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传薪火,勇担使命育英才
——新疆艺术学院60年办学方向与历史传承

2018-02-24 00:02章立新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疆学院艺术

章立新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引言

1958年,在素有“歌舞之乡”“丹青之乡”美誉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孕育而生。2018年,新疆艺术学院建校整整60年。

60年,一个甲子。在中国人民最早、最伟大的历法发明中,这个纪时意味着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的两两组合刚好完成了一个周期,即将开始新的轮回;在西方,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的计时也昭示着新的循环的开始。

60年栉风沐雨,60年薪火相传,60年春华秋实,60年初心不忘。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回首往昔,峥嵘岁月稠;细思今日,源头活水来;建构未来,豪情正满怀。

60年前,在乌鲁木齐仓房沟不足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新疆艺术学校103名教职工和303名学生开始了教学工作。学校下设办公室、教务科和总务科三个管理科室,有音乐、美术、舞蹈、戏曲和政治文化五个教研室。教学方向确定为:以培养各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艺术表演人才、艺术师资和其他艺术干部。那是一个艰辛的年代,师资、教具、教材都很匮乏,办学环境寒酸简陋,排练、练功、绘画常常在露天环境下进行;但那也是一个让人振奋、开创业绩的时代,新疆艺术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满足了社会需要,使各民族艺术事业开启了薪火相传、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60年后,新疆艺术学院跻身全国七所省(区)属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地域性强、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是自治区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学院占地近千亩,拥有团结路东校区、西校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桥校区三个校区,教学单位13个,分别为音乐系、舞蹈系、美术系、书法系、设计系、传媒系、戏剧影视系、文化艺术系、语言文化系(预科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学院和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学院本科专业达到3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1个。学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艺术学门类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授权点1个,包括6个研究领域、19个研究方向。学院教职工人数达到623人,其中,专任教师418名,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职称人员130人,硕士生导师9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教学名师10人。学院全日制在校生6538人。

60年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秉承“传承创新、德艺双馨”的校训,经历了从无到有期(1952-1960)、发展期(1961-1976)、复苏发展期(1977-1986)、再成立与转型建设期(1987-1993)、深化教育改革期(1994-2000)、稳步发展期(2001-2016)、全面发展新时期(2017至今),为新疆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艺术繁荣兴盛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学院已经成为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使者和“天山脚下”艺术家的摇篮。

一、坚持党的领导——新疆艺术学院60年发展传承的灵魂

60年来,新疆艺术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959年初,学校成立了党支部,确立了“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培养具有一定马列主义思想、一般文艺修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红又专的中等艺术人才”a见新疆艺术学院简史(1958--2008),第3页。的建校思路,强化政治育人的首位意识,坚持把政治育人和文艺育人结合起来,为国家培养合格艺术人才提供根本政治保证。1960年2月,学校针对艺术专业的特点,提出课堂教学要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教学要与科研、创作相结合,鼓励师生下乡下厂,深入生活,提高教学与创作水平,此后几年,学院教学水平和艺术创作水平显著提升,出现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作品和艺术人才。1961年9月,学校根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60条)》,把“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落实到了学校工作中,加强了党的领导,稳定了教学秩序。1964年至1976年期间,由于受文艺整风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校党的建设和教学活动受到了严重冲击,元气大伤,广大师生多年来艰苦奋斗打下的基础几乎毁尽。在经历了灾难性的动乱冲击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新疆艺术学院也重新迎来了明媚的春天。学校为36名师生落实了政策,平反了冤假错案,恢复了名誉。许多同志精神上解除了束缚,心情舒畅,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和担任教学工作。1987年“五四”青年节当天,在乌鲁木齐人民剧场,新疆艺术学院成立大会隆重举行,从此,学院步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在历届党委的带领下,经过几代新艺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完成了从中专到普通高等学校,从单一的中等专业文化艺术教育到拥有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办学的历史性跨越。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步伐,新疆艺术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努力把握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给予学院的机遇、担当不同阶段国家赋予的使命。从一以贯之的对毛泽东同志“文艺要为群众”和“文艺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到落实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再到践行江泽民同志“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理论主张,直至在教学、实践和管理的每个环节响应胡锦涛同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坚持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的号召,新艺人切身感受到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给学院带来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党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和“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创作和评价标准,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把党的建设工作作为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始终坚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不动摇,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牢牢把握校园安全稳定主动权,牢固树立民族团结高于天的思想,夯实学院防范“三股势力”渗透的基石,筑牢广大师生反分裂斗争的思想防线;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委切实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师生思想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服务自治区重大战略。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好体现学院作为自治区唯一的省属综合性艺术类高校不可替代的价值,在积极履行使命中实现学院更好发展;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坚定走内涵发展道路,通过战略、结构、制度、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增强办学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坚定走特色发展道路,强化协同发展,实现赶超跨越;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有效落实,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现代大学治理能力,持续释放学校发展活力;始终坚持依靠师生办学。充分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真正做到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创共享,共同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二、坚持立德树人—新疆艺术学院60年发展传承的根本

