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河南 461000)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着眼于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各个领域间的合作关系,是新时期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为我国的经济与科技走出去搭建桥梁,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河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重要省份,于2015年11月制定出台了《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将人文交流合作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重点任务之一[1]。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基础,是宣传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带一路”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不仅让中原文化与沿线国家与地区之间进行更为广泛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让世界开始更加深入地认识河南、了解河南。根植于中原文化进行全力打造一系列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是提高中原文化在沿线国家与地区知名度的有效途径,更是宣传中原文化的闪亮窗口。
近年来,河南省对中原文化的现有资源和既有品牌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创新、开发与利用,凝练出了一批具有显著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例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活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实景剧目、《梨园春》等影视栏目,《大河报》等传媒品牌。这些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在传播中原文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传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传播的领域较为分散、缺少系统性;传播的方法较为传统、缺少创新性;传播的渠道较为单一、缺少广泛性等。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有效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根据目前的情况而言,河南省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整合还缺乏一套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等特点的传播系统,缺乏一套具备统一标识、不同模块的文化品牌体系,缺乏一套符合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实际的传播方案。
全媒体是各种传播媒介在数字媒介技术平台下进行融合而出现的概念。全媒体通过全方位的传播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将声响、影像、网络、电讯等进行有效整合呈现出来的主流媒体技术。全媒体传播具有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空间虚拟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等特点。在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传播过程中,在国内更多的是通过官方主流传统媒体的介绍与推广,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还不够广泛和深入,虽然有些官方媒体注重利用新媒体平台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进行传播,但却显示出较强的地域性特点,传播的范围不够广泛。在国外的传播,除了在定期的政府间的合作组织会议、合作论坛期间,借助一些有特色的中原文化品牌通过官方媒体对河南的文化进行宣传外,大众利用新媒体进行的自发性的传播非常少,影响的范围较小,传播效果不佳。因此而言,河南省在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媒体平台。
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为了加快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并且还要保证较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深入实践“文化品牌战略”。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拥有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原文化品牌,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品牌,还包括:文化旅游品牌——洛阳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文化实景剧目品牌——《大宋·东京梦华》;文化影视品牌——《武林风》、《华豫之门》;民间艺术品牌——淮阳的杂技、宝丰的马街书会;文化村镇品牌——民权的画虎村、朱仙镇的版画村等。这些品牌除了少林寺等在国外有较高知名度外,其他品牌的影响力还仅限于国内。并且这些文化品牌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缺乏持续完善的传播平台,缺乏创新型的宣传模式、缺乏多路径的传播渠道等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原文化品牌没有做好与国外市场的良好对接,导致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足。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讲好河南故事,全新打造“老家河南”的形象,应深度挖掘中原特色文化内涵,创新性地开发与整合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研发出一套具备鲜明中原特色、具有系列化、分层次、模块式的文化品牌传播体系。需要出台统一的传播方案,形成统一的中原特色文化品牌标识。同时,细化传播内容,根据沿线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基础调查工作,根据传播对象的不同,做好传播内容的本土化设计,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传播内容进行精加工,对传播方式进行细打磨。做到传播的主体内容不变,传播的方式入乡随俗,进而有效提高传播效果,以此扩大中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以媒介融合为特点的全媒体时代,应当积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全媒体“一次采编,多媒介变法,多介质推送”[2]的优势,为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传播提供全方位的传播渠道。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注重拟态环境的设置,加强官方引导,采用统一标识的文化品牌传播符号,对传播内容进行深加工,对传播形式推陈出新,加大官方媒体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大在国内外新媒体平台的投放,例如:国内的微信、微博、新闻类APP、视频网站等,国外的YOU TUBE、TWITTER、LINE等。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针对不同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关注度,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传播形式进行分类包装,对受众进行分类推送,通过塑造强势特色文化品牌,开辟传播新途径,提升传播效果。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高度融合,打造全媒体全方位的传播平台,加大对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度。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除了要积极学习省外以及国外优秀的文化资源配置经验,并且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间个体资本向中原特色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发挥省内各地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内涵,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有效结合,打造具有显著区域特色、文化主题突出、国际化风格的文化产业基地或者文化产业园区。同时,通过不同的媒介,加大国内外宣传力度,扩大在受众间的传播影响力,最终形成“官、商、民”共同参与,全方位打造“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原特色文化品牌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载体[3]。
充分发挥好政府、企业与个人在传播中原特色文化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借助政府间的官方合作组织会议、合作论坛、缔结中外友好城市等,做好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宣传工作。其次,还应充分发挥好中外合作企业和民间文化推广组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由政府牵头,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举办各类国际性的文化博览会以及文化产品交易会,举办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影视节、出版物的展销活动,打造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等。再次,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努力获得享誉中外的河南名人以及致力于老家河南发展的华人华侨的支持,用自己的言行为中原特色文化品牌在不同的中外交流文化活动中进行宣传,逐步拓宽中外文化交流领域,推动中原特色文化品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传播与深度融合。
积极鼓励河南省内高校以及中小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之间开展教育领域内的交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国家汉办,积极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学校联合创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充分利用该平台积极传播中原特色文化品牌。鼓励河南人走向世界,通过留学、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渠道,将优秀的中原特色文化带出去。当然,不仅让河南人“走出去”,也要把外国人“引进来”,通过孔子学院奖学金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来河南学习,不仅学习汉语及其他专业知识,还可学习具有河南特色的武术、太极拳、中医等等。当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注重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人才的客观要求。
文化产业作为宣传中原特色文化品牌的主力军,鼓励组建各级各类文化类组织与投资公司,并积极创作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产品,投身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根据市场需要,出版、引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学术著作、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产品等,并将最能代表中原特色文化的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等翻译为当地文字,精准地传播至“一带一路”沿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时,讲好河南与“一带一路”的故事,精心编排,将中原特色文化品牌进行隐形植入,站在国际化视野下,向世界展示河南新的形象。
“一带一路”为中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中原特色文化品牌面向世界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世界对河南的了解更加深入,这为河南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文化先行,加速与区域内各国的深度合作,通过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协调互动,河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合作往来,为实现中部崛起,提升河南国际影响力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