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国 郝瑞闽
摘 要:“德国制造”是德国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工业强国的象征,“工程师教育”作为其强有力的支撑条件也成为德国工程教育的成功典范,广为世界各国效法。本文以应用型本科质量文化为对象,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在德国工程师教育的模式到质量文化,质量文化的标准、方法与精神塑造等维度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研究“工程师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质量文化的生成及应用型本科的价值取向等现实热点问题,阐明德国工程师教育模式汇聚成的质量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进而阐释应用型本科的价值是一种质量文化,为应用型本科质量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质量文化;工程师教育;德国;阐释
作者简介:王佩国(1964-),男,吉林长春人,常熟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郝瑞闽(1964-),女,河北石家庄人,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理论。
基金项目:2017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服装行业学院模式的‘双元制本土化研究与实践”(编号:2017BKJGLX073),主持人:王佩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11-0156-04
笔者曾参加教育部在德国举办的《职业教育领导力培训课程》,在培训期间,特别关注了“德国制造”与“工程师教育”的互动、互助和互促,尤其是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驱动力等,对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和承担培训的企业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德国的“工程师教育”值得我们工程教育界深入研究和借鉴。
一、德国工程师教育:从模式到质量文化
(一)工程师是“培养出来的”
1.应用科技大学以塑造“成品”工程师为目标。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到目前为止其数量已经占据德国高等教育一半左右。FH是上世纪70年代始,为了适应德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旨在传统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和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员之间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成立之初就赋予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地位。为了国际交往的需要,FH也被同意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用University一词。这样,“Fachhochschule”的中文译名应参照德国官方认可的英文名称,译为“应用科技大学”[1]。FH作为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Universit?覿ten(相当于英文的University)具有同等地位[1]。FH在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匠心独运,有2/3工程师、1/2企业经济学家和IT技术人员毕业于FH。
德国工程教育的主题十分鲜明,以培养“成品”工程师为己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德国高等教育法规将培养目标规定为“教学和学习应为学生今后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基础,按学生所学专业传授给他们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制国家里以负责的态度从事科学艺术工作的能力”[2]。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证,其结论是必须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教育特点,在理论研究上强调科学技术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从而形成了工程师教育既崇尚理论研究、又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教育模式,在世界工程教育领域独树一帜,享有盛誉。
2.工程师资质教育。《德国高等教育总法》第18条第1款规定“通过高等学校考试,即完成一项职业教育的学生,由学校颁发大学毕业文凭,并在文凭中注明所学专业”[2]。德国没有专业组织颁发工程师的从业许可证,而德国的工程教育即是工程师文凭,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全部是在高等学校学习期间完成的(一般要5.5-7年),毕业生学成拿到毕业证和学位就是进入工程专业的通行证,就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了,并有资格独立从业。
3.不可或缺的“双元制”。“双元制”模式(Duales System)是德国职业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核心部分[3]。“双元制”是按《联邦职业教育法》和相应的法令由国家統一控制的,国家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支持系统,企业承担部分的教育经费,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地点完成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的培训大纲和学校的教学计划加以质量保证,企业侧重实践、学校注重理论,但又不截然分开。企业设有教室和供教学用的车间结合实际进行理论指导,学校设有教学车间和实验室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就充分保证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期间就完成了工程师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及关键能力的培养。
(二)从模式到质量文化,再到社会现象
