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播音主持语言创作“说话”的实质
——浅谈“播音腔”的含义

2018-02-23 07:4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3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众稿件

韦 伟

提到“播音腔”,常常使人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其实“播音腔”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说话方式,也是说话技巧,它是经过了几代播音人反复的总结与经验的积累,创造出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把握好“播音腔”的使用方法对播音创作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1 “播音腔”的起源

传统播音腔的发展与形成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才成为如今具有播音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播音腔具有字正腔圆、厚重庄严的感觉,这是经过老一辈优秀播音员在稿件中反复思考而创作出来的,认认真真工作了数十载才形成了正宗的播音腔。所有早期作品的播报形式都延续了播音腔的传统表达形式,时至今日的《新闻联播》节目也延续了播音腔的传统。而近些年,随着播音腔的不断发展,许多播音主持也对播音腔展开了再度创新。

播音腔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区别与日常谈话等语言腔调,具有独特的播音方式,是电视广播等独有的说话方式。1978年的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中对播音方向的要求指出:广播电视新闻的播出全部由播音员来完成,播音员必须具备优良传统,除发布政令、重要政策等需要语调庄重外,一般播报应像朋友之间谈话。因此,传统播音员已经在播音工作上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也着重突出了播音的重要地位[1]。播音腔的历史发展有大量的参考文献。

2 对“播音腔”的质疑

随着播音腔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新的声音,而传统播音腔也随之受到了质疑,遭到业内外人士的排挤。时代的进步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老一代播音主持人渐渐淡出人们视线,而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广播电视行业在选拔人才时渐渐向音质与外貌靠拢,忽略了优质的嗓音与扎实的播音功底。播音人员缺乏真情实感,拒人于千里之外,致使播音腔受到了严重的扭曲。传统的播音腔不再受到欢迎,甚至受到质疑,转而出现“保险调”“平直调”等语言形态,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播音腔产生了排斥感。

3 “播音腔”的真正含义

3.1 播音腔的双重含义

播音腔在播音理论著作中并没有具体阐明,《中国播音学》中仅把播音腔概括为“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播音腔不再是传统的字正腔圆的播报方式。由于广播电视具有娱乐色彩以及报道等具有客观性,都为播音腔增添了浓重的色彩,符合大众的心理趋势。因此,现在的播音主持更倾向于活泼、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化特色也备受人们喜爱。然而,盲目地改变播音腔使播音主持偏离了说话的本质,单纯读稿件的现象层出不穷,加之人们对于播音腔的理解受到播音资料与影像的影响,常常将其与机械地念诵稿件混淆,进而被人们所排斥。实际,播音腔有双层含义:一种含义是积极层面上的,指广播电视的播音员通过专业的训练与学习,通过具有语言特色的表达方式进行播报主持工作,在传统的播音方式基础上进行改革,创作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播音风格;另一种含义是消极层面的,指广播电视固有的机械播音方式,常被人们理解为高高在上、装腔作势,这也是播音腔受到业内外人士所排斥的原因。

3.2 播音腔与广播电视语言特点的关系

广播电视语言是面向大众的媒体语言,其影响广泛且具有感染力。播音主持人受到环境与对象的影响,其表达方式也随之改变,由于面对的对象不尽相同,播音主持人在语言创作和播音方式方面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不再以说话作为根本,也就出现了大众所感受到的贬义播音腔。广播电视的播音具有“二次创作”的特点,其播音方式必须根据稿件的体裁与内容来决定,需要做到与稿件和谐统一。根据传统播音腔的基本语言特色,将不同的稿件采用适当的节奏、声调进行渲染,这样既保持了传统播音主持说话的本质,也符合大众的心理趋势,自然但不失庄重,与受众者保持了平等的关系。例如,中央七台的农业节目,虽然也是说话类节目,但是由于受众与稿件内容的关系,其在播音时语调较为欢快,犹如两个知心朋友在互相传授农业养殖等经验一般。

3.3 回归最原始的状态及播音主持的本质

广播电视语言具有灵活的本质,若仅照本宣读将失去其原有的色彩,这将直接影响大众对广播电视的体验,也影响广播电视的发展前途。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人员由于所接触的环境与对象不同,在表达语调样态等方面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其所表达的思想也有所不同。对于播音主持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即在现实生活中,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形态需要根据现实的话语样式来表达,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又要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传播形态。也就是说,如果播音主持人员所创作的作品缺乏情感、缺乏现实生活的经验积累,给人一部高高在上且具有距离感的作品时,那么一定是不会受到大众喜爱的。因此,播音主持人员在掌握了发声吐字的技巧后,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在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下形成自己的播音方式。要遵循朴实、忠诚的原则,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采取讲话或谈话的方式,才能受到听众喜爱,也就回归了最原始的状态及播音主持的本质——说话。

《新闻联播》节目一直秉承着传统播音腔的播音方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主持人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进来,每当播放感动中国优秀候选人时会发现,主持人的语调会放慢、感情深重,仿佛在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谈话一般,但其中又不失儒雅与庄严。而《新闻直播间》节目的播音方式较《新闻联播》更生活化,更口语化。也就是说,随时时代的发展,播音腔必须与时俱进,在传统基础上科学创新。

3.4 播音创作要回归生活

艺术来源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样,播音主持作为艺术表达形式也符合这样的哲学道理。语言是线性的,也就决定了播音语言必须口语化、生活化[2]。而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要求其内容明确、富有真情实感,播音语言同样需要具有这种特点,在内容明确、富有真情实感的基础上还要直入深意、语言简短精炼。只有真正理解了稿件的内容,才能用文字对稿件所含有的情感和意义进行加工,转化为播音语言传授给大众。在播音创作时,基于重音、停连、节奏语气等变化,所表达的语言便不会受到大众质疑,也不会出现固定腔调的现象。

3.5 正视播音腔

老一辈播音主持人员对播音艺术是这样理解的:“写的稿子和讲话需要不是为了大会而准备的,越是简单、平近易人,好像两个亲近的人在互相聊天越好”。在播音创作时,既要回归自然,使播音方式生活化、大众化、让听众能够听懂,也要遵从传统播音腔的要求。播音腔是经过具有专业播音素质的老师们经过历史的考证所积累出来的艺术,是播音历史发展的结晶,在时代的发展下,业内外人士可以辩证地剖析但不能否定它。

4 结语

播音主持的本质便是说话,而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即“播音腔”。随着时代的发展,播音方式逐渐被改变。但播音腔的本质永远被大众认可,是不能被否定的。其本质都是在传达与表述,播音人员只有用心去说话和表达,回归生活与自然才是播音腔所蕴含的真正含义。

[1]张宇楠,王韦皓.探析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法之播音发声教学训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1):91-92.

[2]尹瑞卿.播音主持语言创作“说话”的实质[J].西部广播电视,2014(10):95.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大众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