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小警察
——浅谈小班角色游戏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2018-02-23 21:16上海市长宁实验幼儿园王迪
学前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吉吉警车丁丁

□ 上海市长宁实验幼儿园 王迪

在小班第一学期“小司机”的主题中,孩子们提议教室里需要有一辆警车,于是教师和孩子共同制作了一辆警车,为孩子的角色游戏提供了新的场景。肖雄和丁丁非常喜欢扮演警察的游戏,他们每天都会来扮演警察。观察发现,他们的游戏行为仅仅是开警车和在马路上寻找“坏人”。但教室里没有那么多“坏人”可抓,于是,这两个人会闯进娃娃家抓小偷,天天跑来跑去追逐着同伴,一边跑一边喊:“抓坏人啦抓坏人啦!”被抓到的小朋友常常来告状:“王老师,警察说我是坏人要来抓我。”这两位警察听了后立刻说:“警察就是抓坏人的,我们要抓坏人,我们很忙的!”说完便又在教室里跑着寻找“坏人”。

作为教师,我尊重孩子的游戏兴趣,看到他们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时的愉悦我也很满足,可在角色游戏中仅仅满足孩子游戏的兴趣就够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于是,我开始思考我该为这两位“忙碌”的警察做些什么?

场景1

一早,肖雄和往常一样来到警察局,穿好制服戴好帽子便跑到娃娃家喊:“有小偷有小偷!”娃娃家的“妈妈”说:“这里没有小偷。”正当要引发一场争论时,我上前问:“警察先生你好,请问娃娃家里有小偷吗?”肖雄摇了摇头。我接着问:“那如果警察不抓小偷,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警察可不只会抓小偷的哦!”“我知道警察需要巡逻。”“对,巡逻是警察的工作之一,那巡逻时需要些什么呢?”“需要对讲机,还有警棍,马路上还有探头。”“你说得对,刚刚说的这些都是警察工作时需要的工具,你有办法做出这些东西吗?”“我可以的!”

于是,肖雄开始忙碌起来。等丁丁来了后,肖雄向丁丁一一介绍了今天制作的工具,并且鼓舞着丁丁也制作一份。随后他俩来到娃娃家门口装上了探头。我问:“娃娃家门口为什么要装探头呢?”丁丁:“因为我家小区里也有探头的。”接着两人又跑到马路上寻找可以装探头的地方,随后马路上、小医院都装上了探头。这两位警察还会时不时地和路过驻足的伙伴介绍他们的“秘密武器”,直到早上的个别化活动结束,这两位警察依旧在忙着装探头。

场景2

随后几天的游戏时间里,这两位警察除了忙着找地方装探头,还热衷于拿着对讲机和警棍巡逻,似乎把“抓坏人”的工作忘得一干二净了!一天,肖雄主动跑来向我介绍工作。

肖雄说:“王老师,我们的探头都装好啦!”

“辛苦你们啦!那两位警察,你们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吗?”

肖雄想了想说:“警车太脏了,我要洗一洗。”

“好主意!你们要拿什么洗车呢?”

“刷子!”于是肖雄和丁丁一起找来“刷子”(建构区积木)认真地刷了起来,过了会儿我见他坐在警局便问道:“警察同志,你怎么坐在警局呀?”(这个位置是先前他们关坏人的地方),他回答说:“我累死了。”

“哦,你很累,那你是不是需要一个警察可以休息的地方?”

“对,我太需要了!”

“警察休息的地方叫什么地方呢?”

“是叫房间吗?”

“警察休息的地方叫休息室。”

“哦,是休息室。”(他兴奋地重复着我的话)

肖雄想了想说:“对,我要搭一个休息室啦!”说完便开始了行动。

肖雄搬来了桌子椅子,随后用椅子搭了门,丁丁在门上写了门牌号码,还装上了和娃娃家门口一样的密码锁。这下忙碌的警察们可以在休息室里喝水、打电话、休息啦!

