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8课《范进中举》中“有关资料”部分第三项“关于科举制度”第一句写道:“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这句话有问题,因为科举制度始于隋代,这一点在史学界没有争议,怎么突然说汉代就有了呢?仔细看资料出处,居然是王力的《古代汉语》,这就更叫人摸不着头脑了。
翻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于科举制度的介绍是放在古代文化常识内的。原文很长,但是并没有“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这样的话,而是在第一段中说“古代有乡举里选之说”,第二段中说“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的制度”。下面举了三个例子:①汉高祖下过求贤诏。②汉文帝曾经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③汉武帝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才。这些都说明了汉代选拔人才实行的是察举制而不是科举制。所谓察举,是汉代由丞相、列侯、刺史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的制度。通俗地说,察举制就是推荐制,科举制则是设科考试。二者泾渭分明。改编王力先生原文的人可能未能明白其中的差异,以为察举与科举一字之差,前者或是后者雏形,于是张冠李戴,造成了错误,这一下子就将科举制度提前了几百年了。
汉末,察举制就已经崩坏,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样的怪现象,失去了社会公信力。本来,权贵在自己阶级内部推荐,转来转去都是自己人,出现这样的丑闻也不足为奇。魏晋时改用“九品中正”制,派出专门的官员将辖区内的人物分成九等,中央则据此授官。随着豪门世族势力的发展,很快这种制度就被门阀势力垄断,变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了。所以不管是高级官员推荐还是专门设官员推荐,最后都完全不靠谱,看似讲究德行,实际讲究的是门第。开皇年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分科选拔人才。隋炀帝“置进士、明经二科”,以“试策”取士,不再“以族取人”“以名取人”,而是“以文取人”了。而且自由投考,消除了世族权贵们寻租的空间。科举制度,滥觞于此。此后读书人不管是出身豪门还是布衣寒士,都可以参加朝廷专门的公开考试,一起去公平竞争,国家择优录取,然后授官。
当然,不同的时代考试的科目不大一样,我们熟悉的八股取士,是明代才固定下来的,清代延续照办。一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迫于形势,科举不考八股文了,改考政治策论。然而点滴的改良无济于事,光绪三十一年(1905),行将就木的清政府废除了实行了1300多年的封建科举制度。
可见,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讫时代和变化发展是十分清晰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关于科举的介绍也并没有弄错相关史实,问题出在教参改写缩编的时候,把察举和科举合二为一,以致造成错误。教参里的资料,教师可能直接使用,这就传授给了学生错误的知识。而且,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对科举的介绍,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中国历史》部分,详细说明了科举制度的诞生:“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