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配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72例疗效观察

2018-02-22 10:39郑春燕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基底缺血性血流

郑春燕

(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医医院,山西太原030009)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性疾病。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穿支小动脉病变,临床表现轻者眩晕、肢体无力、头痛 、呕吐,重者出现短暂意识丧失、行走不稳或跌倒等。笔者自2015年9月-2017年10月使用养血清脑颗粒配合西药治疗老年人后循环缺血性(轻型)眩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观察病例共146例,均为2015年1月-2017年9月住院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颅CT及头颅核磁共振影像(包括颅脑MRA)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72例,男34例,女38例;年龄60~76岁,平均(63.2±3.3)岁;高血压病52例,糖尿病11例,血脂异常33例,颈椎病30例。对照组74例,男35例,女 39例;年龄 61~77岁,平均(63.9±3.31)岁;高血压病51例,糖尿病10例,血脂异常35例,颈椎病3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合并症、性别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病例同时符合以下标准:①年龄大于60岁;②发病至就诊时间在2 w以内;③以头晕为主要症状,头晕呈持续性或阵发性,伴或不伴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④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头晕,如脑出血、前庭神经元炎、良性位置性眩晕、颅内肿瘤、美尼尔氏病、血液病、心脏病等其他内科系统疾病[1]。

1.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两组均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80 mg(罗奥,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 w。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1次1袋,日3次,2 w 1个疗程。对照组于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8 mg/次,日3次,2 w 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TCD观察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指标变化;③治疗后不良反应。

1.4 疗效观察

标准采用2008版《中医病症诊疗常规》[2]中的疗效标准,且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评估标准。痊愈:眩晕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可正常生活,疗效指数≥70%,同时<90%;有效:眩晕等症状减轻,但生活仍有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无效:眩晕症状加重或无改善,疗效指数<3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血平均流速、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椎动脉平均血流流速、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

组别 时间 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对照组 治疗前 39.89±2.99 39.32±3,78治疗后 48.34±4.691)2) 50.98±4.261)2)治疗组 治疗前 38.91±4.47 40.99±4.35治疗后 53.12±5.081) 58.17±5.291)

2.3 治疗后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2例出现口干,1例食欲减低,其余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治疗组无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肝、肾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尤其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极易引发此病,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甚为重要。现代医学认为,老年人脑组织对于缺血的耐受性较低,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低下,脑血流波动性增大,进而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等症。

中医的中风、眩晕囊括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瘀痰风火为标,核心是虚瘀夹杂,兼有虚风内动,正如《景岳全书·眩晕》中指出的:“眩晕一症,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痰火瘀不过十中一二耳。”“无虚不作眩”为其病机,治疗“当以治虚为主”。老年患者素体亏虚,气血不足,血行迟滞,血行不畅,瘀阻脉络,气血运行通道障碍,脑清窍气血供养不足,清阳不升,发生眩晕;另一方面肝肾阴虚,肝风内动,瘀滞夹杂内风,终致眩晕发作,故气虚血瘀、虚风内动是后循环缺血性(轻型)眩晕的重要病机[3]。

养血清脑颗粒是在养血圣方四物汤基础上加入钩藤、夏枯草、鸡血藤、珍珠母、决明子、细辛、延胡索。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血、平肝潜阳、填精益髓,当归养血活血,芍药和营理血,川芎活血行气[4],延胡索、细辛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5]。全方养血滋阴,益髓生精,化瘀息风,正中病机。现代医药研究证实当归、川芎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具有扩张脑血管、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6];决明子有降压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6];珍珠母对精神运动能力和记忆力有一定改善作用[6]。养血清脑颗粒被证实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聚集黏附,从而抗血栓形成[7]。动物实验证实,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扩张小鼠动脉血流,舒张血管平滑肌,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降低钙离子内流,全方具有改善脑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缓解脑血管痉挛,抗血栓形成,增加大脑血供,是治疗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属慢性脑供血不足者的首选用药[8]。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口服养血清脑颗粒配合西药治疗,确实可以使老年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在治疗后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波动指数得到更大幅度的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程缩短,应用安全可靠,适合老年体质虚弱者。治疗组没有不良反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而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为血管扩张剂,组成上属组胺衍生物,可选择性增加脑、内耳、小脑和脑干的微循环血流,但对于并发有支气管哮喘、消化道疾病老年虚弱患者尚需谨慎使用。

猜你喜欢
基底缺血性血流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段血流胶囊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