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坡镇初级中学 广西贵港 537311)
现代德育内包括思想教育、德育、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承受力等,总之一切德育都应以“行为”为最终目的,在生活实践中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德育教育的内涵、方式和方法发生了变化。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任务很重,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的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初中生阶段是学生叛逆心理最强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常带有冲动性和草率性。自主能力和自我评判能力较差,因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不免存在一些难题与问题。具体体现在:
问题一:德育工作中,忽视师生互动作用:我们知道,良好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中,很多班主任存在下列两种错误想法:一是片面强调教师作用;二是对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理解极端。这两种是思想,要么导致严重的师生隔阂;要么导致教师基本权威的丧失,从而使班级管理松散,缺乏凝聚力,非常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2]
问题二:只重言传,不重身教:德育工作讲究潜移默化,如果只重言传不重身教。
问题三:严格要求学生,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的理解。
问题四: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
问题五:只重共性,忽视个性。
初中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我的班主任德育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及策略。
理论指导实践,只有让学生首先学习理论知识,才能在以后的行为活动中树立规范。
(1)开设思想道德课程,讲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2)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让行为准则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
老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其行为举止都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一个爱党爱国、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教师形象是每个老师应该做到的,这尤其要求班主任做到加强个人修养建设。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必须首先要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志向、选择、性格、情感。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班主任可通过校迅平台,每天通过信息方式发送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心里有数。同时,针对一些道德品格存在瑕疵的学生,班主任要先向学生了解情况,谈话,找原因,如果能及时改正,可不通知其家长,让学生信任。现实中也存在留守与单亲学生,没有完整的家庭关怀,学生孤僻、冷淡,向学生索要联系方式时,学生畏首畏尾,支支吾吾。这时班主任不应该强要,以免伤害其自尊心,应该亲自到学生家里与家长交流,以实际行动表示对学生的关怀,保证德育工作顺利进行。[3]
规定出每周的一个具体时间作为每个班级的主题班会时间,在班会上让学生们畅谈自己所熟悉的传统道德故事,背诵名人名言等,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分辨清楚是非对错及善恶美丑,树立不盲目攀比、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优良作风。[4]
(1)学校组织每周升旗仪式及国旗下演讲,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开展主题黑板报评比,校园广播优秀文章等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
(3)开展学习雷锋先进事迹活动及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学生活泼爱动,好奇心重,又善于模仿学习。因此,学校应对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并给予表彰,召大家向模范学生学习。
(1)学校定期邀请相关部门法律工作者来校做法制报告,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2)邀请消防工作者为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建设平安校园。
(3)举行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4)举行知识竞赛、作文大赛等,鼓励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们开展一些益于社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并培养他们贡献社会的奉献主义精神。
(1)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带去一些文艺娱乐小节目。
(2)组织学生走向街头,帮助清洁工阿姨打扫卫生。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广大教育者能够将其当做日常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不断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并持之以恒,真正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国家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共同参与,学校是初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初中班主任是学生德育成长的主要引导者之一,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经常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进行反思和总结,从实际出发,结合时代发展,努力找出一条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道路,开创德育教育新局面。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2.
[2]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5.
[3]刘德芸.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报,2007(4).
[4]祁维.关于加强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