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明确示范得法
——管建刚《螳螂捕蝉》朗读指导赏析

2018-02-23 22:43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7期
关键词:管建刚黄雀吴王

马 娟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颍上实验小学)

《螳螂捕蝉》构思巧妙,用故事套故事的方式,写了一个少年用寓言故事成功劝谏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吴王不听大臣们劝他“放弃攻打楚国”的建议,且十分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结果,在少年的劝说下,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文篇幅短小,仅542字,语言明白易懂,妙趣横生,成功表现了少年的智慧。管建刚老师以指导朗读为抓手,突破了理解少年的智慧的教学难点。管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读出语言的妙趣、感悟少年的智慧呢?

一、课堂上的朗读有梯度

在教学时,有的老师一味想着课堂求新、出彩,把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抛之脑后。而朗读缺少梯度显然是急功近利的。管老师执教《螳螂捕蝉》时,先是过关读,检查预习。要求读正确,不多字、不漏字。比如学生读“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时,“乘”字读成了去声,管老师即时更正。这一环节很普通,很朴实,却很重要。正确朗读是更加流利、有感情朗读的基础,检查是落实的途径。这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读的指导中的体现。

二、创设问题情境指导读,评价语言生动、鲜活

管老师在反复引导学生了解吴王想干什么、少年想干什么之后,请学生读吴王下的一道死命令:“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强调“处”读上声,读好“!”。学生读后,管老师引导:“这是吴王的话,你要读出王者风范,读出威严的感觉来。”在几位学生读时,管老师评价“读出了杀气”“有霸气”“你读得有阴森森的感觉”……既有明确的指导,又有情境的创设引导,朗读评价发乎内心,更直抵学生的内心。

三、改变语言形式——比较读,体会表达的妙处

管老师请学生把文中写“螳螂捕蝉”故事的语段连起来读: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学生读后也发现,故事连起来后这个语段里多了个“是的”,如果去掉“是的”,有点不连贯。那么,如果加一个字,是用“这”还是用“那”好呢?老师让学生放在句中读一读,在读中明白“那黄雀”与前面的“那螳螂”语言是顺着的,这样读才通才顺。学生的语感就在这样的语言形式变换中得以培养。

四、老师示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情态

在“螳螂捕蝉”的故事里,有三个“却不知道”。管老师读前请学生注意看他的表情,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老师表情的变化。以此示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不光是语言的传达,还应形神兼备。管老师示范读“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时,提醒学生有的逗号不要停顿,请学生说说从去掉逗号后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并指名读,学生自然读出了当时情况急、动作快。

五、师生配合表演读,体会少年的智慧

管老师请学生演吴王,自己讲“螳螂捕蝉”的故事。讲完之后,吴王会说什么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前面所述,领悟少年“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以吸引吴王注意,步步深入地达成劝说目的的智慧。

这节课体现了管建刚老师的教育智慧。他以朗读指导为载体,使学生体悟少年的智,感悟表达的妙。整堂课如写意画,该浓墨处不惜重彩,反复引导;需留白处不着一笔,无声胜有声!

猜你喜欢
管建刚黄雀吴王
卖关子,真有趣
写动作,不重样
话重要,放前面
写实验,要曲折
吴王光鉴铭文复原考释
不听劝告的黄雀
不听劝告的黄雀
孙武为何敢于斩杀吴王宠妃?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以《螳螂捕蝉》为例,谈劝说的技巧
黄雀脱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