60年来,新疆艺术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行系统化一体化育人机制,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塑造团结拼搏的纯洁本色,努力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

学校成立之初,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学生德育教育作为建校立校的根本,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政治理论课程和日常学习生活之中,60年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历了“以系列活动有效带动、以组织架构提供保障、以体系网络全面覆盖”三个主要阶段。形成了具有新疆艺术学院特色的育人体系。在学校艰苦创业的时期,学生党员人数少,党支部主要靠政治学习、形势报告、专题讲座、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主题演讲、歌咏比赛、军事训练等具体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和革命传统教育。1987年学院再次上马后,逐渐建立健全了党办、团委、各系处党支部、团总支,四个教学系均配备了政治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日渐完善。学院的快速发展促使党建工作也进入了新阶段,学院贯彻“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配备了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并结合各教学系(部)辅导员的配备,建成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从组织架构上解决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组织薄弱的问题,巩固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学院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后,学院党委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院建设发展中的统领地位,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自加压力,勇于担当,围绕建设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发展目标,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育人体系,学院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

党委带头引领育人。院党委坚持带头学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党中央的精神统一全院师生的思想和行动,认真落实党内各项制度和规范党内生活,党委把关定向统一领导的能力不断增强,立德树人、思想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为了保持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制定廉政措施,党委成员自觉遵守,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不以权谋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党委一班人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以上率下,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和基层系部,面对面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学院风清气正,海晏河清。针对学院民族教师多的状况,院领导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当作大事要事来抓,通过经常性的民族政策教育,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使“两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使广大师生能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加入反分裂斗争的行列。

通过严格系统的学习制度,广泛深入的党员教育,活泼多样的支部活动,持久有效的党员发展和一系列扎实稳健的工作措施,学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日趋明显,党委在育人体系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引领示范作用逐步凸显。

以德施教立身育人。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育人在育德,师者人之范。教师思想政治的状况和政治素质的高低对学生有很强的示范性,因此,学院坚持奉行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的理念,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四个方面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起内容完善,运行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教师真正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学院既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又有日常督导体系。制度保证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日常督导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连贯性和自我修复性。以广大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为引领,充分保证立德树人可以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严格把关,使学院教师能够做到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紧密结合,争做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人民教师。在进一步坚定广大师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方面,学院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并将推动的成果体现在教材中、教案上,最终保证进入学生的头脑里,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多元联动制度育人。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核心是树人,学院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贯穿在学生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学院党委结合新时期新要求,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升级和巩固。除了坚持并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还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学生工作网站”。同步启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和党团知识国防教育等工作,搭建起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网络,实现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学院整体工作中的全面覆盖。学院多次荣获自治区级“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三、坚持素质提升—新疆艺术学院60年发展传承的核心

60年来,始终坚持素质提升,立足于“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断推进招生生源、学生素质、毕业去向、学科专业、培养层次、教师队伍、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结构性转变,促进学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艺术人才。

学院有着准确明晰的办学方向和定位。无论是最早的西北艺术学院新疆少数民族艺术系,还是新疆学院艺术系、新疆艺术学校,直至现在的新疆艺术学院,学院党委始终牢牢把握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建院思路和核心育人理念始终没有改变。

学院的办学定位,主要围绕办学类型、发展目标、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和服务面向五个维度确立。a参见《新疆艺术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2008年3月,第4、5页。

60年来,学院的办学类型经历了中专和大学两种类型,两者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突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在重视技能和实践培养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研究投入,更加重视集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16年《新疆艺术学院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定位,即:全面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不断提升学院的学术水平,建设新疆文化艺术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文化艺术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不断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为新疆文化艺术发展提供理论和学科支撑,在“一带一路”核心区科教文化中心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力争将学院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知名、面向世界”的应用型大学,为自治区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为繁荣和发展自治区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在办学层次定位上,学院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格局。

