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星星

2018-02-23 21:16周菁
学前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共情小星星意图

□ 周菁

最近,收到来自新疆昌吉姚老师写的学习故事《闪亮的星星》,我看到姚老师为了能够走进孩子心里所付出的种种努力,非常感动。这样的努力会带来温暖和满足,当然,过程中也会带来纠结和遗憾。

“一早,你从一进大门,就开始不停地叫我,跟我说早上好。我迎上去,给你了一个拥抱,你把头深深地埋在我的怀里,把我抱得更紧了。”孩子知道早上来园要和老师问好。“不停地叫我”表现出孩子的急切、兴奋和喜爱,他是多么想姚老师关注他呀!姚老师看见并积极呼应了孩子的行动、心情和意愿,于是,一个爱意满满的拥抱将孩子和老师连接在了一起。这是多么温暖、满足的一刻呀!

“一见面,你就开始喋喋不休地讲述你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我一边听你说,一边帮你把书包取下来,招呼你去早锻炼。你并没有要停止说话的意思。我说:‘现在是锻炼的时间,你必须去锻炼了。’你有点不开心,但还是去锻炼了。”“喋喋不休”的孩子是多么希望老师能认真听听自己在讲什么,并对自己讲的内容感兴趣。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可以和老师分享自己的生活的,也知道老师会听他说。是的,他的老师的确听了,但同时也知道现在这个时段孩子需要去参加“早锻炼”,作为老师需要帮助孩子完成入园常规。在老师看来,此刻去参加锻炼比分享好玩的事更重要,于是她想让孩子停止分享去锻炼。老师的意愿得到了孩子的呼应,因为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听老师的话,即使自己并不情愿照老师说的去做。这又是多么纠结的一刻呀!

“你排在队伍里,一回头又看见了你的好朋友,一把抓住他,笑眯眯地开始和你的好朋友重复着刚才想说的事情。你的好朋友不耐烦地甩开你。你还是不停地说,并没有顾及到朋友的感受。你的朋友把你推开,大声说:‘老师,他不让我锻炼,光和我说话。’我的眼睛看着你,你脸上的笑容没有了,小声地给我解释道:‘我只是想给他说一下可笑的事情,对不起。’我说:‘现在是锻炼,我们锻炼完再说,好吗?’”

早锻炼时发生的这一幕太寻常了,可能每天都在许多幼儿园里发生。可是,从这个寻常事件中,我们可以学习些什么?通过分析孩子、教师行为背后的“知、情、意”,我试图寻找文中的主人公、“老师”以及“朋友”的不同视角,以及他们各自心中的意图和需要。

我发现,孩子的第一个意图——问候老师,得到了他所渴望的呼应(从身体和情感上都得到了美好的呼应),孩子很满足。可是,孩子的第二个意图,“想要把可笑的事情说给别人听”虽然得到了老师“行动”上的呼应——老师“听”了(不过,不清楚老师是否“听明白”他在说什么了),但似乎没有得到老师的“共情”。这可能是他之所以“喋喋不休”的原因吧。如果从一开始,老师就花2分钟听他讲,共情地听和呼应,是不是就有可能满足了他的心愿,他也可以放心去锻炼了呢?

当孩子不停地跟朋友讲述而被朋友“不耐烦地甩开”时,老师觉得他不太懂得别人的感受。可是,如果站在孩子的视角,他的朋友是不是也没有在那一刻“懂得”他的感受呢?老师是不是也没有足够“读懂”他在那一刻的心思呢?

我的这些分析和思考没有“批评”老师或其他小朋友的意思,只是试图去发现不同人的视角,包括故事里的“你”。我也试图从孩子的视角分析、发现他与周围人和世界的关系,思考他究竟需要的是什么,老师、家长和他的朋友们,当然还有他自己可以做什么。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在幼儿园这片美丽的天空中,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都在闪烁着属于自己的、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独特光芒,希望被看见、被珍视、被呼应。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愿意尝试从多个角度去“观星”,愿意靠近每一颗星星,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共情、联接,并时常觉察我们看见了什么,有什么被视而不见了,那么我们曾以为“不那么闪亮”的星星身上原本的光芒也有可能被发现呢!■

猜你喜欢
共情小星星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一闪一闪小星星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起来看小星星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