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新工科”,就是除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训练、熏陶、提升综合素质,这也就是所称的“工程师素养”。在“新工科”理念下,人才培养目标是打造学科基础雄厚、工程能力出众和综合素质强的工程人才。对于新时期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体现社会需求,使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培养工程技术能力高与综合实力强的工程科技人才;其次,要反映行业技术前沿,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技术动态;然后,需注重学科交叉,交通运输涉及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管理学、安全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多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基础是交通运输行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最后,要提高工程逻辑思维与综合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当代工程师的基本要求,也是传统与现代工程人才培养的差异之处[1]。
“轨道交通站场”是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特色必修课。2017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理念,对“轨道交通站场”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打造“轨道交通站场”课程链的精品内涵,本课程组面向“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紧密依托校企合作,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教改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组建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满足“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要求,也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轨道交通站场”课程从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需求讲述线路、车站及车场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及相互作用关系,使学生树立轨道交通系统生命周期的全局观念,注重培养学生提前介入规划设计的主动式运营管理能力[2]。课程组教师具有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背景,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岗位需求,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学历进修、国内外访学等多种培养措施,建成一支“站场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一体化”与“交通运输组织学、土木工程学、安全科学、计算机科学相交融”的跨学科、双师型师资队伍,符合“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理念,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依托校企合作,打造以“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三结合”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产、学、教的有机深度融合。“轨道交通站场”课程链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了每一个教学环节,形成了“教室、实验室、生产现场”相结合,“教学与热点时事”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岗位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建成了教室、实验室、生产现场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第一课堂教学平台。在理论教学环节,通过课堂汇报、案例教学和精品课程热点问题互动平台,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在校内实践环节,建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仿真实验室”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技术实验室”,为“交通运输仿真”课内实验和“轨道交通站场”课程设计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外实践环节,依托校企合作,为“轨道交通站场调度指挥实习”提供梅陇、富锦、九亭、剑川等多个车场实习基地,采取一对一企业导师带教的实习模式,并形成实习结束后企业意见反馈的闭环机制,实习效果良好。
2.教学与专业热点及时事动态相结合。“轨道交通站场”是一门既讲究方法技术,又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站场设计方法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此,一方面,课程组建立了丰富的题库并定期在“轨道交通站场”精品课程网站上更新、下达任务、批改与反馈,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课程组在精品课程网站上建立了“专业热点”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以提高学生专业兴趣与综合能力。例如,在上海开行16号线快慢车后,设置“16号线配线设计对快慢车开行方案有什么影响?”“16号线配线设计方案评价与改进方案?”“16号线配线设计与运营之浅见?”等互动议题;针对1周内的轨道运营延误、中断等突发事件,设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配线设计”专题讨论区。
3.注重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相结合。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也是学生充分体现个性、进一步提升能力的场所。“轨道交通站场”课程组注重在第二课堂中继续引导和培养学生。2010年以来,课程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轨道交通站场相关的毕业论文(设计)、各类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取得优异成绩。为进一步适应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企业实际需求,学院于2012年与上海申通地铁轨道交通培训中心联合开展“城轨行车值班员(高级)”高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项目,“轨道交通站场”相关课程内容是其重要培训和考核内容之一。
4.建立“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创新机制。为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轨道交通站场”课程组依托学校本科生导师制,将科研工作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实现了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课程组教师在进行“轨道交通站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又帮助学生端正了工作态度。学校从2014年开始实习本科生导师制,进一步提升了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纵深度。“轨道交通站场”课程团队成员全部担任本科生导师,又都承担了科研任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结合科研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之中。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查阅有关资料,师生共同讨论,根据研究目标选定研究对象,进行数据的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方案设计。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树立科学的观点,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组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唯一重点的教学方式,将部分优秀学生引入到实际问题的研究之中。如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快慢车开行方案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开展16号线配线与客流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设计快慢车最优停站方案、发车间隔等开行方案关键参数。通过参与研究,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车站配线设计与运营之间的互动关系。又如,结合“张江高科培训基地危险源辨识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题,引导学生开展轨道交通站场危险源梳理与辨识,并指导学生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科研反哺教学,为培养学生具备相关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轨道交通站场”课程自教学改革建设以来,已有一届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本科生接受了系统的知识和能力训练,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