“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也就是说,刺客有刺客的准则:你怎样待我,我怎样回报。可见,荆轲虽有报答太子之念,但也不至于仅为太子便牺牲性命。那么,荆轲还可能因为哪些理由蹈死不顾呢?
在这一环节,我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白:荆轲与太子间既有恩情也有嫌隙。荆轲应不至于仅因太子目的性很强的物质厚馈就轻易赴死,这里总得还有点别的什么。我设计这一环节,不是否认荆轲的报太子之恩,不是否认荆轲的士为知己者死。批判性思维不是让学生为了否定而否定,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使好的发扬光大,是让学生学会质疑进而批判地传承文化,并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精神。在资料的帮助下,学生很快回答出两点:一是为了报答田光的恩情。田光向太子推举荆轲并以性命激励荆轲,如此信任,荆轲焉能不以热血酬知己?一是为了兑现对樊於期的诺言。樊於期因为荆轲一番言辞而毫不犹豫献出大好头颅,如此信任,荆轲焉能不以性命践诺言?
阅读到这里,学生的思考已经很开放了,思想的触角在向各个维度发散,但可惜还是不够深入。我追问道:报太子知遇之恩也好,酬知己一腔热血也好,不负将军大好头颅也罢,俱是为人。那么荆轲就没有为己的一面?看下面几张幻灯片,联系课文,说说看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荆轲?出示幻灯片:“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学生讨论后交流,结果如下:荆轲剑术不怎么样,胆量似乎也小。不论是与盖聂论剑还是与鲁句践争道,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从文中荆轲直面秦王,从容为秦舞阳掩饰且语意圆转以及廷刺秦王诸行为来看,荆轲实在是有大勇之人。有大勇之人为什么却在与两剑客争斗时默而逃去呢?按苏轼对勇的看法,当是因为他“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故隐忍不作匹夫之斗,而欲留有用之身以实现己志。那么荆轲志在何处?从“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来看,荆轲好读书,有学问;为人深沉,有谋略;以术说卫元君,有政治抱负;狂歌哭笑,则表现有志不得伸的痛苦。
综上,我们发现,荆轲虽以刺客留名,但其实他自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以政治家或谋臣策士自许,他的痛苦在于没有机会。一旦有机会,即使不是在政治上施展才华、大放异彩,他也要体现自身生命的价值,让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历史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荆轲之所以蹈死不顾,不仅在于热血酬知己,更在于他想要肝胆照汗青!
课上到这儿,再次回归课本,提问:荆轲以谋臣策士自许,不以剑术自许,在文中其实也能看出,同学们不妨在文中找找看?有了之前的准备,同学们很快在文中找出证据,争先恐后的说了起来……学生的思维被打开,情绪高昂,发言踊跃而有质有量。快下课了,他们却意犹未尽,我鼓励他们继续探寻,并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他们继续思辨:①假设一切如荆轲所策划,等待之人到来,刺秦一定成功吗?②燕太子丹想如曹沫劫持齐桓公一样劫持秦王,逼迫秦王归还侵占诸侯的土地,可能吗?假如刺秦成功,历史会改写吗?③怎样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呢?请任选一两个问题,写一篇小练笔,课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