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前环境下的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之探究

2018-02-23 10:32
新闻传播 2018年17期
关键词:纸质科技期刊期刊

(佳木斯大学学报 黑龙江 154007)

科技期刊是针对某一学术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术性的自然科学类刊物,公开发表的科技期刊,在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科普知识的应用推广、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可提供有益助力。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及互联网,使科技期刊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科技期刊应在办刊中积极探索新思路、新理念,采用多种出版方式提高办刊水平与效率,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探索,拓展刊载内容的时空性,提升期刊内容的专业水平,实现专业化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期刊目前的出版状况

目前,科技期刊采取的出版模式大部分是传统的纸制出版+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数字出版,具体来说就是在传统的纸质刊物出版过程中,在投稿、约稿、审稿、组稿、制版、印刷等环节中,大量使用数字技术,提高了出版效率和出版质量。另外,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了许多数字出版媒体或数字出版与发布平台,科技期刊在这些平台上发布电子期刊或上传期刊的电子文档,出现了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并存的现象,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的出版应该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在纸质期刊的出版、发行过程中完善期刊的总体水平,提高出版质量和出版效率,在数字化电子刊物出版及信息发布平台上狠下功夫,实现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二、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

(一)转变思维模式

出版单位的领导及各部门工作人员,要从传统出版和经营模式中走出来,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完成纸质的出版及发行工作,在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与传播中努力创新,做好电子刊物的出版及发行工作。不要认为把纸质出版挂在互联网或手机平台上,就完成了电子刊物的出版,这只是完成了数字化出版的一小部分工作,要在网络平台建设、信息的传播与更新、深层次营销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上多做文章,以达到宣传效果与效益规模的最佳结合。

(二) 注重全方位、多角度人才的培养

树立以人才为本的理念,这是科技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专业编辑的培养尤为重要。编辑是期刊的主要生产者、管理者,编辑的专业水准是对刊载内容的实际操控能力及影响期刊出版发行质量的主要因素。编辑人才的培养要做到走出去、请进来,除注重掌握知识结构的多维性和知识容量的丰富性以外,还应侧重在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上的塑造,在敬业中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创新中实现编辑的价值。[1]

1.主观意识的培养

要从培养期刊编辑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营销意识等方面入手,做到以出版单位为家,以提高出版物质量为己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保证期刊的政治性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要加强工作规范流程,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办刊宗旨为指导,规范操作。市场竞争激烈,更需要期刊编辑树立品牌意识,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维护期刊在社会公众中的良好品牌形象。市场判断与营销能力是提升期刊竞争力的必备条件,编辑要掌握用户的需求、确立准确的刊物定位,通过多种途径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加大刊物宣传、开拓市场。编辑只有在主观意识上明确自己是期刊经营活动的主体,在期刊出版的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明了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才能更好地促进期刊事业的发展。

2.编辑职能的培养

在计算机、互联网、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编辑的职能正在向全能型发展,要求编辑不仅具备较高的学历与较高的专业水准、熟悉学科发展,还要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图、文、表数据的处理,掌握信息查询、网站维护、多媒体应用与加工等数字化新技术及新型数字传播理念与应用,成为专业学术出版业的全能型编辑。[2]要加大期刊编辑人员的后继学习及培训,引导编辑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积累自身的文化底蕴,跨领域地掌握知识,加强对新型数字传播方式的认知,快速掌握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以适应数字化时代期刊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提高科技期刊的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数字时代,编辑的身份已从传统出版模式下的内容提供者,转变为数字化出版时代下的信息资源服务者,已经有科技期刊的编辑利用期刊网站的互动平台引导读者进行深入阅读,充分利用科技期刊内容和数据库资源的优势对互动内容进行加工、挖掘、整合,创造出新的特色资源和个性化的增值服务,[3]为相关领域或相关读者提供专业的数字产品的服务。

3.工作方式的培养

网络办公软件技术的成熟,使编辑工作完全转变成电子文档的编辑、加工、整理,及网上文件传送、信息反馈与交流。传统出版方式下的选题、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等各环节相对独立,而在数字出版环境下,传统编辑各环节间的界限已渐渐淡化[4],已基本实现编、排、校一体化,在编辑过程一体化中,通过调动作者的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作者的校对也融入到稿件的编辑过程,既降低了稿件的差错率,也使稿件的出版周期缩短。而在数字化出版编辑平台上,稿件的采编方式是数字化管理,在提高了编辑效率的同时[4],使编辑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专业的发展。全流程数字化出版编辑业务的应用,在发布时间早于纸质刊物期刊的同时,其内容也马上转化为数字资源,实现了一次编辑、多次发布应用,缩短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

4.互联网环境下编辑人才的培养

伴随着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传统编辑人才培养机制面临危机,针对编辑专业教育与行业实践相脱离的现状,首先应该加强网络化思维,适应传播媒体融合的新环境,突破纸质载体的束缚,综合运用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挖掘,实现编辑内容与载体的统一,具备跨界融合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其次是对互联网环境下编辑工作的再认知与应用,尽量学习第二专业,引入行业专家的指导,对数据库、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等相关技术原理加以理解与认知,尽快适应与不同技术岗位人员的沟通协作工作环境,成为具有创新特色的编辑人才,为国内出版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三)把科技创新放在首要位置

编辑要有依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科学的分析与加工,提出独到的见解,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一个优秀的专业编辑能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增强专业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在实践中贯彻创新意识,用期刊独特的个性、视角吸引读者,不断地创新性加工稿件,开拓新选题,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助力,这也是提升出版单位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要求出版单位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数字出版技术,凭借互联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出版效率,打破传统的出版模式,增设网络设置等工作机构,合理分工,互相融合,从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工作分工、工作方法、出版工具、出版方式及途径、出版平台等方面入手,确保现有的出版体制适应时代的需要。要依据自身特点及实际需要,自建或加盟互联网平台,定位目标读者群,发挥已有的品牌效应或自创品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市场推广。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加快出版周期,向即时出版发展,加大与读者、作者、社会人员的互动,收集各种信息,完善自我。

结语

科技期刊必须重视思维模式的转变,通过对编辑主观意识的培养,改变工作方式、强化工作职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完成数字化出版建设,完成采编数字系统化、电子发行规范化、互联网+多样化的战略体系构建,加强管理与经营的创新机制,以达到出版生产规模化、集成化、集团化、全球化,实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纸质科技期刊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