1.双元制折射出的“约”文化。“双元制”也是一个约定,政府作为联系企业与学校的桥梁,在立法约束下及政府的协调下,规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以保证双方培养目标的一致。事实上“双元制”是个“三方协议”,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学生的权利义务也在其中约定好了。重要的是不折不扣的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是德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正是依靠“双元制”这种培养实际应用人才的有效模式,保证了劳动力的高素质,也保证了产品的精良,使得“德国制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高度文明下的诚信社会的“约”文化,是双元制赖以生存、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的根本。
2.“德国制造”与“工程师教育”透出的质量文化。高质量高品质是工业界和教育界的共同追求。工业界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工程师队伍,教育界也把培养高水准的工程师为己任。德国大众普遍关注工程师教育质量,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视为关乎国家和每个人的大事。所以,政府、工业界、教育界以及广大民众等站在构建大教育系统的高度,对工程师教育的对策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广泛讨论、充分论证,不盲目决策。这样的“大讨论”反映出一个国家自上而下价值观和质量文化意识,也是工业界和教育界的合作不断深入,教育模式不断完善的驱动力。相信随着德国工程师教育模式的不断持续发展,为我们提供更深刻的更有价值的经验可以借鉴。
3.用法律固化质量文化。德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大讨论”到了一定程度并达到一定共识之时,就会采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如1998年德国就出台了《德国大学基本法》(Hochschul Rahmensgesetze)的修正案,改革课程内容及结构,对高校放权,改革教授聘任制等[4]。又如1996年德国科学委员会通过“对应用科技大学双轨制改革的建议”的决议,决议中首次承认企业也是应用科技大学的学习地点[5]。这样用法律来规范工程师教育的改革,企业有了以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入参与工程师的培养的法规依据。这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法律观念等问题,而是对教育、对文化的尊重与敬畏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化了。
4.从模式到质量文化,再社会现象的嬗变。“双元制”已不再局限在职业学校当中。德国的综合性大学、应用科技大学都有双元制,有学士学位双元制、也有硕士学位双元制,甚至还有博士学位双元制。“双元制”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变革的工程师教育的模式,但是,若仅仅从教育模式的视角看待“双元制”,视乎还不够全面。“双元制”是先进的成功的工程师教育模式、普适的大众质量文化汇聚而成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续;质量文化也会引领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质量文化之维:标准、方法与精神塑造
(一)严谨而又国际化的工程师培养标准
1.工程师的国际化认证。德国已经进入工程教育评估国际框架——华盛顿协议组织,参照国际惯例开展专业认证工作[6]。欧盟于2004年9月也成立了欧洲工程师认证理事会(EUR-ACE),其目标是建立欧洲工程师认证与鉴定制度,已有欧盟27个成员国加入[7]。毕业生一旦获得“欧洲工程师”的头衔便通用于欧洲各成员国。德国还积极参与了“博洛尼亚进程”等国际组织,并以此为契机积极进行了各式各样的革新,不断提高工程师教育水平和社会声望。
2.建立学位评估系统。德国的工程教育实行“文凭工程师”式,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资质融为一体的教育。一个由科学家、学生、文化部长联席会代表和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代表等多方组成的委员会,对新学位的设置进行严格把关[4]。学位评估是高质量教育的有力保证,以工程师教育质量持续提高为目的,以相互约定的质量标准为准绳,以专家评估为手段,从而使工程师教育质量获得社会认可和信赖。
(二)扎实可行的工程师教育方法
1.培养方式采用“双元制”。工程师教育是德国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过程中,工业界对教育界的诉求。教育界和工业界共同承担工程师教育。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并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双元制”成为工程师教育的普遍方法,“双元制”也成为纽带形成学校依靠企业生存发展、企业依靠学校作为人才支撑和技术革新等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
2.企业是评价实践教学成果的主体。按照法律规定及“双元制”的约定,德国的企业普遍积极接受和指导学生实习培训,并把“双元制”这种校企合作看作企业自身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企业是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与管理的主导,明确企业教师是学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则是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學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题目70%由企业结合实际问题提出,并大多在企业中完成。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组织,企业是评价、考核实践教学的主体。
3.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工程师教育过程中强化自然科学和工作基础课等以外,还有关于经济、法律、语言、环境等专业知识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围绕工程师应具备的技术决断能力、开发理论模型的能力、运用技术信息和统计资料的能力等核心能力展开工程师教育。
4.教学实行教授负责制。工程师教育的课程一般由教授主讲,教授配1名以上教学助理,协助教授进行教学和实验指导。在德国担任工程师教育的教授聘任条件相当严格,根据德国《高等教育总法》教授的任职条件:一是高校毕业并具有博士学位;二是获得教师职格认定,具有教学才能;三是行业协会认定的职业资格,具有至少5年的职业实践经验。为了保障教授的职业实践的持续性,还规定了教授每4年可以申请为期6个月的学术假到企业了解调研行业最新的发展状况。
5.不断改革的工程师教育。纵观德国的工程师培养,由传统的“学徒制”到现在的“学院制”,都是通过不断的改革转变而成的。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通过各种改革以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要求。从整体上说,在体系结构调整和教学内容革新两大方面开展,使得德国工程师教育永葆活力。
