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公平优质教育

2018-02-23 12:18朱爱华
中小学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同理公平民主

朱爱华

追求教育公平、尤其是優质的教育公平,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教育机会公平含有“入学机会公平”“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三个不同层次。如果说对于前两个层次的公平,校长们有时难免力不从心,那么对于“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校长是有一定的行动空间的。校长要怀着同理心、平等心、民主心,以心换心,积极有效地推动“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成就每位师生的精彩。

一、同理心:公平优质教育的起源点

同理心(empathy),通常指个体能够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1]笔者认为,饱含同理心的教育是目中有“人”、心中有“人”的教育。“具有同理心的教师敬畏‘天地良心,他们常态性地对他人有恻隐之心,对弱小者、年幼者有相助之心。”[2]具有同理心的教师会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会通过分析学生的情绪和认知,更加准确和迅速地判断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他们知道学生和自己一样,享有人的尊严和公民权利;因为他们知道学生和自己不同,正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之中,经历着成长的烦恼;因为他们知道学生之间千差万异,不可众人一法。

同理心的立场是公平教育的起点,学校要尊重个体差异,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而有差异性的教育”。如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如师附小”),尊重个体差异,努力开展多样化教育,通过打造212个全校大走班社团、100个“大成小秀场”,尽力满足孩子们的个性发展需要。同理心的教育立场助力了学校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的成长:有学生不仅用自己的演出片酬捐赠学校硕大桂花树,更是捐赠灾区物资,登上世界海洋大会的讲坛,全英文演讲《我们共有一个地球》,成为中澳友谊小天使,小小年纪即被选为感动江苏教育人物;有学生因为看到母亲雨天穿着雨衣不方便,基于对学校大成殿瓦楞的观察,联想发明出“瓦楞式不积水雨衣”,夺得江苏省发明竞赛一等奖,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饱含同理心的教育闪烁着公平、人性的光辉。

二、平等心:公平优质教育的立足点

“从本质看,教育公平是一种个体公平,必须关注人的层面的公平。宏观层次的公平只有转化为微观层次的公平,实现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才能体现教育公平的‘人的发展本质内涵。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3]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美丽起来,主要是看为师长者是否有育人的情怀、包容的心态以及善意的引导,尤其是能否将“平等对待”之光照射到他们的心灵深处以及前行的远方。几年前,我曾在一所郊区学校任校长。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与打工子弟,孩子在家很少得到有效的陪伴。经过调查,仅三年级让老师们束手无策的孩子就有28个。我把这些孩子组成一个班,亲自担任班主任兼任课老师。我与这个班级的故事,也让我对平等心的理解更为深刻。

平等意味着尊重与点燃。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儿童都感到自己“不可或缺”,让每一个人有梦想,就是平等的力量。首次上课,我就提出“美丽班级”的概念,让孩子们都在黑板上画出他们理想中的“美丽班级”。他们被“点燃”了,一张小小的黑板成为了一枚强大的助推弹,孩子们你一笔我一笔,欣喜地描绘着自己的梦想,拥有了“绽放在舞台”的机会。何谓尊重?我以为面对差异现实,我们能包容并给予同样的发展机会就是最重要的尊重。

平等意味着关心与等待。孩子们的“绽放”不必绚丽,但应干净整洁。布满油渍的衣襟和28双小手上黑乎乎的指甲让人感到无奈又心疼,我与学生们定下“剪指甲”的约定,并亲自帮助忘记剪指甲的孩子剪去了指甲。我这样手持指甲剪的真诚关心在学生看来亦是一种期许,是这个世界上有人真正关爱着自己的感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关心与信任,奋发向上的成长愿望“破土发芽”。此后,28个小身影虽不华丽,却个个干净整洁。下课后,他们学会了先整理好文具和桌椅再离开。“花开、苗长、树成”,文明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关心和等待中慢慢发生的。

平等意味着智慧鼓励与无限信任。三年级语文有一个“各省简称歌”的课后练习,“美丽班级”里的孩子们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于是我用“有奖拼图大战”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或许是拼图与知识的关联性使学习活动化了,或许是奖励政策助推了潜在的挑战意识,孩子们观察拼图、研读图纸、链接课本……在4分钟内全部挑战成功。学生水平不一其实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成长的起点不一样,成长的速率也各不相同,但是给予他们每一个人鼓励与信任,给予每个孩子探索生长的机会,他们就能绽放不同的精彩,收获走向成功的信心。

三、民主心:公平优质教育的生长点

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之一应该是让学生们习得“民主的生活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民主课堂应是这种“生活方式”的重要来源。校长应秉持一颗“民主心”,促进民主课堂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有着几千年“你说我听”的文化基因传承,如果你没有做过专题改变,就不要责怪孩子怎么没有积极举手发言,因为他的祖辈的祖辈就是这样的。为此,我们在如师附小进行了以“活动单导学”为重心的课堂改革。所谓“活动单导学”,即以“活动单”为媒介,活动为载体,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自主合作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活动单导学”将教学目的蕴藏于活动过程之中,学生通过调查、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反思等多元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提升”。人人都有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的机会,都能表达思想。教师的“退位”映衬出学生的自主,这样的“退位”其实是一种推动,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其本质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一个孩子都能思考、会表达、善合作,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课程形态,体现师生的自主创造意识。如师附小的许多校本课程教材都是由师生自主编写的。如学生们基于夏雨人《养蚕的故事》一书,挖掘“蚕的前世今生”、了解“蚕的传奇过往”、触摸“蚕的文化留痕”,师生共同设计完成了“蚕”主题系列校本教材。创编校本教材的过程,让师生拥有自主生长的权利,获得自我发展的平台,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展现出了自主生长的美好姿态。我认为,师本课程、生本课程的诞生正是一种民主意识在教学中的常态体现。

打破“以管理者为中心”的管理格局,体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成长意识。“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改革,也促进了学校范围内民主氛围的增长。学校开展的每学期一周的“将学校交给学生自主管理”管理周活动,让中、高年级学生可以与校长和教师对话,学习管理知识与技巧;每周三的家长课堂,让家长们以建设者、研究者的角色加入学校管理过程之中,让每一位家长都有到校进行课堂分享、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决策的机会。小组、团队合作的增多,促进了学生责任心、包容心的增长,助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

校长应当秉持同理心、平等心、民主心,为使孩子们收获受益一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努力,为打造公平优质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抵达一个更加民主、平等、和谐而美好的世界倾心倾力。

参考文献:

[1] 孟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同理心[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

[2] 吴康宁.教师善待学生的三种类型[J].教师月刊,2017,(9).

[3] 吕星宇.论教育过程公平[J].现代教育论丛,2008,(9).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理公平民主
中国式民主
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必须公平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滑落还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