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 西藏山南 856000)
从近几年我区高考汉语文题目类型上看,分为汉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作文三大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在汉语文基础知识的把握及运用能力。对于汉族考生来说,这些题目可能相对简单;对于藏族高考生来讲,却存在一些无法逾越的鸿沟。尤其是在阅读理解及写作丢分较多,这也是我校藏族高考生汉语文平均成绩一直徘徊在100—110分(总分150分)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的提升藏族高考生汉语文成绩方法,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五点,即听、说、读、写、背。听与读是信息的吸取与摄入的过程,而说与写就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是一种输出过程(薛黎云《如何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成绩》)。通过教师以“听、说、读、写、背”为根基创新教学方法,让藏族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汉语基础知识,并积极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固然藏族学生汉语成绩受制于师资、教材、藏语母语及学习氛围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提高学生成绩更为重要。实践中不难发现,对于那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的汉语文教师,他们所在班级藏族学生汉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更加凸显了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必要性。在笔者学校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途径努力为藏族民族学生营造良好的汉语文实践环境。
1.基础知识重点练习。词句作为汉语文的基础,也是藏族学生高考面对的基本题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重点抓好词句练习,把握字音、词义,牢牢掌握高考汉语文的第一道门槛。比如将易错字音、字形集结成册,让学生在课堂、课下随机记忆;将易混淆词组带入日常情境,进行对比教学或自己造句;学生之间互动式提问,相互监督学习等。通过日常训练,强化了藏族学生汉语词句辨析能力。
2.情景教学强化语感。应用语言学家弗顿斯认为:语境是人们生活中的经验,不是一般的零碎的经验,而是完整的生活经历,或者说人们的生活模式,任何语言都不能与使用语言的人的完整生活经历分割开来。课堂上,老师通过创设汉语言情景,开展情景教学等方式,积极鼓励藏族学生用汉语作自我介绍,用汉语讲故事,用汉语进行演讲比赛、论辩比赛等生动活泼的汉语说话实践活动;组织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听说结对”,来纠正少数民族学生平时说汉语时语音不准、语序不当、书面语夹杂等口语错误;组织课堂经典电影展映,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提高学生问答、学习的吸引力。通过这些方式,鼓励藏族学生勇于犯错、认真改错,重点强化藏族学生汉语语感,形成良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广泛阅读感知汉语魅力。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积极引导学生兴趣的最有力手段。一方面,通过课前学生自读,找出问题点;课时老师范读,解答知识点;课外经典阅读推荐,寻找疑难点,有效解决藏族学生阅读障碍。如组织学生建立阅读兴趣小组,由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集体朗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丰富词汇和语言知识,要求他们处理好停顿、重音、语调和速度等小技巧,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明白如何把话讲得清晰、正确,用语贴切、得体。同时结合音乐、视频或图片,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感知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引发学生共鸣,增强课内阅读的趣味性,避免传统教学的枯燥、单调。另一方面,增加经典课外读物推荐,让学生在课外摄取一定的经典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和心得感悟,在课堂上分享给每个位同学,了解汉语魅力。通过广泛涉猎,进一步培养藏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分辨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异,积累大量名言警句、优美诗词等写作素材,从而使高考语文写作变得有的放矢。
4.综合运用熟能生巧。吕叔湘先生曾说:学生应该把念过讲过的东西记住,这是不成问题的,但我们不仅要求他们记住,还要求他能运用,能动脑筋,他能动脑筋,就是我们大功告成了,如果记住而不能运用,仍然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汉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背”归根结底要转化为运用。学生在掌握字音、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广泛阅读形成语感,最后以写作的形式集中呈现在老师面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多动脑、勤练习,通过指导藏族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组词成句、连句成篇的练习,将所掌握基础知识运用到写作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培养汉语表达运用能力。如老师在布置作文时,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处处留心身边所见、所闻,以自身所学将切身感受真实的记录下来,通过反复的练习提升写作水平;同时也可以成立互助小组,鼓励学生两两一组互相修改各自作文,并把自己的批准和怀疑写在旁边,让他们在互相修改练习中,取长补短,检验知识结构,更加牢固、灵活地掌握汉语知识,攻克写作难关。
综上所述,围绕我区高考字音、字形、词语感情色彩、词义解析、阅读理解及作文等基础题型,汉语文教师应做好藏族学生基础知识巩固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情景教学、拓展阅读并注重综合运用,从而为提升藏族高中生汉语文水平,应对高考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