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玲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小古文即小学阶段篇幅较短小的文言文。“小古文”这一称谓是由《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率先提出的,它特指那些篇幅短小、浅近易懂、富有情趣、适合儿童阅读的文言文。这些小古文短小精悍,言语质朴;句式或对仗工整,或长短参差;风韵其内,情理其中,美不胜收。
就小学阶段而言,小古文虽小,却是儿童言语生成大树的根系。“因为读、因为诵、因为熟、因为化,学生所积累的,就不仅是文言词汇和语言,而是随同文言形式一起生长为学生精神血肉的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情怀、中国美感、中国气派、中国意识,那便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中国灵魂。”(王崧舟语)因此,小古文教学不应再偏居一隅,而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应当成为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尝试。
如何让学生喜欢小古文,爱上文言文,真真切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呢?
1、情景教学。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小古文时应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时效性。例如在学习《鹬蚌相争》时,紧抓“争”字,创设情境。再入学习《关公温酒斩华雄》一段时,先听评书,激发起他们学习此文的兴趣。再模仿大声读文,学生也会油然而生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从而感受和理解英雄行为的壮美。
2、背景助学。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精选或加播与课文或作者人物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读《诫子书》之前,鉴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从而对课文理解有难度,教师可以进行一场“闲话三国”的专题研讨,用通俗的语言给学生串讲三国历史,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和一探究竟的心理进入课文,这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角色表演。小古文教学要变“一言堂”为“百家讲坛”。根据小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小古文,可以让学生依据文本内容自主编排情景剧,寓教于乐,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的语言深入把握故事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兴奋、期待、笑声、掌声中获取文言文教学的新体验,这样,学生对角色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课堂鲜活,学生才能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教益。
4.激发想象。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领会。老师就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二语,不要啰里啰嗦,能给他们开窍就行。不是死抠词句,嚼得过细,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有的地方重点畅讲,并指导评点突出了 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使学生印象更深。教学中这样疏密相间,略其所当略,详其所当详的教法,是符合学生读文、认知的规律的;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可以受到很好的锻炼。老师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了。
5.“猜读”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是什么意思,不失为小古文词语教学的一种好方法。不要小看学生的能力,很多学生能根据上下文语境找到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语句意思。配以朱文君老师发明的以学生姓名命名的“×××组词法”、“×××拆词法”“×××联系上下文法”,课堂立刻大为改观。此法既培养了学生推断能力,又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诵读是小古文教学的关键。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多读、熟读,“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通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体会和感受古文特有的韵味。
首先 “明读音”。文言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难读,中并且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的范读或学生听读,以加深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或学生听媒体朗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必不可少。
其次 “明句读”。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古文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教材为了小学生学习的方便,已加上了标点。在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学生自然懂得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句子的意思,一些没有标点的地方也需要拖个长音,这样读者便于理解,听者也容易明白。因此,在初读古文时,首先要讲究“断句”。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标出的节奏尝试着拖长音摇头晃脑地读。例如在学习《学弈》时,我们可以这样来断句: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然后亲身示范。等孩子们开怀大笑时,老师顺其自然让学生一试。学生定会读得不亦乐乎!
再次“多样读”。教师可以把古文中有趣的地方挑出来,让孩子们在诵读时感受古文的节奏、韵律和意蕴,从而让其对古文产生兴趣。不必按常见的那种普通方式阅读,可以有各种变化的方式,比如分角色阅读,还有男生女生的对话式诵读,还可以按照古文的意思、节奏,跺着脚读,拍着手读,甚至可以像中央台的《经典咏流传》一样,“我把经典唱给你听。”这些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1)之乎者也,迁移感知。在小学阶段的小古文中,有以下几种简单的句式:判断句、省略句、疑问句、否定句。有一些特别有代表性的句式可以让学生品味练习,如孔子的几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类的反问句等等。文言文在词汇上变化不是很大,很多词都是现代文迁移过来的,但句式有较大的特殊性,值得让小学生有初步的感知,并不是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样的句式,只要思维中有句式的雏形,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2)法国作家梅里美曾说,作诗只能作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去补充,从而分享创作之乐,品尝诗的真味。学生其实是极喜欢创作的,让学生进行创作,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诵读小古文的兴趣。例如教学《菊》之后,让学生模仿菊的写作特色,自己仿写《荷》《梅》等小古文,均有模有样,生动有趣。
总而言之一句话,如何让学生喜欢小古文,爱上文言文,我们需要不断积累小古文教学兴趣化的学习策略。只有提升古文的趣味性,尽量减少学生与文言的距离感,由小入大,润泽孩子的言语和灵魂,学生才能轻松获得纯正的文言启蒙,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