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第十四中学 吉林白山 134702)
提升语文教学是每一位中学老师都在长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其教学的不懈追求。然而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很难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中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很大阻碍。所以,要想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水平,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必须进行改变。改变“师讲生听”的方式,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积累、体验、感悟、提高。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1]
教师讲课,就如同为学生呈现语文知识的美味佳肴,因此,如何将同一篇课文运用不同的调味品烹调出适合学生口味的语文美食,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讲读一篇课文,如果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往往会使各种知识都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不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而如果教师每一篇课文、每一种知识都反反复复的讲,千篇一律,枯燥无味,时间一长就伤了学生的“胃”,造成语文学习中的“食欲不振”,后果会更加的糟糕。所以,应该抓住课文的特点,在对课文做一般了解的基础上突出主要方面,讲的具体一些、深刻一些。不讲则已,一讲就要讲到学生的脑子里,讲到学生确实学有所得为止。这样的教学才有效果。抓住特点进行讲析,教师讲的有目的,学生听的也有方向,讲者有的放矢,学者心中有数,双方容易取得默契,减少无效的劳动。抓住特点讲析,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讲透语文知识的某一个方面(有时还可触及相关知识点),学生理解的透彻,掌握的牢固,这方面的知识有了较好的基础,今后接触到同类的问题就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然后自主完成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建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新的教学模式。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讨论小组,引导学生自主对文章进行理解和翻译,使同学们能够互相合作学习,这样不仅使学生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中都比较容易遭到忽视,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是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为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培养学生创作文章的意识,对学生所写文章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改正,并鼓励学生平时多积累写作素材,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写作大赛,或将所写作品向报纸杂志社进行投稿,并将已经发表的文章拿到班级进行讨论,鼓励其他同学进行写作,增强其他学生的创作欲望,这些都能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以这种方法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对语文学习有更大的成就感,才能够使学生完成对语文的自主学习。
俗话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是不一样的。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价值观,对于各种观点有了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探索同一问题。小到标点、一个词语,大到篇章分析,都可以引导学生多向比较,展开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对各种语文材料进行研读时,要启发学生各抒已见,不追求答案一致,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思辨,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选取新颖而独特的观察、认识角度去探求事物,表达出自己不俗的认识和看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充分训练自己的语言思维,使带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写作闪亮登场。
1.注意语文教学的延伸拓展,扩展学生实践的空间。如果把学生整天禁锢在课堂上进行思维训练,连外界新鲜事物都没有接触,学生将失去充分发展的思维空间,只有扩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学生的视野才能开阔,思维才会活跃。因此,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3]
2.广泛地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安排语文活动。要充分利用课前、课尾时间安排学生自我训练,以求日积月累。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前五分钟朗诵、每日名句欣赏辅助性课堂活动等。更主要的是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好每节课内的主体活动,如朗读、讨论、表演等活动。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可以考虑以课本为本,进行迁移训练。进行课文内容总结时,组织一些别开生面的迁移训练。
3.投身社会实践,展望未来,让学生充分展示创新才能。让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通过展览会、报告会、访问、游览、社会调查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开拓、拼搏、创造精神,同时让他们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勾画未来的美好前景。通过实践,学生充实了课本知识,训练了语言实际操作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语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