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数学教学中换元法思想的培养探析

2018-02-22 08:31李士喜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元法题目解题

李士喜

(安徽省颍上县盛堂乡中心学校 安徽 阜阳 236222)

随着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学的目标已经不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模式,这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有着深远影响。“换元法”思想是数学学习方法中的一种,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在中学学习阶段的考试中,考核换元法的题型也屡见不鲜。因此,探讨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换元法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换元法概述

在解题的过程中,如果原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少,难以开展解题步骤,就需要代入一个或者多个条件,这里暂且成为“新元”,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称之为“元”,用“新元”将题目原本的“元”替代,就能够让解题步骤变得更容易,在得出计算结果之后,再将“新元”替换成原本的“元”就能够得出正确答案,这种解题思路,被称之为换元法思维。简单来说,“换元法”思维就是用一种容易计算的变数,替换题目中的已知变数,进而将问题简化。其思想模式遵循了数学本身的特点,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计算过程,而不是计算结果,所以只需要通过数据转换,就能够得出相应的结果,进而达到解题的目的,提升解题的效率。

数学知识本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所以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解题过程。学生在理解了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之后,就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这样才能够为“换元法”打下良好的基础[1]。换句话说,换元法思想,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中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换元法思维,这是目前中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在下文中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2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换元法”思维的实际策略

(1)层次培养。思维模式的培养,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思维模式的内容,然后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最后则是要让学生能够对其进行应用,所以数学思想的培养可以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所以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首先需要从了解开始入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这三个层次渗透在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的有效性,避免学生因为受挫而对学习丧失信心。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样才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好教学的“度”,否则教学活动的开展只能是“事倍功半”[2]。目前,“换元法”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渗透在解题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数学题目,能够直接体现出解题方法,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分式方程的学习,就和“换元法”思想理念有着共通之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一契机,将“换元法”思想渗透在其中,以此加强学生对“换元法”思想的了解[3]。

(2)范例引导。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帮助学生巩固“换元法”思想,引导学生思考“换元法”的规律以及解题步骤,将“学”和“用”相互结合。这一点也和“换元法”本身的特点相互对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通过掌握规律,然后“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够让“换元法”渗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4]。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要求学生能够用多种方式进行解题,所以教学内容一定要“精”而不是“多”,教师也要注重“少教”让学生做到“多学”。这里的“少教”,并不是要教师减少自身的工作量,而是要尽量少布置题目,引导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数学题目进行思考,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式中最简单的解题方法,促使学生大胆猜想数学知识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对于一道已知条件比较多,因素比较复杂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从全面的角度思考其解题方式,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内容。举个例子,在解方程式(x2+2)2=x2+2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最基础的方式入手,将方程式转变为简单的双二次方程,然后再将其中的“元”转变为“新元”。所以“换元法”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数学的解题思路,简化学生的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就能够轻松应对,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换元法”对中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中学数学教师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层次教学以及范例引导,让学生将“换元法”应用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其数学思维,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元法题目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换元法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设而不求巧解题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用“同样多”解题
换元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基于离散元法的矿石对溜槽冲击力的模拟研究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