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琴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学生减负是教育界普遍关注并一直致力改革的问题,我们将“减轻小学语文过重学业负担的实践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旨在探索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乐学、会学、好学,学得轻松而又扎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一年多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2017年6月15日,课题组邀请了苏州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宋杏元等专家莅临我校,为我们的课题进行问诊、把脉。课题组长崔晓琴做了开题报告。她就课题的提出、概念的界定、理论基础、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前期研究进展、下阶段的打算做了汇报。苏州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杨权栋给予课题充分的肯定。其他专家也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为全体课题组成员点亮了一盏明灯,指明了方向。
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是深入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前提。课题组根据研究内容积极主动地查找、搜集相关理论资料,在组内学习。每学期,教科室的曹主任都要购买一批教育理论书籍供课题组成员学习,并让研究人员撰写读书心得上传至学校博客,与大家一起分享。课题组先后学习了《教育科研的视野与方向》、《读懂孩子》等理论书籍,丰厚了课题的理论。学校还邀请孙春福、刘寿华、张洪鸣、徐燕萍等多位专家来校做讲座,指导课题研究。教科室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和培训活动。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了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课题组始终把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课题组有步骤地开展语文教学的研究,开展研讨课活动,每次的专题研讨课都要求课题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执教,然后进行集中研讨。
2018年3月29日,课题组人员朱教导执教《四个太阳》,真正起了示范作用。她从备课策略、课堂策略等方面来关注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从“会教”的策略研究来达到减负的目标,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2018年5月7日到9日三天,课题组人员姜欣瑶、阚琪琪、孙媛等参加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我们利用一节课组织大家开展了扎扎实实的研讨活动。在场老师们积极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提升,为如何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每一位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智力特点,允许学生自己选择作业。依据这一点,我们学校各年级在教学完毕一单元后,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出高质量的练习卷,注意了数量限度、时间跨度、难易程度,设计注重针对性,构成注重层次性,立足“适量优质”原则和“整合”思路进行创编,知识巩固和能力并重,必做题目和选做题目共生,对于不同的孩子完成不同的类型的题。我们课题组人员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让作业变得有趣,从而从心理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由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得到了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轻负高效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家庭和学校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课堂,但在站位、分工、方式和着力点上都有很大不同。学校教育主要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家庭教育则侧重于教孩子做人,对孩子的性格和品质进行塑造,是个性化的过程。
“学生减负”如何减?学生减负需要家校共建,让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学校加强沟通互动,真正形成合力。家长对孩子作业的检查其实应更注重于对孩子习惯的检查,让孩子认识到做作业是他自己的责任,是他应该完成的事情。
我们课题组多次召集家长,通过家长沙龙、优秀家长讲座、发放家长读本等方式,指导家长教育的方法,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自信地学;消除焦虑心理,轻松地学;化解逆反心理,愉悦地学;避免依赖心理,自主地学。课题组老师切实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特点、接受规律等,面向全体学生,客观看待学生间的差异,把促进语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首要任务,采取家校协同的教育策略,建立了良好的家校互动合作关系,优势互补,形成了合力,对学困生进行了有效的转化,使孩子乐于学习,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年多的实践研究中,课题组人员用公开课呈现了课堂教学效益,为减负提供了可行性证明;笔耕不辍,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着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保证了优质的学业水平;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成员研究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