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肖芳
摘 要:写作是语文听、说、读、写、编核心能力中的重要一环,写作教学便是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如何提升小学写作教学质量,克服种种困难,让学生真正学会写作、爱上写作、善于写作,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小学;写作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写作第一步,兴趣来开路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喜欢追逐具有趣味性的事物,不喜欢束缚性的东西,而写作常常是被教师要求着、规定着题目、模式来写的,因此,小学生對写作的兴趣不高,写作教学也比较生硬、效率低下。那么,教师在展开写作教学时,就要改变过去的写作教学风格,转为以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启写作教学的第一步。为此,教师就要深度参与到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去,摸清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在写作教学时能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引导,或直接从小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展开写作,或将小学生的兴趣引向某个已计划好的写作主题上,从而保证小学生带着兴趣写作,或在写作时充满兴趣,从而推动写作教学的有效展开。
比如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写话”,即是直奔兴趣的写作,小学生可以直接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入手进行写作,如有的喜欢猫,有的喜欢狗,小朋友往往能一下子写出好多喜欢的理由来。但是有些写作教学比较宽泛,并不直接指向小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刚接触时往往没有感觉。如二年级“语文园地六”的“写话”,要求写学生心中对大自然的疑问,但是小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往往是随性烂漫的,一时半刻并不能想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兴趣的引导了,可以引用《十万个为什么》中的情景,比如“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呢”来开启小学生想象的大门。
二、培养观察能力,注重生活体验
生活是灵感的源泉,也是小学生写作灵感之树赖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根基。而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很多小学生会因为生活经验短缺、判断能力不足、感悟水平一般,又不太善于观察生活、抓住生活趣味,而难以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灵感,所以他们写作的动力和方向并不明确,作文也比较空洞。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提升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即鼓励学生不但要观察看到的是什么,还要多观察其具有怎样的形态特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了解这些物品的使用方法。
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三”中的“习作”,其要求是“选择一种生活物品介绍给大家”“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展开说明文的写作。这个习作很明显地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如果平日里学生不善于观察的话,是难以对其举出的事例进行深入说明的,其说明文也会是泛泛而谈。反之,说明文则会深入、真切、有条理、有内涵。比如,有农村的孩子平日里就善于观察,他举的例子就是萝卜,在说明拔萝卜的方法时,他同时又拿“摘黄瓜”“砍白菜”“拔葱”等作比较,还把自己比喻成了兔子,生动细致地说明了拔萝卜的过程,趣味性十足。而善于观察的城市里的孩子在写有关电器、电子产品的说明文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紧密联系课文,剖析写作技法
写作教学不能太过于自由,从生活中汲取的写作灵感和生活经验,也需要具体的写作技法作引导,为此,教师就要注重写作教学与精选课文的紧密结合,剖析其中的写作技法,使得学生不但有的写,还会写、善于写。具体可以借鉴如下流程:(1)展示经典范文,精讲细讲其中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展现其中的趣味性和简易性,让小学生明白掌握起来并不难而且有趣味;(2)依据课文,总结写作方法,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三”说明文的练习中,就可以列举“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可以举出“课文中的例子”和“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从而达到指导学生深入把握写作方法的效果;(3)写作实践,点拨指导。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写作方法运用不熟练、逻辑零散等问题,此时教师即可及时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指导,优则表扬,差则勉励,以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四、勤于课外阅读,拓展写作视野
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接触多样的写作风格、借鉴多种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写作综合素质。比如《唐诗宋词三百首》《世界未解之谜》(儿童版)《中华上下五千年》以及科幻类课外读物等,读得多了,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视野和感悟等都会日渐丰富,在写作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切入点、共同语言等就会更多,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有效提升,而学生在写作时亦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产生更多的灵感,并能把语言组织得生动有趣、优美顺畅,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显而易见了。
总而言之,提升小学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勤加积累、灵活运用,切实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写作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小华.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提升小学作文教学质量[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2):44.
[2]周春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6):69.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