场景3

自从搭建了警察局的办公室,愿意来扮演警察的小朋友多了,有些孩子甚至为了要当警察早早来到幼儿园。比如今天桃子小朋友就穿好警服便在办公室坐着,见她一个人坐着,我便上前问道:“警察你好,请问你在做什么呀?”

“我在休息呢!”

“哦,你休息时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要喝饮料。”

“可以从哪儿得到饮料呢?”

“甜品店!”

桃子兴奋地跑到饮料店买来了饮料,回到办公室喝了起来。一旁的吉吉看到了,惊讶地问:“怎么警察可以喝饮料的啊!”

桃子说:“因为我在休息呀!”

吉吉看看我,我笑笑说:“你也想来休息吗?”吉吉点了点头,便愉快地穿好警服和桃子一起去甜品店买了饮料,一会儿又去买了两个蛋糕。我问:“你们为什么买蛋糕呀?”

“因为我们要吃午饭了!”吉吉回答道。

“嗯,那请吃饱点哦。还需要什么自己去买哦!”他俩在办公室嘻嘻笑笑地度过了整个个别化游戏时间。原来警察休息时也挺忙的!

渐渐地,无论是谁来扮演警察都不再喊着要抓坏人,不过警察们比以前更忙碌了呢!每次游戏,他们都会寻找新的点子让自己有事干,我可是每天都期待着警察们的新花样呢!

在角色游戏中,会有部分孩子对某个角色特别感兴趣,甚至会每天扮演相同的角色做相同的事情。作为教师,我曾经为此担忧,他们会不会在日复一日相同的角色扮演中停滞不前?会不会仅仅把角色游戏作为无意义的嬉戏性游戏?在“忙碌的小警员”案例中,显然我担忧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从孩子们的表现中可以看到,尽管他们每天都扮演警察,可他们始终在思考,每天都在为不同的事情而忙碌。警察们推陈出新的游戏情节反映的是他们经验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而这一切依靠的不仅是孩子自身的经验和对游戏本身的兴趣,也依赖于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基于幼儿已有经验,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

看似轻松的和孩子一问一答的背后,是教师对整个游戏对孩子发展价值的思考。如何顺应幼儿游戏需求的同时,为幼儿提供合理的建议,推进游戏的发展,支架式提问类型如下。

第一类:引发幼儿回顾、梳理已有经验,推进游戏情节。如,“警察除了抓坏人还可以做些什么?”“巡逻时需要些什么呢?”“休息时你们会做些什么呢?”

第二类:引发幼儿关注有意行为,并尝试用语言表达,保持游戏兴趣。如,“你坐在警局干嘛?”“警察你好,请问你在做什么呀?”

第三类:适当提供合理建议,推进游戏开展。如,“那你是不是需要一个警察可以休息的地方?”

第四类:通过提问,鼓励幼儿从游戏的旁观者转变成游戏的参与者。如,“你也想做警察吗?”

基于幼儿发展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建议应不仅顺应幼儿的游戏需求,同时能够使游戏得以开展,为幼儿发展提供机会。

首先,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建议有赖于教师充分了解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例如,在小司机主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本班孩子对“警车”“警察”的兴趣以及对“警察”这一职业有一定了解。因此,通过师幼互动引发警察从抓小偷的游戏情节拓展到巡逻、安装探头、搭建休息室等;教师在熟知肖雄、丁丁这两位幼儿动手能力的前提下,鼓励他们独立制作巡逻工具;而吉吉是一位较害羞内敛的孩子,基于此教师对吉吉提出一起游戏的建议。

其次,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建议应当是具有领域核心经验指向性的。例如,鼓励幼儿和同伴介绍自己的游戏内容,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启发幼儿使用工具清洗警车及制作对讲机,激发幼儿寻找替代物的能力;在制作探头、安装探头的过程中,幼儿的空间感、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有了这样的思考路径,师幼互动才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吉吉警车丁丁
藤田嗣治与蒙帕那斯的吉吉
Scratch极品飞车热力追踪
动物“叫”各不同
熊出没
谈天气
神奇的三角形
吉吉的考题
德国人租“警车”防盗
缺乏安全感的人
车臣女“人弹”袭击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