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教材《琵琶行》对“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中“独倾”注释为“独自饮酒”。这样理解,强调了“独”的“孤独”义。而《教师教学用书》中,袁行霈则将这句诗理解为:每逢美景良辰往往取酒独酌,可是没有什么悦耳的歌曲可以佐酒。显然,袁行霈对“独倾”的理解是“无音乐相伴下的独自饮酒”。这样的理解,强调了“丝竹之声”对白居易的重要意义。
那么,“独倾”应如何理解?是理解为 “独自饮酒”,还是“无丝竹相伴佐酒”?我们认为,根据上下文语境,以及音乐在触发白居易写作灵感和情感方面的独特作用,“独倾”宜注释为“无丝竹相伴佐酒”。现试分析。
“我从去年辞帝京,……呕哑嘲哳难为听”这一段是白居易自述身世。但白居易并未过度渲染生活之艰,而是着力强调他“无丝竹”相伴的痛苦体验。这一段,与音乐或听觉有关的词句有:“无音乐”“不闻丝竹声”“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山歌”“村笛”“呕哑”“嘲哳”“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等。几乎每句诗、每个词语都与音乐有关。这显示了音乐之于白居易生命的重要意义。因此,当白居易听闻“琵琶语”后,“如听仙乐耳暂明”。
“杜鹃啼血猿哀鸣”和“春江花朝秋月夜”在环境上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习惯了之前优渥生活的白居易,良辰美景之时,他习惯了要有“丝竹”相伴。但现实的情境却只有“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山歌与村笛”,所以,白居易不免发出了“往往取酒还独倾”的感慨。因此,此处的“独”不是“孤独一人”的寂寞之感,而是少了“丝竹相伴”的愉悦。
诗文开头:“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在江边和朋友饮酒饯行,但少了“管弦”相伴。为此,白居易发出“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无奈。
诗歌结尾处,对于“终岁不闻丝竹声”的白居易来说,“今夜闻君琵琶语”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抚慰和奖励(“如听仙乐耳暂明”);另一方面,对于“精通”音乐的白居易来说,“今夜闻君琵琶语”,让他通过音乐读懂了琵琶女的心声,而且能感同身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知,白居易的眼泪,除了饱含他对琵琶女命运遭际的同情和共鸣外(“同是天涯沦落人”),还有“琵琶声”带给他由衷的享受和感动。而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他对“琵琶声”的精彩描绘中。他将“琵琶声“抑(如“小弦切切如私语”)扬(如“大弦嘈嘈如急雨”)顿挫(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这些无形的音乐,用巧妙、有触感的比喻,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这也无疑证明了白居易在音乐方面的卓越造诣。
除此之外,以“琵琶声”为媒介,由表及里,白居易还听出了琵琶女更为隐秘的心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幽愁”为何不用“忧愁”?其实可以从“暗恨”得到答案。“暗”和“幽”都有“隐秘”义。因此,白居易通过这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他通过音乐所捕捉到的琵琶女形象——一个内心充满了无数愁苦,但又无从排遣的歌女。而后琵琶女的自述 (“自言本是京城女……梦啼妆泪红阑干),恰恰也证明了他的此种猜想。而正是基于此,“琵琶声”才让“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的白居易的自我保护系统失灵(“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因而,音乐——琵琶声,是白居易理解琵琶女的媒介,也是触发白居易“始觉有迁谪意”的情感开关,更是我们理解《琵琶行》这首诗歌的一个关键。
综上,我们认为,“独倾”宜注释为“无丝竹相伴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