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强 侯鹏文
摘要:各大企业的开创是为营利,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需要通过财务部门对各项业务进行科學的管理,从而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可见财务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讲至关重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财务管理风险难以控制。对于煤炭贸易企业,风险防控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本文就对财务管理在煤炭贸易全过程的风险控制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煤炭贸易;风险控制;财务管理;全过程;策略
1引言
煤炭贸易企业与一般的商贸企业有着显著区别,首先是煤炭大宗交易存在货款回收周期长,资金回笼慢,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其次,煤炭贸易交易大都要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容易造成亏吨,存在运输风险。最后,煤炭质量容易受季节、气候、仓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交易双方产生质量异议,引起价格风险。基于以上问题的存在,煤炭贸易企业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对现有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2煤炭贸易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内容,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目前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来看,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环境的变化下,企业也加强了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经济发展趋势都有所放缓,并且我国国内的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当中,而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再加上产品质量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煤炭企业风险产生的概率也有所加大,而财务风险控制的难度也随之提升。在煤炭行业中有很多企业都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也给财务管理工作带去了诸多不便。由于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所以企业的风险意识也十分薄弱,这就使得在煤炭贸易全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问题。另外,有些煤炭企业在煤炭贸易全过程中,企业的往来款控制制度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往来款无法按时收回从而形成呆账以及坏账,这个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煤炭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还有一些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会出现运营资金缺乏的问题,而在资金筹集方面又缺乏多样的手段,以至于日常煤炭贸易活动难以有序开展。产生以上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不够完善,缺乏风险控制意识以及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2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2.1制度体系
(1)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制度,对内控所涉及各岗位明确规足授权的对象、条件、范围和额度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超越授权做出风险性的决足。(2)建立内控责任制度,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规足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3)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推行全面绩效考核管理,建立了目标责任管理、考核评价及“纺锤形”分配三个体系、激励和监督两个机制。将经营风险防控与绩效考核激励有效结合,增强员工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经营的自觉性。(4)建立1509001内部审核制度,根据15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内部审核制度,足期对企业内部各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否能够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进行检查与改进,保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健全以法律顾问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形成由公司决策层主导、法律顾问牵头并提供业务保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责任体系,法律顾问审核把关职责到位,作用发挥到位,切实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2.2风险控制体系
(1)预算管理包含业务预算与资金预算。通过制作业务预算,对一笔业务交易的毛利润、净利润、业务风险等进行测算,保证从业务的开始环节就进行管控,为领导决策促成一笔业务交易提供重要依据。资金预算是企业下属各单位每月底将本部门预算报表上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以一周或一月为周期,预估企业与客户的收、付款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2)合同管理是预防纠纷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通过建立业务公司承办、法律事务部审批与管理、财务部门监督的合同管理机制,明确和完善合同签订、审批、履行流程及管理规范,严格授权制度,明确合同签订权限,健全合同档案,掌握合同管理信息,同时加大合同考核力度,强化合同责任,进一步强化合同管理,达到对合同的统一管控,防范合同签订风险。(3)由于煤炭贸易企业交易的特殊性,企业要强化对货物的严格管控,实时了解各站台、港口、仓库的库存情况,实现物流管理。
3财务管理在煤炭贸易全过程的风险控制策略
3.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即在财务活动发生之前通过一系列的规划、预算、制度等将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予以排除,从而减少财务活动后续出现风险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活动发生之前应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煤炭贸易活动开始之前对贸易活动全过程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开展和控制贸易活动。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对煤炭贸易全过程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一个预估,从而达到风险预防的目的。为了有效地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在企业设定的预算委员会指导监督下,在企业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保证预算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3.2事中控制
随着社会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和企业的规模扩大以及项目建设,使得大部分煤炭企业的资金都比较紧张,给煤炭贸易活动的开展带来风险,因此为了促进煤炭企业的良好发展,煤炭企业就需要加强资金管理。比如在资金筹集过程中,企业应当注意债权资本和债务资本各自所占的比例,充分利用债券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来选择风险最低的融资方式。只有确定了最优的筹资方式,才能有效降低企业资金运营的风险。另外,在煤炭贸易过程中,还要全面加强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管理控制的基础,在煤炭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巨大,所以在该阶段中要重点加强成本控制。比如针对重要的生产部门、技术部门、销售部门等应该重点进行成本管理,在严格把控质量的基础上把控成本。融资性贸易主要指的是参与贸易的各方主体在商品及服务的价值交换过程中,依托货权、应收账款等财产权益,综合运用各种贸易手段、金融工具及担保工具,实现获得短期融资或增持信用目的,从而增加贸易主体的现金流量和收入增量,这是近年来一种常见的贸易形式。融资性贸易存在巨大的资金风险、法律风险和税务风险等,一旦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国有企业不仅难以收回货款,还不得不承担向银行及时偿还贷款的连带责任,同时诉讼缠身,不得不付出巨额的诉讼费用,为企业发展埋下巨大隐患。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强化融资性贸易风险控制,强化财务管理的服务和监督功能,财务管理部门应渗透业务、参与业务,尽量将业务风险的防控端口前移,开展贸易前进行详细的调研,加强对货权或者资金的控制,时刻关注各贸易环节信息,并定期联合审计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排查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责任人,有效预防和控制融资性贸易风险。最大程度上避免开展融资性贸易。
3.3事后控制
在很多煤炭企业中之所以会发生财务资金运营风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应收账款制度不完善,企业中普遍存在呆账坏账的现象,使得企业资金运营能力下降。为了有效提高企业资金运营能力,保证企业资金运营安全,就必须加强煤炭贸易应收账款等资产的管理,比如企业可以针对煤炭企业的特点建立相关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保证应收账款按时收回,同时要加强事后合同、订单、协议等资料的管理,以免由于出现拖账、赖账等现象发生。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中还要明确业务人员或者财务人员的收款责任,这样一来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炭贸易业务的收款效率,从而防止出现呆账、坏账、赖账等财务风险。另外,还要加强对各项财务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考核等,以此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降低财务风险。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炭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相对来说要更为复杂,在煤炭贸易全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加大财务风险控制的难度。因此,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增强风险意识,煤炭企业应该具有分辨财务风险和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积极建立起适应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国内外一些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只有加强了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才能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