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特军
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复杂,多与遗传、饮食、运动等有关,而肠道菌群紊乱更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1]。文献报道,T2DM患者多具有肠道菌群失调现象,而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不仅可加重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等,还可通过一系列调控作用增加T2DM心脑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致残、致死率[2]。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通透性、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和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等作用,可对T2DM发挥预防和改善作用[3]。目前临床有关益生菌辅治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的报道鲜见,本文探析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及改善肠道菌群、代谢紊乱效果,旨在为疾病改善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124例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纳入标准:T2DM诊断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4],具食后饱胀、厌食、胀气、腹痛、便秘或腹泻等胃肠功能症状,病程>6个月,近3个月内反复发作,临床诊断符合《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疾病诊断标准》[5],确诊为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者;糖尿病病程≥3年者;无其他疾病所致胃肠功能紊乱者;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者;糖尿病合并其他急性、慢性并发症者;合并其他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者;合并心、脑、肝、肾、胆、胰腺等器官性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精神类、免疫类、内分泌类等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中途退出者。124例患者入院后编号,遵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益生菌组(n=62)和对照组(n=62)。益生菌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41~62岁,平均(48.23±8.61)岁。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42~59岁,平均(47.61±7.2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控制血糖(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调整饮食、健康运动等基础治疗;在服用胃肠功能治疗药物前1周停服口服降糖药、其他影响胃肠动力和益生菌的药物,控制血糖改用胰岛素30R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0.1g)0.1g/次,餐后服用3次/d,严重腹泻患者适当给予胃肠解痉药物治疗;益生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0.21g)0.42g/次,口服3次/d。两组均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肠道菌群:分别于治疗前后,无菌操作下取患者新鲜粪便0.5g,使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浓度10-9,各自取0.5ml采用梯度稀释法稀释至10-1、10-3、10-5、10-7、10-9五个浓度,接种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肠杆菌、肠球菌对应选择性培养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经抽气换气培养法培养48h,酵母菌经30℃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h,肠杆菌、肠球菌经35℃恒温培养箱培养24h;后经涂布法接种,计算菌落对数值(lgCFU/g)。(2)胃肠压力情况:于治疗前后采用多道胃肠压力测定系统(美国Medtronic公司,polygram 98型)检测患者排便压力、静息压力、直肠感觉阈值、最大自主性收缩压。(3)胃肠功能:于治疗前后,采用胃肠功能紊乱与衰竭(GIDF)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该评分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鸣音情况按1~4分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胃肠功能越差。(4)血生化指标: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D乳酸(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内毒素(动态浊度法)和白细胞介素-6(IL-6)(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平。(5)代谢紊乱改善情况: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检测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包含空腹血糖(FPG)(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和餐后2h血糖(2h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脂代谢包括胆固醇(TC)(比色法检测)、甘油三酯(TG)(比色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直接清除法检测)水平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HOMA-IR)(HOMA-IR=FPG×FINS/22.5)。(6)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比较[lgCFU/g,(x±s)]
2.2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压力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压力水平变化比较(x±s)
2.3 两组治疗前后GIDF评分、D-乳酸、内毒素和IL-6水平的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GIDF评分、D-乳酸、内毒素和IL-6水平的变化比较(x±s)
2.4 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水平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水平比较[mmol/L,(x±s)]
2.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益生菌组发生口内麻木1例,困倦1例,总不良反应率3.23%,对照组发生过敏皮疹1例,总不良反应率1.61%,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342,P>0.05)。
本资料中,治疗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比例上升,肠杆菌、肠球菌明显下降,胃肠压力指标改善,说明马来酸曲美布汀可促进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恢复和改善胃肠动力,而益生菌组改善更明显,说明加用培菲康提升恢复肠道微生态、改善胃肠压力效果。肠道菌群与人体营养、物质代谢息息相关,可通过提供人体不具备生化代谢途径和相关酶,发挥增强宿主免疫、生物拮抗、营养代谢等功能,而一旦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可引发机体代谢紊乱,引发一系列联级恶化反应。马来酸曲美布汀是改善机体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的调节剂,可经Ca2+、K+通道调节肠道平滑肌兴奋性,改善胃肠动力;此外,其也可通过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发挥调节胃肠功能作用。培菲康属于口服活菌制剂,其内包含分嗜酸乳杆菌、长型双歧杆菌和粪肠球菌三种益生菌,可通过释放乳酸、合成机体所需维生素、产生抑菌物质等过程发挥抗病原菌感染、清除血液内毒素、调节肠道微生态、刺激肠道蠕动等作用。此外,培菲康经口服后,可直接粘附于肠道,形成生物保护膜,重建肠道微生态屏障和拮抗致病菌粘附定植生长,进而发挥改善胃肠症状、促进胃肠动力功效[6]。故益生菌组肠道菌群紊乱恢复、胃肠压力和GIDF评分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D-乳酸是肠道固有细菌发酵代谢产物,指示肠道通透性变化;内毒素是致病菌代谢产物,可加剧肠道毒性反应和慢性炎症反应,促进血清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增高。本资料中,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血D-乳酸、内毒素和IL-6水平增高现象,提示T2DM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致病菌比例增高和慢性炎症反应加剧。而经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后,其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益生菌组改善更加显著,说明培菲康可促进肠道屏障功能恢复,促进微生态平衡和降低机体慢性炎症反应。分析两组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发现,益生菌组改善更为明显,说明培菲康可通过改善患者肠道功能,进而恢复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情况,改善糖尿病症状。
综上所述,益生菌辅助治疗T2DM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肠道菌群紊乱、缓解胃肠压力、提升胃肠功能、降低血液D-乳酸、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提升疗效,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