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玉芳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小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意义深远。笔者认为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加强理解、有效实践,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好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在教学中积极发挥育人的功能、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它要求教师要从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改革的同步进行。在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深圳市宝安区语文教研员唐宝成老师提出了,多渠道关照语言文字的“六变”法:变一种读法,让学生不再拘泥于用普通话规规矩矩地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家乡方言来变着法子读;变一种讲法,课堂上教师不再“一言堂”,鼓励师生共说、互说、情感相通地说、老师现身说法地说、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说……;变一种想法,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做到古今、中外贯通;变一种用法,教师在课堂上转换语言环境,让学生朗读并体会不同语言环境中生字的用法;变一种说法,课堂是一面多棱镜,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思辨,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允许多种声音的和谐共存;变一种写法,写字是从实践到实践,从实践到更高的实践,要把艺术性实践、比较性实践、鉴赏性实践等融于课堂。笔者认为这“六变”法给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只要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取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教学当中,必有裨益。
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环境与氛围,创设与生活贴近的语言文字环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教学情境正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如北京史家小学张聪老师在执教《夸父追日》一文,引领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说:“我从夸父追日这件事上,感受到了中国的富强、伟大,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美好的生活”,讲到这里,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全班学生一片寂静,学生入境入情,心动情发,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心灵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朗读悟情——挖掘文本——质疑思辨——合作探究”四个环节来理解和把握语文的核心素养,助力学生的素养养成。
1.朗读悟情。朗读是培养语感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朗读,读通课文,读懂文章内容,借助教师创设的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提升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情感。
2.挖掘文本。要培养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需要全面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有效实现课堂上高质量的教学。在教师认真读透教材,仔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把握住重点,挖掘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切入点与激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破解语言艺术的密码,找到好的语言文字激发点和关键点,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
3.质疑思辨。俗话说:“大疑大进,小疑小进,不疑不进。”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中唱独角戏的局面,让学生敢于质疑,就文本敢于同老师、同学进行思辨。如宝安区石岩街道罗租小学的李海蓉老师执教《空城计》一文时,设置了一个环节:正史认为司马懿是智慧的化身,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老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当堂展开组内讨论和正反方辩论。在这样思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都能从讨论和辩论中寻找到归属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从思辨中发展思维、提升情感。
4.合作探究。“独木难支,众木成林”、“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都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间的合作互动之所以能促进认知成长,是因为年龄相当的儿童较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互动、增进成长,在合作团体行为中的示范较儿童个人所能表现的更深入。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之前,笔者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分小组搜集老人吴庆恒、海鸥、故事传播后的新闻报道等资料,上课时让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每个小组的资料搜集丰富,对问题的理解也很深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得到了一展所长的机会,整个小组更加团结、有凝聚力。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让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不断的强化学生语言积累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