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速 费代良 张伟忠⋆
作者单位:316000 浙江大学舟山医院
随着放射影像、免疫组化、内镜技术、手术技巧等的发展,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其是一种起源于消化道间质细胞Cajal细胞的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典型分化肿瘤,与原癌基因c-kit、PDGFRα突变密切相关,免疫组化中常以CD117、CD34等标记物阳性为代表。目前治疗上,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内镜辅助下切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TKIs)等药物的使用为辅。本文从GISTs的病理特点、外科手术治疗、内镜辅助诊疗、药物化疗等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GISTs为胃肠道中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有研究提示约占全部胃肠道肿瘤的1%~3%,其发病率为1.4~1.96/100000[1]。发病人群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平均63岁,大多数年龄50~80岁[2]。大多数的GISTs都是无家族聚集情况的散发病例,其中约有5%与遗传基因的突变相关,比如I型神经性纤维瘤病和Carney-Stratakis综合征。GISTs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胃和小肠最多见,在消化道内,GISTs通常位于胃(51%)、小肠(36%)、直-乙交接处(12%)、食道(≤1%)[3],还可以发生于胃肠外部位如大网膜、小肠结肠系膜、后腹膜等处。在罕见的情况下,GIST可以表现为手臂或腹壁等部位的外周性软组织肿瘤的转移瘤[4]。
GISTs被认为起源于Cajal的间质细胞或其前体干细胞,仅依靠光学显微镜难以分辨出与其他间充质肿瘤的差别,免疫组化的应用对于GISTs的分辨至关重要。细胞形态分为梭形细胞型(70%)、上皮样细胞(20%)和混合型细胞类型(10%)。梭形细胞类型可能有更好的整体预后[5]。大多数的GISTs都与原癌基因cKit(CD117)和/或PDGFRA(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有关。DOG1是一种新发现的胃肠道间质肿瘤免疫组化标志物,可以区分其他CD117染色阳性的细胞基质来源肿瘤。大约有10%的成人GISTs在c-kit或PDGFRα中缺乏突变,这种突变可能造成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敏感[6-7]。
GISTs的生物学行为较复杂,经常有肿瘤切除后数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表现,故所有GISTs都有潜在恶性倾向。但不同的肿瘤特性表达出不同的生物学行为,遂应将其区分为危险程度低或高的肿瘤[8]。临床表现主要依赖于肿瘤大小和位置。常见的表现症状有胃肠出血(43%)、腹腔肿块(37%)和腹痛(21%),约有10%~25%的患者会有转移性疾病[9]。体积较大的GISTs可能会伴随出现恶心、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但大多数小的GISTs(<3cm)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可能在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或手术中发现。影响预后的肿瘤相关因素包括大小、有丝分裂指数和位置。最新UICC危险分级依据根据肿瘤大小和核分裂像数(/50HPF)[10],见表1。肿瘤破裂最近被认为是影响肿瘤生存的独立因素[11]。
表1 UICC GISTs TNM分期方案
4.1 内镜及超声内镜的应用 (1)内镜下的诊断:在内镜下,尤其对于体积较小GISTs,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超声内镜(EUS)在对GISTs的诊断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显示出GISTs瘤体周正常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一个“过渡区”(即正常的胃壁向病灶转移的区域)。Holmebakk等[12]发现,结合肿瘤的大小、外边界的规则程度、病灶回声形态等与肿瘤的恶性程度间有独立的相关性(P<0.05);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都符合时,敏感性在80%~100%。Jeon等[13]发现,高风险GISTs的最佳预测因子是内镜和EUS特征的结合,其特征包括肿瘤直径>3cm、不规则边界、黏膜溃疡和非椭圆形的肿瘤形态。EUS对比剂的引入能使肿瘤的鉴别更加直观,能更精确地识别并检测恶性肿瘤。