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二实验中学 吉林长春 130000)
提高初中生教育的教学效果,不仅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课教育艺术,也在于师生关系的和睦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对教学效果起主导性作用,正所谓“爱其生而尽其力,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得学校、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和奋发向上的生机,老师和学生彼此心情舒畅,携手并进,有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还必须审时度势,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初中生的素质教育。在初中生教育大纲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初中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育成果。
1.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互相理解,彼此当做朋友一样。师生之间缺乏朋友情,常吟“生意经”,感情淡漠,交往不多。这不仅反应在课堂教学上,也反应在课后活动上。我的经验就是不要站在我是老师,就可以高高在上,摆出藐视或者看低学生的姿态。要把学生当做朋友,现在的学生们都有自己的主见,年纪小,没有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摆出我是老师,你需要什么都听我的,反而会适得其反。每天和学生在一起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脾气品行班主任都会了如指掌,那么就可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内向胆小,没有自信,那就可以多多课上提问,给予表扬和鼓励,慢慢就会有所改善。教师应当有主动的精神,深入到学生中间,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们交心,谈心。教师不是真理的唯一拥有者和说教者,而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向导和生活的朋友。教师要通过双向对话、双向沟通,消除隔阂,加强理解;在关爱学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氛围中树立权威。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和权力,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人生观的重要时期,是非对错都需要有班主任的正确引导。现在是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很多知识,其中良莠不齐,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会有不足、有缺点、有弱点、有问题,但是他们改正快、提高快、发展快、学习快、对新鲜事物接受很快,是强有力的新生力量。而这些,都离不开在教师但指导下完成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根本属性。
3.注重调动学生家长的作用
注重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充分发挥家长课后监督的作用。教师权威的树立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学生在学校获得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单个教师的劳动所能奏效的,而是教师集体齐心协力,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定时的与家长沟通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认真听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中合理的成份予以采纳和实施,从而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育人的工作。
1.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初中课程的各门学科虽然有各个学科的特色和区别,但都不是彼此孤立封闭的体系,而是和相关的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这就要求各学科授课时,强调学生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不同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以利用一些思维导图或者三维知识框架图找出其中的联系,形成互为整体的网络化综合型的知识结构体系。
2.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小学教育没有升学的压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重视的兴趣的培养,而不是重点强调知识掌握。那么刚步入初中的学生面对每天的七个学科课程及作业,以及学习环境,作息时间的改变,难免会很难适应。初中生较小学教育相比,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新旧知识加速更替,学生必须具备自觉掌握、扩充、更新知识技能的本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课下和自习的时间尽量完成各科作业,课堂主动吸收、课后自觉消化新知识的储备,才能跟上初中教育的步伐。
3.具有相对较高的道德和理性
科技的进步改革与发展,生活环境变换不断,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都冲击影响着学生的观念,迫使学生过早的被动接受各种各样的社会态度、价值标准和伦理道德。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尽可能的给孩子带来优裕的物质生活,但是这样的行为会造成学生过度攀比、道德堕落、理想迷茫等不良后果。因此,初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须重视对道德感、理智感和精神层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高尚情操,在一定水平和级别上完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4.具有一定的国际意识
初中生教育是终身教育中的一段平缓的台阶,将来还要走进更高的高中生教育、大学教育及更高等的教育,我国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将同世界接轨,这就要求我们的初中生教育也要着眼未来、放眼世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意识。
初中生教育需要教师在学习习惯上、人际交往上、社会价值观念上、道德行为规范上等等方面,打下良好的根基。最终的目的是为学生个体的深造、为个体的社会化打基础,完成小学教育的升华与质变,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的进一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