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2018-02-22 06:11姚旦尖措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物体情境

姚旦尖措

(祁连县扎麻什乡寄宿制民族小学 青海 祁连 810499)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根据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教学,进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身的看法。

一、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具有活泼爱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表现。如果课堂的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很难投入进来。所以,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模式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给学生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节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大小。首先,我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导入教学:“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我继续提问:“你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学生开始互相讨论,我引出公顷的定义: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接下来通过实际的运算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大小:计算一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学生通过计算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最后让学生推算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如此,通过相关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以致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科目也是如此,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生活。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很多素材,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或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让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一节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首先,我通过谈话导入教学:“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平时我们是如何观察的?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物体呢?”学生回答:观察物体时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可以从前面、上面、右面来观察物体。接下来我准备出粉笔盒,让学生来观察,让学生说一说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后我继续讲述。然后给学生出示一个例题,让学生观察例题中有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看着这张图,将它前面、右面、上面的观察形状画出来。学生画图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指导,然后找几名学生上黑板展示结果。最后,我让学生每人准备出一个物品:橡皮、铅笔盒等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它的形状,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如此,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堂中,促进了学生的学以致用。

三、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习效果

新课改后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辅导者。所以,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这点,并且不断地进行落实。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通过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节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首先我让学生尝试举例,说一说平时见过哪些平行四边形。学生尝试举例,同时我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我找出几名代表来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我将学生回答情况通过板书记录出来。最后让学生尝试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与教材中的定义进行对比。如此,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而有效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特征。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明确教学目标,将学生作为主体,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物体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