学院的学科专业定位为:以艺术学学科为主,文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为辅的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基于以上四个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也尤为清晰,即:立足新疆,面向全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艺术繁荣兴盛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准确明晰的办学方向和定位给学院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树牢。

学院有着经验丰富梯次合理的师资队伍。从建校之初的45名教职工,到今天的623名教职工,增长了十倍之多。其中,专任教师418人,高级职称教师104人,中级职称教师148人,教师职称结构呈现出基本合理的梯次。这些数字背后,是学院长期以来总体设计、制度保障、机制调动、政策鼓励和不断充实提升的结果。

首先是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学院确立了“全面建设、整体优化、高端引领、提升水平”的指导思想,按照培养、使用现有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的原则,加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新建专业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着力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其次是制度保障。学院扎实落实《教师培养管理办法》等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在每个五年计划中都制订翔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再次是稳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师收入,改善教师住房条件,解决新进教师和高层次教师的后顾之忧,对稳定教师队伍起到积极作用。

第四是出台系列鼓励性政策和竞赛活动调动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的积极性。自1987年恢复成立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学院非常重视教师的锻炼、培养工作,每年举办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青年教师汇听、汇看实践教学比赛,通过教研室、教学团队等组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

学院还制定了《新疆艺术学院教学奖励办法》,对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实践展(演)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学院成立了创作研究室,有专门从事艺术研究的副研究员,还安排部分教师到创作室开展一定时间的专题研究,撰写著作和论文。

第五是不断充实提升师资队伍。实施中青年教师骨干培养计划,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或让他们参加学术活动。

60年来,外出参加各种比赛、观摩、教学交流的青年教师达300多人次。学院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万名创新创业导师库”“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的专家超过20人。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签订了协议,先后有20余名干部通过挂职、30余名教师通过支教等方式进行对口支援,在学院青年教师中录取博士约8人、硕士约30名。2016年以来,学院先后引进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10多名,招聘专任教师90余人。学院经过努力争取获得副教授评审权,2017年,共有 56名教职工的岗位等级得到变动,共有37名教师攻读高层次学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19人,攻读硕士学位18人,是建院以来读博、读硕人数最多的年份,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稳步提升。

学院有着科学严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机制。从建校开始,新疆艺术学院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目标的确定都极为重视,在科学调研,全面分析内外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培养目标。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发展、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和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都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

2005年,学院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原则,对全院19个专业32个方向进行教学计划修订工作。2009年,学院组织各系对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第二次系统修订。2013年,学院根据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对进行了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方向的核对、整理,由21个本科专业增加到26个本科专业。2013版和2017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则严格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研究并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坚持在深化改革、突出内涵、聚焦教学、提升水平、推动实践上下功夫,求突破。

2017年《新疆艺术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对人才培养总目标做了更加准确的表述:“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基础扎实的、具有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其中,“深厚人文底蕴”指具有丰厚人文积淀、高尚审美趣味,具备较强发现、感知、评价、表现美的能力,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基础扎实”指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并重,具备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社会责任”指胸怀祖国、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勇于担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德才兼备,恪守社会主义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国际视野”指具有基本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宽广的视野,能够正确认识我国文化艺术的特点和价值,客观评价他国文化与艺术。

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通过对各专业主干学科、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就业领域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充分考虑学院优势,确定“分类分型”的专业培养目标,即: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样的专业培养目标,既充分考虑和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需求,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全面发展,构建了符合不同人才培养规律、满足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多元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的科学有效制定和实施使得学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艺术人才,不仅活跃在新疆的文化艺术战线上,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还拥有相当数量在国内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新艺毕业生。

四、坚持改革创新—新疆艺术学院60年发展传承的动力

60年来,新疆艺术学院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紧紧围绕“弘扬丝路文化精神、构建民族艺术教育”的办学思路,建设独具特色的民族院校,保护传承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和艺术传统,矢志不渝地服务国家战略和新疆工作。

