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整合运用探究

2018-02-23 20:47:39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开放式品德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中心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目前,我国新课标改革正值深入开展之际,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应当抓住这个机会,探索出适合该课程转变教学方式与思路的良好途径,展现课程设置的重要价值,为培育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高尚道德情操做出贡献。[1]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与《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的价值分析

1.开放式教学模式概述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指尽可能地将课堂中对学生产生约束力的因素降低或者消除,使得教育教学形式能够通过实践性活动来使得学科之间能够形成紧密结合的状态,从而使得学校、社会以及家庭都能够被纳入到整体性的教育体系中,这就是开放式教学理念的体现。将该理念应用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中,是指从这门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创建开放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促使学生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2]

2、《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价值分析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与培养学生高素质和修养水平息息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是弥补了传统教育中的缺陷与不足。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的是学生课本知识的传授,也即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以及劳育等方面的教育,认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其他的并不重要,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中其他非基础性学科的教学都成为了“副科”。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与深入教学则弥补了这一缺陷,让学校教育注意到德育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德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学习方式的兴趣。《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涵盖了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生积极学习该课程的知识,有助于他们了解更多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也为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知识提供了机会,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探索与学习的兴趣。最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品德与社会》以学生良好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公民的社会公德心为中心,展开教学内容与活动,有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为其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好基础,提升公民的整体素质。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1.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材不仅是重要的教学媒介,更是传播知识与文化的载体。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知识,结合开放式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结合,生活实际对于学生来说,总归是熟悉的,教师可以综合开发课程教学内容,以社会生活实际为例,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思品教材为例,教师在课文《爸爸、妈妈抚育我》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突出课文主题。教师给学生安排活动:一是和同桌说说爸爸妈妈陪伴自己的时光,相互讨论自己什么时候喜欢爸爸多一点,什么时候喜欢妈妈多一点;二是要求小学生在课堂中坚持背书包十分钟,然后要求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三是请学生们思考自己的虚岁与周岁的计算方式,为何虚岁总是比周岁大一岁?这三个活动能够让小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抚育自己的艰辛,这既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又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与默默的付出,从而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和点滴行动去报答自己的父母,强化学生的感恩之情,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3]

2.选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也有助于开放式教学模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合适的、多样的教学方式,防止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如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创建教学情境,又如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等等。良好的教学方法总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从而积极地思考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尝试着探索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课文《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既可以以生活实践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人,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认识为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提供各种服务的人。以前者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人手准备一部小型摄像机,或者手机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内,走上街道,去寻找、拍摄身边为大家服务的人群,看看都有哪些人我们提供服务?并要求学生就拍摄过程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照片,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将这些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画面以及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写下来。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假如社会上没有这些为人们提供服务的人了,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如假如没有清洁工会怎样?此时学生可以发挥自由想象能力,说明可能发生的情况。通过这些实际走访活动与交流思考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社会中各种人为自己的生活默默工作、辛苦付出的工作状态,从而对他们产生敬畏、尊重之情,而不是以看不起、不以为意的态度对待他们。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劳动群体的尊重与感恩之情便能够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培养起来。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开放式的思品教学模式中,更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如何才能在课堂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呢?这不仅需要开放的教学手段,更需要教师学会“退居”二线,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这样不仅能够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以课文《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分组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与环节,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教师,我该如何设计这堂课?教师协助学生设计教学方案,给予学生思想的启发。如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就本文而言,可以采取搜集、展示风格各异的社区图片的方式作为导入内容;或者直接制作一个精彩的小视频,向同学们展示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美丽风景,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的注意,有效开启课堂教学模式。当每组的学生都设计好教学方案时,教师再与学生共同评价各自的方案,推选出其中比较有创意的方案,让该组学生承担起教师的职责,进行课文讲解。

4.设计开放式的评价模式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与运用情况,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此为参考,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式,制定更加合理完善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从而促进教学行为的不断深入,实现教与学的紧密结合。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评价教师的教学状况,而且评价的主体也不局限于教师一个群体,而是多个主体,如学生自身、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等。对教与学的评价,师生之间可以采取互评的方式,这样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尤其是对于教师而言,这样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学生的的教学方式。以课文《我家的日常购物》的教学为例,教师不能只以是否完成家庭作业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表现也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内容,甚至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评价学生的“日常购物”行为,引导学生的学会评价哪种购物方式是比较经济合理的消费方式,让学生从小树立一种良好的、健康的消费理念;而学生则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合理有效,哪里需要改进,哪些内容比较精彩等等,学生提出的这些意见都可以成为教师整合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的重要参考,这样民主的教学氛围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性作用。

结语

总之,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于将开放的教学理念、开放的教学模式与开放的评价模式合理利用,并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才有助于提高思品教学效率。

[1]魏海霞.开放式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整合运用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6(1Z):312-312.

[2]刘宝强.开放式教学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00288-00288.

[3]丰胜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思品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8):160-160.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开放式品德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4:49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品德
读者(2015年7期)2015-04-01 12: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