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文化之风,袭礼仪之邦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02-22 08:31詹重阳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汉字传统

詹重阳

(安徽省滁州市第二小学新校区 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自古也被誉为“文化大国,礼仪之邦”,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备受世界瞩目,作为华夏子孙,这种优秀文化应该继续传承,方显我中华之风采!为了积极响应文化传承的号召,众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课堂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一方面提升个人的文化底蕴。小学生正处于文化渗透的最佳时期,再加上年龄尚小,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和探究欲,因此更容易进行文化教育。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时刻保持创新精神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敏锐觉察力,有策略的将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字”中藏机,渗透传统文化

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人与人交流与沟通的最重要工具,每一个汉字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和信仰,在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洗礼中,汉字也随着时间的变迁产生变化,而我们与汉字的交流更像是与先人的对话和沟通。笔者认为,在学习传统文化时,首先要从“字”入手,由汉字的流变过程分析文化的内涵。学生在探究汉字奥妙的同时,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例如,在学习汉字之前,教师先为学生讲述汉字的流变过程,分别是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直至今日,在讲述过程中简单的举几个汉字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文字的变化,提高对汉字的探究欲。接下来讲述汉字的构成法,如象形字(水、火、田、耳、目等)、指事字(刃、凶、上、下、三等)、会意字(鸣、尖、看)、形声字(清、情、蜻)、假借字等,再接下来是汉字的音形义,比如“酒”字,以“水”和酿酒的瓦瓶“酉”组合而成;“信”字以“人”和“言”组合,表真实、诚信,说明古人看中诚信。

二、“诗”中含韵,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古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紧要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

例如,在学习《元日》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阅读诗词,参考教材以及文中注释,试着自行翻译全文,翻译结束后,带领学生逐字逐句的进行解释,首先是“爆竹声中一岁除”从句中不难解释“爆竹”,教师问:“在我们的那些节日中会放烟花爆竹呢?”学生普遍想到“过年”,接着教师问“岁”的意思,学生们想到年岁,教师接着问“除”的意思,学生面露难色,教师引导:“在过年的爆竹声中,我们又长大了一岁。但句中却用除字形容,大家试着逆推,是不是表示一年又过去了呢?”学生们恍然大悟,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们学习诗词,并渗透关于年文化以及传统习俗等。

三、“境”中孕道,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一方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推进传统文化渗透的步伐,在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文化元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放下课本,走出教室,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文化。

例如,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文化博物馆或者古镇等地方,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的气氛;或者带领学生观看传统文化的视频、纪录片如《汉字五千年》、《新丝绸之路》、《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从视觉和听觉上震撼学生的心灵,再者可以走进自然,比如学校的文化长廊,长廊中的各位伟人、名人名言以及传记等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渗透的渠道,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意蕴”比如“水”是万物之源,更诗有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上善若水”等,树叶蕴含佛性,比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等;再从“花”着手,更有惜花之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以及借花明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无论是从陶艺、书法、山水笔墨画还是插花等,都沉淀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和体现,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而语文被视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大势所趋,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策略性的将文化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水平。

猜你喜欢
古诗词汉字传统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