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影
(安徽省宿州市第二十小学 安徽 宿州 234000)
任何的课堂教学都是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合作的过程。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师生互动的必要性,真正地能从学生的发展成长考虑。就学习一篇课文而言,教师首先应考虑好如何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就需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研究学生,为在课堂上有效互动做好准备。而在课后,老师也应该积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加深对其的了解。
师生互动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与沟通,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活动的一个过程。师生互动不是单向的教师对学生或者学生对教师的影响,而是师生之间双向、交互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个双方的思想碰撞或者情感交流,而在碰撞交流之后,双方都能达到一个调整。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教师要能将这些内容与其中蕴含的真挚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这样才能充分地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在课堂教学中。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师生互动已经不断地深入在了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不断地高效的互动,既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而且也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灵感,共同创作。
1.巧妙提问。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以此来增进互动,会提问、巧提问。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尽量避免“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会限制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要尽量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特别的作业》这一课时,我会问学生“为什么这个作业是特别的?”“它特别在哪里”“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有那些感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完成这项作业?”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大家都能很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问题的设定,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加深了理解,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学生讨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老师一味地逐字逐句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留出课堂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过程中也要合理分配讨论的时间,采取有效的方式保证讨论的有效进行。例如,在学习《爷爷和小树》这一课时,因为故事情节比较明显,因此我会先让学生自主地去阅读文章,并分小组组织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讨论每个角色的对话,在练习的时候怎么对好每句台词,这样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既做好了角色扮演,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3.师生互动。师生之间互动的时候要相互尊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情动人,尊重学生自我意见的表达,要用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尽量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关注;其次,教师可以用语言来激励学生,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比如,可以经常性地说些“很好”“你真聪明”等一些赞美性的话语,鼓励学生多说,增强学生的信心;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肢体性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充满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激励的动作等来表示对学生的喜爱和鼓励,以此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有种被信任的感觉,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一些信息的传递,加深沟通。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可以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之前做好准备,如一些用到的图片、道具等,还必须要采取一些相应的策略:首先在课外活动中教学民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另外还要注重学生之间互相关爱,在快乐的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开拓视野,获取新的知识。比如,可以开展多姿多彩的班级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节日、纪念日的教育活动等,在活动中加深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多多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真正地实现师生平等,让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技巧,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总结经验,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在师生关系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