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过,细节描写可以“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细节描写可以使一篇平淡空泛的文章充实传神。高中教材所选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细节描写传神至极。笔者不惴浅陋,将以此文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知细节描写概念、悟文本细节魅力、用细节描写手法。在教学中尝试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探讨伊始,学生讨论:“文中有哪些展现任公形象的细节描写语句?”围绕此问,学生回答,诸如“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之类的句子也被理解为细节描写。可见,学生茫然,急切想知道。蔡澄清先生说过:当点则点,当拨则拨。为此,我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细节描写,笔者经过筛选,特地在学生熟悉的文本中为他们“点”出几个例子:
(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鲁迅《孔乙己》)
以选例为引,教师“拨”动学生智慧之弦,引导品析:(1)句描写的是行动不便的父亲爬上月台为自己买橘子的情形,作者将浓浓的父爱浓缩在“攀”“缩”“倾”三个动作细节之中,感人至深;(2)句作者特别抓住“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一语言细节,让孔乙己这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心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据例可见,人物的传神刻画,离不开精妙的细节描摹。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往往可以理解为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种表情、一种心理,也可以是一处景物等等。巧妙的运用细节描摹,可以精彩传神地表达人物的情感、个性。
认知概念的前提下,笔者引导学生再探文本,学生准确把握了文本中的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
(1)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动作、语言细节描写)
(2)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动作细节描写)
接下来,教师便引导学生由“找”迈向更深一层的“品”与“悟”。不仅品细节描写的传神、灵动,更要品出细节中展现的个性和蕴含的情感。课堂上一番交流探讨后,学生成果颇丰,于⑴处开场白简洁而又谦虚自负的语言细节中,品悟出任公诙谐幽默的个性风采,“扫”“翻”“点”让这份诙谐更显可爱灵动;于⑵处“敲”的动作细节,让任公的不拘小节之中彰显其率真淳朴。总之,几处点拨,一番品悟,学生于构建、认知了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再入文本,并于文本细节之处,品悟出任公潇洒、率真、不做作的学者真性情。
另外,为了更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建构,提升解读文本细节,进一步品悟蕴含于文本背后任公先生情感的能力,教师以文本两处特别的细节——“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和“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为例,对两处细节中都写到的“哭”中蕴含的情感进行了精准细致地剖析,进一步品味任公真性情。
文本提到的任公先生的两次“哭”,皆因任公先生在讲演不同的作品而引发的,品悟其情,必然是在对引文补充解析,学生了解文本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进行。课堂上,笔者采用了点拨法,进行促思引学,在理解两次“哭”背后蕴含的浓烈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升华:两次“哭”,一悲一喜:悲,为国为民;喜,也为国为民,这是何等的古道热肠,拳拳赤子心,炽热爱国情,这正是任公的真性情!
俗语云:学以致用。为了巩固所学,笔者布置了一小练笔:“请大家回忆一下本班哪位老师曾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片段,运用细节描写,展现其风采。”审阅学生练笔时,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大多数学生在其练笔中,都学着运用一些语言、肖像、动作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展现风采。不过,写作水平和文笔细腻程度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为了让学生能直观、深刻地了解细节描写的精妙传神,笔者在点评过程中,特地选择了两篇内容相似,但细节描写效果差异较大的作品进行展示、分享:
学生作文片段一:
语文老师匆匆地走进教室,到了讲台上,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今天的课程,今天我们要上的是一篇诗歌,老师让我们预先通读几遍,我们便伸长脖子,大声朗读起来,老师迅速做了一个中止的手势,摆摆手,语重心长地说:“不行啊,读诗要有激情!”说着,老师放下书本,激情地背诵了起来,声音忽高忽低,抑扬顿挫,每到激情处,老师那双眼,仿佛放出光芒,脸也憋得通红起来。他时而手臂展开,像一只欲振翅高飞的雄鹰;时而又收紧拳头,挺起肚子,像一尊弥勒佛像,煞是可爱!如此精彩的朗诵,如此激情的老师,让我很难忘!
学生作文片段二:
铃声响后,只见一个“短小精悍”的“胖子”推门而入,脚步急促却轻盈无声地走上讲台,“让大家失望了吧!我可能巧妙地避开了大家对高中班主任‘高’‘大’‘上’的美好憧憬,罪过,罪过!”边说边用手在空中做了一个身高比划,全班哄然,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简短的自我介绍过后,“静静”(对老师的爱称)便开启他激情的“表演”,每每讲到诗歌激情处,他声音便高亢起来,原来眯成一道线的小眼睛,顿时张大,黑色的眼球更像两颗黑曜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正发着迷人的光彩,两块粉红饱满的苹果肌变得通红,可爱极了!他的双手,每每此时,便于空中挥舞,我们的激情也在这挥舞之中被点燃,也许是因为体型微胖的缘故,每每激情之后,他便停顿一会,发出“唉、唉”细小的喘息之声,但于喘息之中,似乎又总是意犹未尽,一会儿,便又投入“战斗”中去了……
两个片段,描写的是同一个老师,但效果差异十分明显。片段一中,虽也有描写,但整体来说,语言平淡,缺乏文采,尤其是选取的表现人物的细节之处不够典型,无法突显人物个性。片段二则对细节描写的把握十分到位,选取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都非常准确,将一位可爱幽默、激情四射的老师栩栩如生的描摹出来,让我们透过文字便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通过练笔,将心中构建的细节描写知识运用于写作实践,再通过对比,品优劣,知不足,让学生将语言认识运用到语言的实践中去,提升个人的语言素养。
[1]高红琴:《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语文教学通讯:教艺频道》2011年第12期。
[2]李春秋:《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文学教育》2011年第6期。
[3]马国骏:《散文细节描写的艺术功能》,《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4]杨文山:《赤子情怀大师风采——赏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黑龙江教育》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