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新疆艺术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独立办学法人资格的艺术职业教育单位;是全疆同类学校中建校最早、全国同类学校中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等艺术学校;是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委员单位、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民族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2004年,新疆商业学校整建制转入新疆艺术学院,成立艺术学院中专部。2010年,经自治区编办、教育厅批准,恢复加挂了新疆艺术学校校牌。学校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职业教育重要发展机遇,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院校一体、自主办学、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确定了以“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秀生源和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培养技能型艺术人才为目标的中、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学校秉承“学训融合,德艺双修”的校训,弘扬“团结拼搏,尚美创新”的校风,坚持走“内涵式、精品化、重特色”的发展道路,并立足于新疆得天独厚的艺术教育资源,坚持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创设了“学训融合、学演练一体”的技能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遵照“面向行业设专业,根据岗位定课程,主体多元建基地,专兼并举强师资,学训校企紧结合,厚德强能育人才”的专业建设思路,学校开展了以“工学结合、学演练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的课堂内容及课程体建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基础,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坚持以舞蹈表演教育为龙头,以音乐、美术教育为主体,以艺术实践和社会培训为两翼,以为新疆培养多民族中等艺术专门人才为己任,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学校充分发挥政策扶持优势,争取到自治区职业院校质量工程、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等各类专项资金2330万,想方设法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为了稳步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得到了政府、社会、行业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因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成为区内外文艺团体争相录用的对象。这些都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在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新疆艺术学院高职学院(附属中专),学校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现有高起专、五年一贯制大专、普通中专三个办学层次,有大专3个专业、普通中专15个专业30多个方向,设有音乐教学部、美术教学部、舞蹈教学部、文化双语教学部、影视戏剧教研室。学校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艺术类专业设置最为广泛的艺术类中、高职业学校之一,成为区内外高等艺术类院校优秀生源基地、自治区职业院校音乐舞蹈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及各级各类文艺团体优秀演艺人才培养基地。
在学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院党委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德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根本,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升学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着力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拥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人才。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把“学训融合、德艺双修”的校训体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中职学生年龄小,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学校从实际出发,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从个人养成教育入手,要求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园醒目的位置放置优秀毕业生、高考录取生展板,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进取。增设了8.4平方米的LED大屏幕及时传递时事新闻,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校园广播每天三次播音,及时表彰校园内的好人好事,批评不文明现象,营造良好的育人人文环境。
学校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逐步强化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力度,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参与举办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新疆赛区文化艺术类的“技能大赛”,校园“文化、体育、科技技能节”活动。通过竞赛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多年来,学生无重大违纪和违法现象,并涌现出一批风格高尚、乐于助人的优秀学生,每年都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的活动,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设立了十多个学生社团,主要涉及人文素养、文明礼仪、专业爱好和体育等。每周二下午有专门时间开展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坚持每周德育活动课教育,依据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足量开设德育课程、形势政策教育课程,坚持不懈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长期坚持民汉学生混合编班、住宿,使民族团结情同手足,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校园就是民族团结的家园。学生毕业后就成为民族团结的种子,走到哪里就在那里扎根,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好基础工作,把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落在实处。
经过几代新艺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学校无论是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软件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学生人数规模在1800人以上,目前有舞蹈、音乐、美术、学前教育、影视戏剧五大专业门类。2015年7月,学校整体搬迁至头屯河区金桥校区,新校园面积165亩,建筑面积55212.55平方米。金桥校区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拥有宽敞、标准的舞蹈、音乐、美术、多媒体专用教室,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广交流”的办学思路,吸收众家之长,不断强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们先后走访了韩国、哈萨克斯坦的艺术团体,与中央名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数十所院校进行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教学、联合采风的交流与合作。“十二五”期间,学校共选派85人次分期分批参加国家级、省级专项培训,为教师搭建了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平台。“走出去”让学校师生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明确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些年学校先后聘请德国哈勒马丁路大学、法兰克福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院校的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专业教学能力培训,邀请乌市高级中学文化课老师进行教学指导和交流。“请进来”促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业务领域的前沿动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升业务能力的主动性。
“广交流”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投入少、见效快的有效方法。学校注重校际间深入交流,先后与内地近二十多所艺术院校建立了稳定的交流机制。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于2014年、2016年分别在北京、新疆两地成功举办了《新疆之春》师生联合音乐会,社会反响好。音乐会使各族师生在一起学习,同台演出交流,不仅提高了学校实践教学质量,对加强民族团结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十年来,学校在探索艺术教育的办学规律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了一整套相对成熟、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艺术类教育要求的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创设了“学训融合、学演练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训练,模块菜单,循环实训”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专业课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采用学演练一体的循环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演出、毕业展演“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坚持“教、学、演(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把教学与实践紧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毕业能够快速就业。努力打造具有鲜明艺术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得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培养的人才成为行业内用人单位争相录用的对象,得到社会认可广受好评。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和升学率连年攀升,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已经有《舞蹈表演》《音乐》《播音与节目主持》《维吾尔族舞蹈》《钢琴》等5个专业及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2个优秀教学团队,形成了以舞蹈、音乐、美术专业为主体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邀请了文化艺术行业专家25人次参与课程实训指导,进行新开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论证工作,构筑了更加紧密的工学结合专业建设平台。