通过观察肿瘤的灌注特性,可以确认和增强回声波之间的相互联系。其中在日本的一项研究中,使用超声对比剂后可以评估癌肿内瘤血管,对恶性肿瘤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63%和83%。在EUS及造影剂的引入后,预测GISTs的良恶性判定精度大为提高,但组织活检及病理学检测仍是评定癌肿良恶性的金标准。但在标准的黏膜活检中可能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组织标本。为提高组织活检的检出率,有学者已经尝试了“堆叠”活检(biton-bite)技术,但诊断率仍然较低。为了提高组织阳性检出率,可于内镜下于黏膜和黏膜下切开再进行活检、EUS指导的细针穿刺抽吸(FNA)等。但此项技术在肿瘤过于细小(<2cm)的情况下,由于病变组织的移动,常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标本,有待于内镜技术的进步再进一步探讨。(2)内镜下的治疗:内镜切除GISTs,尤其是胃间质瘤,有两个主要优点:病变的精确定位和残胃的保存。但内镜下获得明确的R0切除和通过食道-口腔移除肿瘤是此项技术的难点,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腹膜炎、腹腔出血,癌肿的播散转移等,现此技术主要适用于<3cm的GISTs。内镜下治疗方法如下: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STER)[14]:STER具体是指在距离肿瘤一定距离的地方,经胃黏膜下注射后,经黏膜切口进入黏膜下空间,在肿瘤中形成一个隧道,然后在黏膜下的空间内进行解剖、分离和切除肿瘤。肿瘤通过隧道取出,黏膜切口以夹子闭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允许切除黏膜下肿瘤,同时保留胃壁。内镜下全层切除术:肿瘤旁胃壁的全层切除,造成医源性穿孔,再在内镜下行内镜下缝合、直接应用夹子夹闭或德国OVESCO的FTRD系统对创面进行关闭。最近关于内镜下全层切除的回顾性研究报告显示,参与手术的23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两名患者发生局部腹膜炎,经保守治疗后解决[15]。但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疗效评价还需要大样本及远期随访研究。
4.2 外科手术干预 应用外科手术干预手段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GISTs最佳的方案。手术切除应该彻底,并应该尽量保持瘤体的完整性以防止复发。手术的要点是仅需要获得阴性的切缘,此切缘距离肿瘤边缘应>2cm即可,与肿瘤是否表现出恶性行为或术中病理证实的良恶性无关。胃间质瘤可行局部楔形切除、胃大部切除等方式;小肠间质瘤切缘应距离肿块>10cm,并切除相应肠系膜及淋巴结。GISTs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通常不做淋巴结清扫。术后间质瘤复发转移可能性较高,若出现转移复发,应结合相关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改善预后情况。内镜辅助腹腔镜切除术(EARL)和腹腔镜下内镜切除术(CLER)有文献报道,但还需大样本支持进一步探讨。
有研究提示术后完整切除肿瘤并达到R0切除的患者,在术后第一个5年内,约有40%的患者会复发[16],说明术后化疗的重要性。自2002年开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被确认为不能手术或转移性GISTs的一线治疗的首选药物,为GISTs患者提供了更广的选择空间及治疗手段。在过去的15年里,已经批准了三种药物(伊马替尼、苏尼替尼和瑞戈非尼)来治疗晚期的GISTs,显著提高了存活率。然而,几乎所有转移性GISTs的患者都会对这些疗法产生抗药性。
GISTs患者发生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已知机制可概括为RTKs信号通路相关机制和RTKs信号通路以外的机制。前者主要包括c-KIT/PDGFRA基因的二次突变、KIT/PDGFRA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蛋白的扩增和其他RTKs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替代性激活;后者主要包括多种因素介导的血浆伊马替尼本底浓度不足和P-gp、h-OCT1等介导的伊马替尼细胞内浓度不足。其中,“二次突变”学说是目前伊马替尼继发性耐药机制的主流学说,也可能和基因扩增、其他代替性信号通路的活化相关。基因突变检测表明,c-kit基因突变率为75%~80%,常见的有3-21碱基对不等的丢失和点突变,偶尔插入性突变,且不同的外显子突变发生率不同,以胞膜区外显子11突变率最高,外显子9次之,而外显子13、17的突变相对少见。外显子11的突变常见于胃,小肠次之;外显子9的突变则多位于小肠。根据相关文献可推论外显子11,尤其是557-569位点的缺失与GISTs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PDGFR-α基因,尤其是外显子18D842V的突变,常见于胃间质瘤。正因为存在上述基因突变的存在,在治疗GISTs上,产生了相对复杂的治疗方案与理念。