坚持在艺术创作中凝练精神。建校初期,学校提出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要结合,教学要与创作、科研相结合,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和艺术创作水平同步提高。1964年,美术系师生深入工厂、农村、牧区,将生活、教学和创作融为一体,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音乐和舞蹈系师生将芭蕾舞的基本要求和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风格技巧结合起来,进行大胆的移植创新,联合排演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乌市人民剧场连续公演42场,其轰动程度和为学校赢得的声誉至今让新艺人振奋。

多年来,学院在特色专业和常规专业中都注重融入新疆本土文化的内容,带领学生到南北疆进行艺术考察,如考察以克孜尔千佛洞为代表的古代石窟艺术,或到喀纳斯湖等风景名胜区写生,或深入喀什、和田等边远少数民族聚居区体验生活等。a参见张永钦 李开荣:《团结奋进 继往开来 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疆艺术教育的新辉煌——院庆50周年访张永钦书记》,载《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艺术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一定都是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对新艺人来说,一代代新艺师生创作的作品反映着社会生活,承载着时代品格,凝练了时代精神,也记录着学校教学相长、教学和创作齐头并进的历程。

这样的优秀传统被一代代新艺人传承发扬,并结出丰硕成果。在新疆的各类演出和舞台上,新艺人的作品构筑起了代表一定艺术水准、独具风格和韵味的亮丽风景线。翻阅学院校史,仅仅是师生的艺术作品,就可以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60年新疆发展变化的历史画卷。

近年来,学院打造了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的优秀文艺作品,如广播剧《跃马昆仑》,舞剧《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印象麦西来甫》《天堂口》《艾拉努尔汗》《金锁记》《喜利妈妈》,小品《重生的雪莲》《阿鲁》《巴扎边上》《聪胡拉的假期》,油画《万仞云起》《于阗人系列四》《迪丽努尔》《于田人家系列六》《大地岁月》《雪山》等,在国际国内各项大赛中多次获得金奖,其中《于阗人系列四》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鲁迅先生在1925年就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可以说,学院师生把党中央提出的“四个自信”真正落实到了教学中,体现在了作品里。

坚持在艺术实践中锤炼队伍。优秀作品的不断推出还源于渗透在教学各环节、具备充分适应性和创新性的艺术实践体系的建构和运行。从教师个人、到教学单位、学院层面都有相对应的基于专业特点、人才成长和社会需求对应的艺术实践方案和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

为拓宽艺术实践基地和提升艺术实践水平,学院设立了专门的艺术实践管理机构和实践教学基地,坚持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和学生培养模式。音乐、舞蹈、影视戏剧表演类构建了“课程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剧目)训练、综合实践创新”三层次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传媒类、绘画类、艺术设计类等专业构建教学、实践、创作“三位一体”的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美术系通过引进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动画片《中小学文明礼仪用语》、宣传片《我们都是一家人》《对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音乐系组建 big band现代乐团,以乐团曲目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乐团的实践活动,使理论教学、专业教学与艺术实践做到无缝衔接。通过艺术实践充分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提高艺术水平。在第四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中,影视戏剧专业学生作品获得广告宣传类一、二等奖,纪录片类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新疆赛区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囊括纪录片类一、二、三等所有奖项。同时各院系携手搭建的实践大舞台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了专业融合互通,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话剧《水晶心灵》就凝聚了表演、广编、化妆、舞美、播音等各专业学生的力量。

学院加大了对新疆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开发和研究工作,在做好民族传统艺术传承的同时,通过师生共同创作作品带动教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恢复成立以来,学院先后开展各级各类艺术展演活动300余场,师生作品荣获各种奖项超过600多项。近年来,学院《“教与学相长、技法相融”理念下的舞蹈艺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疆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教学课件的科学设计》等5项教学成果分别获自治区第八届、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坚持在艺术传播中体现价值。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交流和沟通,在交流和沟通中凝聚人心,传递价值观和思想理念。60年中,新疆艺术学院通过积极开展艺术交流、主题展演、文化下乡和文化援建等方式增强了艺术传播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在新疆文化戍边和文化援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文化戍边和文化援建成果显著

1998年学院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学生开展暑期“文化下乡”活动。启动当年,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高校工委、自治区教委、自治区团委、学联评为1998年度新疆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称号,被中央党委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98年度暑假高等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98年度中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把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发挥现代文化引领作用,组建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演出队,创作推出一批优秀艺术作品,赴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实地演出,吸引了数万基层群众观看,赴喀什岳普湖阿其克乡开展“访惠聚”活动,为抵制宗教极端、倡导现代文明生活、维护民族团结做出特殊贡献。