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新疆这片文化艺术的沃土,更离不开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为学校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生源和取之不竭的艺术灵感,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在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为新疆,也为全国许多艺术团体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因此我们深知扎根沃土,深情反哺的重要意义。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不让一个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失学。我们严格执行自治区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三免一补的政策,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为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2017学年我校在校生有1867人,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有611名,享受国家免学费学生有1531名,享受住宿、教材费减免学生有595名。相应的费用已全部足额下发给学生,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后顾之忧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服务社会,是教育的本源。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节假日慰问驻地子弟兵活动,与社区进行共建活动,既丰富了学校驻地的文化生活,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适应舞台的能力。为了支持地州对艺术人才的需要,学校以定向培养的方式为和田、莎车、克州、于田等地培养舞蹈表演、音乐专业学生167人。
学校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对南疆教育扶贫的精神,于2016年5月启动了对口帮扶喀什艺术学校的工作,精心制定了《对口帮扶喀什艺术学校计划实施方案》,成立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受援学校实际,先后派出30余人次赴喀什艺术学校开展帮扶,内容涵盖了管理干部队伍、师资队伍、专业与课程建设等多个方面。深入进行专业教学指导,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的专题讲座和培训,使受援学校建设发生了明显变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有80%以上的生源来自天山南北,他们对本土舞蹈、音乐、绘画艺术有着独特的理解、具有风格把握和语言运用上的天然优势。学生毕业后,即便是升入高等艺术院校学习,绝大部分还是成为从事民族特色艺术演艺和艺术教育的有生力量,担负起传承新疆各民族文化艺术的重任,有力地促进了地域特色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反哺着新疆这片艺术的沃土。
六十年的耕耘发展,使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根深叶茂;六十年的辛勤付出,让新疆歌舞满载荣誉走向世界。近年来,学校师生几乎参与了自治区所有的重大庆典活动和大型文艺演出。从2010年开始,连续九年代表新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获金银铜奖,特别是选送的《职教之花映天山》作品不仅获大赛金奖,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为新疆职业教育赢得了荣誉。从2013年开始,学校承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新疆赛区的比赛,充分显示了学校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艺术职业教育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在自治区中等艺术职业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骨干、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十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毕业生上万人,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有数百名学生顺利被部队文艺团体和区内外艺术团体录用,成为新疆文化艺术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为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大连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等区内外高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生源。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专业理论、技能学习以及艺术实践活动。在全国多地拥有近30个大规模的定点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规范的展演平台。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艺术专业大赛中获金、银大奖200多项,充分展现了我校艺术职业教育的实力。在国内演艺界声名鹊起的玉素甫江·克依木、佟丽娅、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古力娜扎·拜合提亚尔、阿卜力克木·阿卜来提、鞠红川等就是我校优秀毕业生的代表。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走过六十年的辉煌,我们倍感自豪;放眼未来,我们深知责任重大。2017年5月,高职学院(附属中专)成立后,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等方面都需要认真研究和统筹协调。要继续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大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方式、新途径、新载体,讲求实效,开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坚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并贯穿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当中。
坚决防范“三股势力”“双泛思想”对学校的影响和渗透,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牢固树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民族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区的思想。强化“五个认同”教育,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治疆方略,坚决贯彻执行自治区党委和教育厅的要求,全面推进国语教学。为促进各族师生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教师队伍真正建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结合学校师资实际,力争使专任教师中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25%以上;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兼职教师达到30%以上;培养、引进20名专业带头人和50名骨干教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完成现代教育技术的全员培训;力争使“双师型”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70%以上。强化推进国语教学的工作力度,提高全员国语教学要求。
依据“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目标一致,技能训练与专业岗位要求一致”的目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努力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教学体系,加强质量内涵建设,建立突出中、高职教育特色的学、练、演相结合的课程标准。建设一批优质核心课程,开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地方特色教材,紧密结合专业实际的特色实训教材。健全和完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始终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以职业技能为根本,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不断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形成以科研促进教学、教科研一体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地域性强、民族特色显著的舞蹈、音乐教学理论与创作研究的中等职业艺术教育成果产出中心。
围绕舞蹈专业、音乐专业、美术专业、影视戏剧专业、文化管理专业,建成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开放性强的实训室。努力搭建良好的艺术实践平台,在区内外建成多个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更好地满足师生在校内外开展实训、实践的需要。建立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载体,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面向社会,以艺术市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服务效益为中心,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把学校建成艺术教育领域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进一步规范招生并建立毕业生监测制度,使培养的艺术人才更加适应社会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走出一条质量效益型的办学之路。
实现学校与学院的图书资料库资源共享,使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形成浓厚的读书型校园文化。加大校园网的技术升级改造,网络功能进一步拓展,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助力。
以大职业艺术教育的视野,积极关注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各种对外合作交流项目和有效的宣传,主动推进对外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建立1~3所国外合作交流学校,扩大学校在中亚地区艺术教育领域的知名度。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内容、手段,努力提升办学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文件精神,针对新形势,把握学生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工作体系,加大工作力度,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构建健康、文明、稳定的校园氛围。从2018年秋季开始,学校在学生管理上全面实行准军事化,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回望过去,我们无愧时光;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时代赋予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将义无反顾、全力以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老师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新疆艺术学院高职学院(附属中专)将继续秉承“学训融合、德艺双修”的校训,发扬“团结拼搏,尚美创新”的校风和“爱生敬业,合作超越”的教风,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为艺术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