在NCCN与ESMO指南推荐中,伊马替尼的标准剂量为400mg/d,对于KIT外显子9突变的GISTs给予800mg/d[17]。常见的耐药发生在PDGFRα的突变,尤其是在KIT或PDGFRα外显子18上D842V的缺失或突变。对TKIs最常见的抵抗机制是克隆进化,导致治疗失败和疾病的进展。最常见的二次突变发生在KIT蛋白的两个区域:ATP-binding pocket(由外显子13和14编码)和激酶激活回路(由外显子17和18编码)。
尽管伊马替尼对GISTs疗效确切,但对于辅助治疗的时限仍有较多的争议,并对化疗药物的远期效果进行了评估。在GISTs晚期化疗的研究中,法国BFR14研究者们展示了在晚期GISTs患者中分别于1年、3年和5年后中断伊马替尼治疗与疾病突然恶化之间的联系:在大部分复发性晚期GISTs患者中,若继续使用400mg/d的伊马替尼后能将肿瘤重新控制。2012年的随访结果提示继续用伊马替尼的BFR14实验组的患者情况较好,但被选入停药组的患者情况不佳:整个停药组的带瘤患者中仅一人意外,全部复发[18-19]。整个BFR14组中包括有434例随机选择或非随机选择的用标准剂量伊马替尼治疗的GIST患者被再次研究,用以观察无疾病恶化生存期(PFS)与总体生存期(OS)与预后因素,中位跟踪时间为54个月。至2012年1月,有285例疾病恶化(65%),还有161例死亡。中位无疾病恶化生存率(PFS)为29个月。研究者将以上结果汇总后进行统计,结果提示4个单独预后因素有益于患者的生存:(1)行手术治疗切除时肿瘤体积小。(2)肿瘤完整切除。(3)女性以d.GIST细胞CD34阳性。法国BFR14还研究了长期持续的伊马替尼治疗对继发性耐药性的影响[19],在最近更新的B2222第二阶段试验20的长期结果中报道提示:继发性耐药性的发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表明长期服用伊马替尼在转移性GISTs患者中具有长期控制肿瘤的可能性。
当常规剂量伊马替尼治疗失败后,研究显示,在疾病进展时,应用高剂量的伊马替尼(800mg/d)后,约1/3的患者疾病被控制了一段时间[20]。此外,B2222Ⅱ期试验的长期数据显示,大约有25%的患者在低剂量的情况下受益于剂量增加。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提示,当伊马替尼耐药性发生时可选择400mg 2次/d的剂量,尤其是对于血浆伊马替尼浓度低的患者更有效。
当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时,可使用舒尼替尼用于转移性、耐药或不能耐受伊马替尼的替代治疗。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是疲劳、腹泻、手足综合征和甲状腺机能减退。亦可选择瑞戈非尼,为一种新型的口服TKIs,可以抑制参与肿瘤发生的众多激酶、血管新生因子及肿瘤微环境因子[21],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各种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如Ponatinib、BLU-285和Crenolanib展现出强大的应用前景,正对伊马替尼耐药GISTs的临床试验进行评估,但多数新的TKIs刚经过二期临床试验,效果、毒副反应、耐药性等还需要更多时日的检验。
GISTs被认为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呈现出交界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的一种非典型分化肿瘤。虽然以良性肿瘤的方式处理,但经常会表现出恶性的倾向。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此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对于可切除的GISTs,手术是首要的选择方式。手术方式可选择传统开腹、腔镜微创或内镜下切除。切除的原则是获得阴性的切缘,切缘距离肿瘤边缘应>2cm,保持肿瘤的完整性即可。其中STER技术展现了其微创、回复快速的特点,适用于体积较小(<3cm)GISTs的治疗。由于即使是R0切除的患者,术后第一个5年内约有40%患者复发,遂后续的化疗也是必须的。指南推荐的伊马替尼400mg/d可作为化疗后的初始剂量。若发现耐药或者肿瘤复发,可加量至800mg/d,药物剂量的增加总体上对于患者疾病进程是有益的。若疾病继续无法控制,可换用二线或三线的治疗药物舒尼替尼或瑞戈非尼进行代替治疗。目前靶向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还需要更多时日的检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更多机构的远期研究及新型药物的研发,对治疗GISTs会有更多革命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