(三)自由独立精神的塑造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辨的民族,德国人的严谨治学态度而闻名于世。历史上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思想家不仅创造了哲学史上辉煌,还影响了特有的德意志民族精神。洪堡大学创始人威廉·冯·洪堡的“学术自由”和“独立性”的办学理念代表了德国大学的精神核心。在工程师教育中继承了德意志民族精神和洪堡大学的思想精髓,形成了严谨、务实的教育理念和特有的质量文化。另外,源于18、19世纪德国的重商主义信仰,对德国工程师教育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即科学技术必须面对实际应用并为国家带来财富。精神塑造已成为质量文化的核心,质量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影响着工程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维系工程师教育在国际上的声誉。
三、质量文化的生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价值取向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价值观
解决地方本科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要明确价值取向,制定规格标准[7]。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比较而言,无论地位和作用,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教育的需要来看,都应是以工程师教育为己任的,其存在的价值也就是一种质量文化。这若是应用型本科的价值观,就必然对其动机有着导向、支配和制约的作用,并转换成行为动机,引导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当然,这种质量文化不是单方的,是教育界、工业界和学生等全社会的。因此,一种质量文化的确立、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教育模式和质量观念的不断沉淀,更需要不断的思想磨练和精神塑造。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质量文化的生成
就工程师教育而言,质量文化是精神和灵魂;就工业化发展而言,质量文化必将深刻地影响着工业化的进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价值取向是质量文化,应用型本科院校质量文化的发展需要质量文化存在的價值,那么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价值的两大关键要素,也是其价值的真正体现。传承与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在于一代人与另一代人间的言传身教和熏陶,关键在于全社会参与的“机制”。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质量文化的塑造
目前,在我国“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大多处在评定状态,而并没有真正成为执业资格。由于职称评定工作是按行政系统由各单位自行开展,缺乏统一标准,水平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证;职称评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待遇问题,评出的职称与从业岗位之间缺乏必然联系[8]。在工程师培养上“重学术、轻工程”,人才定位不准确、办学理念不清晰、培养模式模糊,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沟通、专业布局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及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这些已是我国工程师培养在“质”和“量”上都与德国等欧美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为应对和根本转变这一状况,首先,应旗帜鲜明地把工程师教育的质量文化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安身立命之本、核心的价值观,追求“普世”;其次,以工程师教育为载体把追求“高品质”,作为工业界、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质量文化而传承,强调“熏陶”;第三,政府、工业界、教育界三方联动,政府主导促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与突破,重在“机制”;第四,围绕着工程师教育的质量文化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惯性”。
四、结语
目标明确、模式先进、机制高效、文化独特、以社会现象存续,是德国工程师教育的概括。“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德国工程师教育最突出的特色之一,校企合作共赢开展工程师教育的实践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效果,成为典型的范例,也是一系列工程师教育变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工程师教育”作为德国工程教育模式的成功典范广为世界各国效法,其发生、发展、形成质量文化、汇聚成社会现象,一直是以“质量文化”为主线不动摇,一切也是围绕着“质量文化”进行标准化、方法确立、乃至精神塑造。等等这些是德国工程师教育的根本和驱动力,是值得我们工程教育界和工业界深入研究借鉴和追求,也是值得我们全社会深入研究和好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好好,卡尔-维尔海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32-36.
[2]徐理勤,竺树声.准确认识德国FACHHOCHSCHULEN[J].德国研究,2001,16(4):63-68.
[3]蔡跃.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0(7):80-85.
[4]黄亚妮.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6(2):61-64.
[5]张庆久.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31-33.
[6]陈新艳,张安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J].理论月刊,2008(10):166-168.
[7]胡晓清,李建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4(21):18-20.
[8]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15-19.
责任编辑 吴学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