高质量完成对疏勒县大型话剧《汉候班超》、阿合奇县《鹰翔阿合奇、传唱玛纳斯》诺肉孜节文艺演出文化援建任务。帮助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温泉县、阿合奇县文艺事业发展,先后投入资金40万元定点帮扶疏勒县和岳普湖县,并且结合“三民”工作,每年向援建的岳普湖县阿其克乡八村、九村、十村三个村筹集文化援建资金约50万元。通过文化援建工作,使当地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全院各族师生的深厚情谊。

(二)服务新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繁荣成效突出

60年来,新疆艺术学院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万余名,充实在新疆各艺术院校、团体和演出单位,成为新疆文化艺术事业的主力军,师生演出的身影和脚步遍布天山南北疆。

2010年以来,学院先后参加了北京奥运开幕式、全国第十三届冬运会、新疆国际舞蹈节、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开幕式、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展等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展演活动,创作推出一大批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赴天山南北巡回演出,师生在国内外各项重大赛事中,累计获得国家级竞赛奖200多项、省部级竞赛奖500余项。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高品质的演出展示了当代青年的风采和学院艺术教育特色,给大学生以高品位的文化享受,使高雅艺术在校园焕发勃勃生机。师生带着自编、自导、自译的《灰姑娘》《无辜的罪人》《远村》《绿洲人》等大型话剧在乌市和南疆举行毕业公演,受到广大民族观众的热烈欢迎。“妇女靓丽工程”展演活动以“弘扬爱国爱疆的新疆精神,展现新疆女性的靓丽风采”为主旨,贯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理念,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篇章,展示了新疆绚丽的服装服饰。并在复杂严峻的区情和社情下,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高质量完成新疆女性“靓丽工程”南北疆巡回演出。利用24天的时间开展22场演出,深入到伊犁州、博州、喀什、克州、和田5个地区、16个县乡村,约6.1万人次观看演出。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弘扬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净化了文化环境,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引领现代文化和社会风尚,拨开了沉浸在一些人心中宗教极端化的阴霾,向社会释放出了强大的正能量。

(三)对外文化交流中作用重大

学院始终重视借鉴世界各国艺术教育的经验,积极开展各项对外交流活动。1989年,学院就接收了美国、瑞士、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15名学生来院学习。近年来,学院作为首批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和欧盟艺术院校联盟成员单位,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与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法国、泰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20余所院校和艺术团体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与全国30所艺术院校保持交流合作,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立长期对口支援与合作关系。

结语

拓荒守业60载,传承创新整甲子。在总结回顾新疆艺术学院60年发展历程的时刻,我们对新疆艺术学院未来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信念更加坚定。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大学必须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的时代,新艺人将开启新的征程。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及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师的教案中,切实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唱响立德树人的主旋律,坚定不移地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二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青年,国家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每个教育人都要牢记教育的“四项使命”,自觉履行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学院建设的重点要加快转移到以质量和水平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上来,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要稳定本科规模,压缩附中规模,扩大研究生规模;还要积极培养和引进艺术创作人才师资。三是不断提升科研和艺术创作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紧紧围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和脱贫攻坚两大历史性任务,发挥我院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特色和优势,创作一批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访惠聚”驻村工作、“去极端化”和脱贫攻坚为主要内容的精品力作,赴南疆开展文艺巡演,助力南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新的使命,呼唤新艺人缔造新的作为。从历史维度看,中国艺术人才培养已经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伴随着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新目标,艺术人才培养也将由“艺术人才教育大国”向“艺术人才教育强国”转型;从现实维度看,新疆位于“一带一路”全域建设的核心区,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区域性组织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文化、艺术交流交往交融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a刘培俊《新时代中国特色新疆风格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刍议——“艺术教育”与“教育艺术”融合提升》,载《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6页。

置身其间,新疆艺术学院要树立正确导向,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要增强“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依据新疆区情,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主动适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不含糊、不动摇,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领域做贡献新力量,做出新成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有理由相信,已走过60年风雨征程的新艺人,必将再次开启新疆艺术学院新的时代。

猜你喜欢
新疆学院艺术
纸的艺术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西行学院
新疆多怪
爆笑街头艺术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