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娟
(四川师范大学英语学科教学专业 四川 610000)
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人们谈论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人类通过隐喻来认识和了解世界。隐喻,作为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更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美国著名认知学者Lakoff(1980)指出:“隐喻无处不在,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之上的。”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语言教学中,尤其是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认识隐喻语言背景下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语言学习。
隐喻研究在西方一直是多种学科的热门论题。西方的隐喻研究源远流长,从柏拉图时代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隐喻的经典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2003)的《诗学》和《修辞学》,其中对隐喻的定义、机制、功能等给予了权威界定。亚里斯士多德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隐喻性语言, 他认为隐喻与明喻一样, 都是一种不同事物间的对比,是一种修辞性语言使用现象。1980 年,Lakoff 和Johnson 合著出版《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这是20 世纪末里程碑式的著作,以此完成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隐喻研究一跃成为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大脑神经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主题。Lakoff(1980) 的概念隐喻理论(CMT)明确提出隐喻和人类思维密切相关,是人类概念化世界的认知机制,隐喻语言只是心智认知的反映,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体验哲学强调身体经验在人类认知中的作用,提出“概念的隐喻性”和“心智的体验性”。根据这一理论,隐喻不仅是诗歌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隐喻思维模式和认知工具。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中,隐喻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隐喻不仅是作为一种妙笔生花的描述的方式存在着,而且也作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思维习惯存在着。它表现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身体隐喻: 国手、国脚、国嘴,自然隐喻: 未雨绸缪、雾中看花、雪中送炭,动物隐喻: 替罪羊、热锅上的蚂蚁、铁公鸡。英语的隐喻也不例外,英语里有不少带有历史典故的成语,从字面上是无法理解的。例如,the Lion’s share(大部分),the sword of Damocles ( 临时的危险),Achilles’s heels (致命的弱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隐喻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就有着密切关系。隐喻在很大程度上透视出了人类文化的民族性与差异性,反映出了不同语言与文化群体的思想与心理异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隐喻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中隐喻理解上的差异(丁毅伟, 2004)。
由于历史、地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看法和说法不尽相同,由此,对事物的隐喻识解也存在众多文化差异(赵丽,2007)。如汉语中与“龙”有关的隐喻:“生龙活虎”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活泼矫健、生气勃勃的样子;“望子成龙”表示父母对子女怀有厚望。这些常规隐喻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词语,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代表“帝王”,是神圣和力量的化身,用来比喻神圣、高尚、杰出的人;但在英语文化中,“dragon(龙)”却是一种凶残的怪物,是“邪恶”的代名词。由于两种文化对“龙”价值观不同,英汉语言中的“dragon”和“龙”具有不同的文化隐喻含义。
总之,隐喻作为一种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结构。因此,对于学习外语的人来说,不仅要掌握隐喻的字面意义,而且还要掌握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否则就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从而影响语言的理解与思想的表达。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研究和掌握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可以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能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世界。无论作为学习的对象还是学习的手段,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能够排除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及个体差异,通过隐喻的手段,用已知的知识来阐释未知的内容,将目的语的词汇,句法及文化顺利地传授给学生,就算是一种成功的教学。
[1] 丁毅伟.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J].外语学刊,1995,(1):67.
[2] 丁毅伟.中西隐喻对比研究[J]. 学术交流,2004,(12):159-160.
[3] 贾梦霞.论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
[4] 徐萍,从诗歌到哲学.中西隐喻观研究对比.,2003(8):18-19.
[5] 赵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6]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
[7] Freeman,M.H.Poetry and the scope of metaphor[M].New York: Moutonde Gruyter Berlin New York,2000.
作者简介:龚娟(1994——),女,汉族,四川达州,学生,教育硕士,单位:四川师范大学英语学科教学专业,研究方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