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那曲高级中学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85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擘画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就西藏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对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科学部署和美好展望。
那曲市地处藏北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历史时期的那曲教育,发展掣肘多,成长瓶颈大,存在基础教育设施落后、群众教育意识淡薄、学生上学困难、教师人才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难题。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来,那曲县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性发展。长期作为藏北教育改革发展的“试验田”和“排头兵”,那曲市教育事业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能从具体实践中萃取提炼出具有普适性和指导意义的方法论,从而为整个藏北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科学借鉴和丰富经验。在当前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下,依托目前教育研究领域呼声很大,期待很高的“幸福教育”理念,并藉此围绕边疆民族地区中学后勤工作效能提升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著名教育学家刘次林博士在其《幸福教育论》中,对“幸福教育”进行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论述,他分析批判了目前最普遍的关于“幸福教育”两种理解,并指出“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1]龙宝新从探讨幸福的实质内容入手,将幸福观归结为快乐观、理性观、知识观、德性观、和谐观、超越观、生活观、统一观等八种形式,他最终肯定了教育的价值,认为“(在朝向幸福的行动中),教育扮演着尤为关键的角色,是帮助人们相遇幸福、成就幸福、实现幸福的一个重要基石。”[2]
近年来,随着国民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教育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人们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期待。与此同时,教育界内“幸福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实际践行“幸福教育”理念的学校越来越多,关于“幸福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总而言之,无论是对国内外教育实践的理论浓缩,还是对传统儒家教育的灵魂凝聚,无论是“幸福教育”的提倡者或是怀疑论者,都无不认为这种教育理念始终保持着一种鲜明特性,即“幸福”始终是教育的旨归,是从教育本质走向人生本质的,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新时代呼唤新教育,以学生终身幸福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幸福教育”理念,无疑将“幸福的教育”与“教育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科学地形成了方法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完美有机统一,无疑对当下教育改革发展纵深阶段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占有式幸福观”认为,“人的幸福的多少决定于占有客体数量之多寡”,直观地表达了资源占有对人的幸福感受的影响作用。新时代“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事业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之上,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一段时期成为全社会的主流呼声。然而,“幸福教育”视域下,“一味把幸福寄托在外在的物体上,幸福也就成了没有根性的浮萍。”[3]事实上,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与教育事业的鼎盛发展,并不存在必然性或直接的因果关系。以那曲市为例,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民族地区教育政策鼓励支持下,尤其是十三五“对口援藏”工作开展以来,那曲市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性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是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性教育资源数量不断丰富,覆盖逐渐全面,尤其是中学硬件设备配置的水平质量,基本向内地发达地区看齐。然而,基础性教育资源的丰富,仅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首要保证,并不代表教育资源利用的高效化、优质化,只停留在“原始丰富”层面。“幸福教育”不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必须是扎根时代的美好追求。就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来看,“幸福教育”的前提,必须是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与均衡配置,满足这一刚性需求后,便是这些资源能够及时生成“教育红利”,从物质资源的丰富推进教育的公平,提升教育的质量,最终迈向“幸福教育”。目前,那曲市中学硬件设施和文化软件资源已形成“原始丰富”,但由于视野局限、理论囿制、制度缺陷和管理失位等现实原因,目前中学后勤工作中“资源红利”,往往难以生成。
“幸福教育”视域下,学校管理是“要用人性来定义,它要为人的发展和幸福服务”,并最终形成一种“符合人性和人的内在需要”“利于个人发展和群体发展”[4]的校园秩序,并藉此达到教育目的。幸福教育视域下,“只有把它(教育目的)置于‘人的幸福的观照中’,它才是有意义的。”[5]因此而言,对学生的“幸福观照”程度,应该是也必须是衡量中学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目前,那曲市中学后勤仍旧遵循传统中学后勤工作崇尚“军事化”管理和“机械化”“模式化”运作的老路子,普遍存在为了管理而管理,让管理手段变得目的化和形式化的问题,片面强调纪律与秩序,往往忽视了对正处于青春期成长阶段的学生进行“幸福观照”,既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否定了人的本性,更忽视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对正常身心发展阶段学生最关注、最期待、最渴求的事物置之不理。
“幸福能力”是指“发现、创造幸福和享用幸福的能力。并且是沟通教育中的幸福与教育外的幸福的桥梁”,更是“传达教育意义、联系教育与生活的纽带。”[6]对照现实,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由粗放转型精细,甚至成了变味的“育婴式”服务。事实证明,“育婴式”服务非但没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反而降低了学生向生活获取幸福的能力,导致学生最终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时,表现出“不应有的自我中心、不适应和恐惧”。究其原因,既是受物质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与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错位和失策有很大关系。那曲市的中学教育工作,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掣肘,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均循规蹈矩走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老路,全方位包揽学生的食、衣、住、行,学生的唯一任务便是学习,片面地强调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将校园生活片面化地理解为知识之学乃至应试之学。尤其是中学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努力使自己进入“保姆”角色,把学生当成“婴儿”对待,想方设法让学生。殊不知,这种“育婴式”服务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隔绝开来,忽略了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情感调控能力等“幸福能力”的培养,虽然过着看似“幸福”的生活,实则很难将浅层次的的“婴儿幸福”转化为深层次的幸福体验和生命价值,学生最终成了“单向度的人”。
