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高校的持续推进,各级各类院校的创新举措和效果各有千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各不相同,从农林高校未来发展方向考虑,构建符合学校办学特点和地区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1]。因此,农林高校探索和构建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镶嵌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大体系中,这个体系的构建,需要要素、内在联结和目标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缺一不可。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探索农林高校创新创业体系建设。这个系统的组织组成要素,即创新者、机会、环境和资源。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要素:一是社会大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社会舆论、社会认可;二是学校重视,学校对创新创业的引导支持,校园文化对创新创业的接纳与包容;三是创新的师资队伍;四是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启蒙与行动力。
1.国家强调突出农林院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三部委于2013年联合下发教高〔2013〕9号《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三条要求“研究制定专业实践能力标准,加强农林专业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新建一批涉农涉林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行业、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重点建设500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遴选建设一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这是国家对农林院校的顶层设计,指明了农林院校在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发展方向。“扩大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范围,加大资助力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突显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林专业学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层推进,注重基础,鼓励实践。对于地方农林院校,考虑到生源的具体情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广普式”的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知识等进行通识教育、专业认知与创新理念普及、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使大学生成为具有开创精神的准职业人。第二层次是对在校期间有创业兴趣,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展专项培训,加强分类指导。通过项目教学、专题调研、安全分析和专业类实践,提高学生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提升自己的理性认知和创意能力水平。第三层是对创建之初的创新实体进行专业的针对性指导与孵化。
3.教师带动创新创业,实现自身价值和利益优化。教师是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引领者与实践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必须首先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能创新实践、创业实干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一向不囿于实验室、讲台和论文,他们更希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实体企业和生产联结,创造效益,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农林院校应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走出校门,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丰富教育教学的理念和资源。
4.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探索并规划职业生涯。人才培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只强调对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输入,而忽略了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是一项长期的思想转变和行为引领的过程。学生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对创新有重新的认识和界定,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清楚的认识,创新的意识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生根发芽,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当前,高校可以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孵化和培育,例如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成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机构。
5.明确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校应注重人才的顶层设计,建立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三项联动机制,树立“农林+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学生“就业能敬业,创业有能力,深造有潜力,发展有后劲”的农林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也是专业教育的改革目标。
1.培育特色创业文化,激发学生创业潜质。创新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和态度,在高校营造“敢想敢干、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根据学生意愿,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创新的校园文化发展要由从前的办活动场次的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控制失败因素,降低学生失败风险。
2.依托专业行业特点,构建全程实践体系。围绕培养目标,确立“全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改革构架。强化农林教学实践特点,针对专业特点,依托农林企业联合办学,建立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和新体系,要求实践课特别是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安排到农林生产的第一线,挖掘社会资源,加强校地合作,与企业单位、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人才培养基地,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的机会。通过“企业冠名班”“订单式”培养等形式,加大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等联合培养学生的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为导向,以学生理想就业为目标,制定符合学生识解水平、成长成才规律的多样化实践方案,增加实践类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的分量,扩大学生在企业一线实习实践的规模、延长实习实践时间,着力培养学生的行业认知、专业认同和发展的信心,使学生自愿建立创新精神并主动提升自己操作实践能力[2]。创新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能力,创新实践教学内涵是强调能力培养,要从专业的课堂教学与实地实习中贯穿和体现出来。大学一年级为公共基础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阶段,这个阶段要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完成实验和农林基地参观学习。大学二、三年级为专业课程、科研训练、创业实践训练阶段,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创业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技术创新,不断把创新能力转换成生产力,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先进的专业发展前沿,鼓励学生思考、建立创业实践团队。大学四年级为校企联合培养和校内自主创业阶段,对有意向创新创业的项目进行指导和分类,帮助他们入驻企业、学校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培养和孵化。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该校2017届毕业生创业行业呈多元化分布,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行业和“服务业”;其创业领域与所学专业一致或相关的比例为58.62%。接受调查的毕业生认为对创业帮助最大的在校活动为“社会实践活动”(55.56%)和“顶岗实习、假期实习、课外兼职”(55.56%),其次是“创新创业大赛”(29.63%)。
3.培养创业师资队伍,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就目前的师资情况看,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以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和一线辅导员为主要师资力量,他们有一定的就业指导理论和教育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学生就业实践经验,但对学生专业与市场结合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因而对创新创业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更多更典型的专业发展与实践体会与学生分享。另一方面,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和辅导员还有大量的行政事务,个人精力远不能满足当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先有创新的老师,才能有创新的学生。首先,广泛吸纳专业教师、社会兼职教师、校友、企业人员等,充实到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中来,组成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遴选一批懂专业、爱学生、勤实践的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促进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同时,进一步建立并完善高等农林院校与地方科研院所、当地的涉农涉林企业合作机制,聘请一批懂生产、钻科研、会管理、爱学生的一线专家做兼职教师,加大“双师型”教师建设力度。
4.开放课堂,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当前,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农林院校也普遍削弱了农林专业教育,甚至出现了一些农林院校“去专业化”的倾向,事实上实践基地建设未能与农林经济发展事业同步,同时也迫使一些高校“优化”或者“简化”教学实践环节,出现了“把麦子种到温室、把羊养在实验室”的现象,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减弱。农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采用人物访谈、工作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到一线感受专业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总结他人创业的经验,一方面体味从业者、创业者的辛酸苦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
5.鼓励学生建立实习实践创业的团队。农林院校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都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在学校的实践创新过程中,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团队,分工合作,但是由于农林专业的特点,完成一个阶段的实践或实验需要很长的周期,而且创新还需要考虑经济、法律、管理、营销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团队合作能力。从大一的课堂实习到大四的实习实践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如中国农业大学学生2017年申报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共计303项,北京市级创新项目共计102项,学校超过85%的本科生都参与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学生通过创新项目申请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8项。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共有80名大学生自主创业,212人参与创业。实践证明,团队建设是创新创业过程不可小觑的因素,帮助学生组建团队,是一项重要的培训内容。
综上所述,构建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应明确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各个要素及其目标,实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连接创新创业教育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责任和利益关系,从而让农林专业的学生在广阔的农林天地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