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改文
摘 要:班级凝聚力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是指班集体对师生的吸引力,能够促使师生共同保持良好的班风、教风和学风,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生生之间的互相帮助。班级凝聚力越强,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越高,在参加班级活动和遵守规则方面也会表现得更加自觉,对班主任管理班级秩序和开展相关工作也有促进作用,也是班主任管理班级成果的重要体现。所以班主任要对班级凝聚力建设引起重视,发挥自身在其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工作;作用探究
班集体是见证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地方,环境的良莠和风气的好坏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很大。通过多年的从教和管理经验发现,好的班集体班级凝聚力很强,师生精神面貌佳,有共同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一起分享喜悦的好习惯,而班级凝聚力差的班级则像一盘散沙,遇事拧不成一股绳,好的学风、班风更无从谈起。如果说班级凝聚力是一个班集体前进的方向。那么班主任是掌握航向的舵手,在班级发展和班级凝聚力良好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班主任不仅需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责任,还需具备宽广的胸怀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小学生处于人格塑造和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意志不坚定、模仿能力极强是他们的主要特点,在学校,班主任作为学生行为模仿的对象之一,如果平时不注重个人行为及形象问题,学生极容易模仿并成型,所以班主任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形象并约束个人行为,凡事三思,时刻考虑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班级凝聚力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师生良好品格的集大成之作,尤其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出一份力。尤其这一阶段学生各种意识萌发,好坏并存,班主任要有意引导,碰到学生出现问题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及时指出并积极纠正。例如,有段时间学校评比先进文明单位,要求学校各个角落都要保持干净整齐,不允许乱扔垃圾,各班负责自己的卫生区并提倡全校师生遇到垃圾自觉捡起,共同爱护我们的环境。有一天下午,赶在风雨欲来之前,和学生把卫生区整理好准备回教室上课,结果大风刮来把远处的垃圾带到我班和临班的卫生区,只好又和学生清扫了一遍。之后看到临班已经打扫过的区域有垃圾,我打算也再扫一遍。这时有学生不解问道:“老师,这不是我们班的卫生区,应该让他们班的同学下来。”这样一说,其他同学都应声附和,随后我解释到——如果等到临班同学再下来说不定会淋雨,班级是我们的小家,学校是我们的大家,临班的卫生区也是我们家的一部分,既然在一個大家庭里,我们要互相帮助。说完我带头去扫垃圾,学生看到我行动也纷纷投入劳动。在之后的几天里,我经常能在办公室窗户里看到我们班的同学无论是否是属于班级的卫生区,遇到垃圾都会自觉捡起,。虽是小事,,却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抓手,于细微处见真知,学生在一点一滴中逐渐成长,班主任要起好带头作用。
二、强化沟通,加强班级精神文明建设
班级同学虽在一个环境里共同学习,但仍需要班主任多为学生创造沟通和交流以及一起完成活动的机会,在沟通和活动中多磨合,渐渐形成默契,促进学生之间友谊的发展,对调动学生各方面积极性有重要作用。鉴于学生在校时间学习任务较多,建议班主任能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每期主题可提前征求大家意见,一来能作为课外活动调节学生情绪帮他们放松心情,二来通过活动让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能更加亲近,利于班主任各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活动内容,建议班主任选择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的,例如开展“故事会”“读书会”“阅读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外出野炊或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等。在活动中,不太熟络的同学有比平时更多的机会交流,是增进友谊的好契机;班主任也可借此机会和学生传达更多关于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能发现平时不易察觉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容易听取他人意见,更能提高对班级的认同感。需要注意的是,开展活动之前班主任要做充分的准备,预设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想好应对措施,小学生喜欢热闹但团体意识不强,班主任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容易产生图了热闹没有成效的问题;尤其是外出活动,更是体现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时刻,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外出形象,带头注意个人言行,让学生提高集体意识。
此外,在学习中也要注重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学习既是一个人的事情,也是一个集体的事情,学生之间带动性很强,班主任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班主任牵头和学生一起打造自己的学习小天地,对教室各个部分的设计都要合理且有积极作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能看到他人的长处并见贤思齐,发现自己的弱点要努力克服。学习也是班主任的事,要不断学习进步,目的是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建立师生、生生之间信任的桥梁,更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孙慧君.提高班级凝聚力 建设优秀班集体[J].教育艺术,2011(3).
[2]席玲,刘先乾.班主任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8(4).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