“幸福教育”能够“唤起学生求知、情感、审美、运动、交往等多种需求,满足需求,激起新的需求”,并且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掘,生命不断成长。”[7]可以说,幸福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产生“幸福需求”,并科学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去满足自身和社会的“幸福需求”。传统后勤工作视野下,各项工作的开展往往注重“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惟恐因“无足轻重”的后勤工作耽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育教学活动,主观地将后勤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天然联系割裂开来,无视时代发展形势,忽略学生心智发展水平,自发地形成“封闭性”运作,导致后勤工作视野上闭塞盲目、后勤人员工作水平低下、后勤活动开展毫无新意、后勤工作的内容方向与现阶段学生的“幸福需求”背道而驰。那曲市中学后勤工作长期囿制于传统管理模式,仍旧沿袭“封闭性”运作轨迹。后勤工作整体目标仅仅停留在“安全”“卫生”“有序”等基本层面,后勤工作队伍普遍倦怠,工作缺少创新,活动开展封闭保守,老套死板。“封闭性”的运作模式,不求变革,不顾实情,自框“职责”,自圈“范围”,从一开始就忽略了现阶段青少年的心智特点,更难以满足学生“求知、情感、审美、运动、交往”等方面的“幸福需求”,无疑成为“幸福教育”之路的阻碍。
内尔·诺丁斯认为,“学校必须经过彻底改革,创造一个环境使孩子们学会关心:关心生命,关心人,关心世界。“[8]”统筹推进中学后勤纵深改革,要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从工作思想理念到工作体制机制,从工作队伍到工作平台、从预案设想到具体实践,均需要一场深入彻底的改革。具体而言,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引入科学理念,从顶层设计改革出发,深入挖掘后勤工作的育人潜力,在政策上鼓励,从资金上支持,在成果上多予以肯定;学校层面要勇于放权,大胆尝试,从“幸福教育”核心目的出发,认识后勤对“幸福教育”的奠基和辅助作用,结合校情学情,广泛讨论修订一套覆盖全面、执行力强、育人效果佳的学校后勤工作制度;后勤部门要对传统后勤理念予以扬弃,引入先进省份地区“幸福教育”办学理念经验,以“幸福教育”为衡量指标,优化提升后勤队伍综合素质与工作水平,最终实现后勤工作的全面纵深改革,获取“改革红利”。
著名教育哲学家简·罗兰·马丁(Jane Roland Martin)认为:“学校必须承担许多从前是由家庭来负责的工作,最好的学校应该和最好的家庭相似。”[9]然而,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没有达成一种积极、有序的合作,而是一家独大、各自为政,从而大大削弱了教育的实际功效。”[10]因此上,将学校育人与家庭育人科学结合,使之互补短长,灵活推进中学后勤工作逐步实现家庭化管理,既要培养学生的“共性”,也要肯定学生的“个性”,更要发挥学生的“特性”,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实际行动去重视学生的“幸福观照”,让学生能够在后勤教育管理服务中既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也能领略到成长幸福的真谛。结合那曲县中学后勤实际情况,重视学生的“幸福观照”,要全面提升后勤基础保障服务的质量,尤其是提高学生餐厅、宿舍及卫生设施等的服务水平。正如诺丁斯所言:“吃饭时间应该是真正教育经验的一部分,而非对学习活动的打断。”把学生的衣食住用工作抓精做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茁壮成长,确保学生成长需求和“幸福获得感”得到满足。后勤部要与学校其他部门联动,主动发力、科学协调和配合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统筹学校各类后勤资源,因地制宜地举办具有本校特色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情感上加深内心的“幸福观照”,在实践中体验外界的“幸福观照”。
“心理幸福感理论”认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达到完美人生意义的体验。幸福感不仅是保持愉悦,更重要的是追求真正潜能的实现,体现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人的行为的主动性过程和创造性过程的统一。[11]要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具体而言,要立足于具体实情,建立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受益极大的实践性育人载体。以学生餐厅、宿舍管理工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动脑动手,改善生活学习环境,营建美好幸福校园氛围;以常规安全卫生工作为载体,引导学生注重饮食安全卫生和健康营养,关注和预防各类传染疾病,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享受幸福”的能力”;以校园文艺活动为载体,配合各部门开展好文化育人活动,适机开展“校园糌粑节“编藏辫比赛”等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以校园绿化工作为载体,让学生认领校园绿化植物,了解树木花草的特征,定期对其进行浇灌养护,培养学生热爱环境,关爱大自然的“守护幸福”的能力;以校园爱心捐助活动为载体,引导师生主动关心校园残疾、单亲及留守学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分享幸福”的能力。总之,统筹协调分配校内资源,配合其他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设多种锻炼“幸福能力”的生活环境和载体。
中学后勤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构成具有直接的、明显的教育功能。”“后勤管理、后勤服务、校园生活环境对其(学生心灵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构建其影响是巨大的。”[12]因此上,要打破传统僵化思维,在中学后勤工作领域引入新风,必须要扎扎实实推进后勤工作开放性运作,敞开“一亩三分地”,从思想到实际,从理论到实践,想方设法,多措并举,让中学后勤从幕后走上台前,用新面貌、新成果去不断满足学生的“幸福需求”。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后勤工作活起来,积极汲取区内外后勤工作先进经验,勇于创新,因地制宜,开创特色后勤工作局面;坚持群众路线,全面实施人性化管理,定期就后勤日常工作进行公开透明展示,设立“后勤工作周”,引导学生代表们了解后勤工作,如观看学生餐厅做菜过程和校园垃圾处理过程、参与校园绿化活动,以此为契机开展专题整改提升活动;倾听学生的“幸福需求”,后勤部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代表会,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成长需要,制定后勤服务工作改进提升方案和意见征询表,真正让宝贵的意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利之于民”;推进后勤信息化民主监督管理,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校园新媒体平台、网站等,定期向校内外公开展示学校的后勤工作成果,开设问答窗口,提升后勤工作的覆盖率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