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2018-02-22 08:31:33周芸芸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语文

周芸芸

(江苏省沭阳县北丁集中心小学 江苏 沭阳 223600)

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下面我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谈认识。

一、以本为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课本进行的,因此,美育也应以课本为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课本为主,就要挖掘文章中的美。在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着自然美、人物美、艺术美等。自然美在作品中表现为来自自然界中美的东西;人物美是社会美的主体,作品中塑造了大量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教师应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美在作品中表现最突出的是语言美。要通过学习语文课本中的优秀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学生对美的内涵作出正确的评价,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就如美术大师罗丹所言:“美无处不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海上日出》《趵突泉》等,展现的是一种令人陶醉、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卖火柴的小女孩》《燕子》等不仅有丰富的内涵美,而且在语言、结构、意境、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有的如百鸟齐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有的若家常叙事,娓娓动听。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无论诗歌还是散文,不同的作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题材和体裁,不同的语言风格,或质朴清淡、或飘逸洒脱、或沉郁深邃、或通俗平易,但是真可谓称得上美轮美奂、多姿多彩。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善于发掘教材,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美学要素,在教学时通过自己的讲课艺术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和欣赏。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将美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二、借助美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课文中发现了美,就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挖掘美,从而欣赏美。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受,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指导学生正确地读,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读得通顺、流畅,速度适中,也就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就要求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只有对课文内容有正确的理解,才能产生相应的感情,才能从读中感受美。同时,还要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如同情、讽刺、赞扬等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读出词语、句子、段落间的停顿。通过停顿,体现出标点符号的作用来。把文章中表现的快乐、悲痛、执着、沉重等不同的情绪挖掘出来。在读中要读出轻重,把句子中强调的词语读得重一些,响一些,悲凉的句子读得轻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课文内容的美。

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如《触摸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盲童流连于枝繁叶茂中”的绮山丽水的画卷。他用“触摸”这一词语,写出了盲童对春天的感触,作者由静到动描绘了春天大自然的美景及盲童是怎样触摸春天的。细细赏析,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情感。再如,《观潮》一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后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尽情地游览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结束部分,我请学生说说体会,有的说:“杭州真美啊!”有的说:“我真想到杭州去看看。”有的说:“杭州西湖就好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学生读着,说着,激动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三、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对学生的审美活动进行引导启迪时,不但要激趣、动情、示范,而且还要进一步教给学生审美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斟词酌句,品味语言美;运用对比联想,感受形象美;启发想象,拓展意境美。

小语教材中那生动有趣的故事、感情充沛的诗歌、托物寓理的寓言、启迪心扉的童话、情景交融的散文、图文并茂的看图学文,无不集语言文字之美、大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为一体。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就能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在语文教材诸多篇目中,作者塑造的典型人物都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些正面人物的形象,都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教学《黄鹤楼送别》为例。在教学文章第四自然段:“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时笔者作了如下教学设计:首先在屏幕上出示李白目送孟浩然远去的画面和文字,请学生读一读送别的文字,在大脑中想象送别的画面。然后抓住“杨柳依依”拓展诗经上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最后请学生站起来,把黑板想象成大海,自己就是李白,正伫立江边,凝视着孟浩然的船渐渐远去,(音乐声响起),有感情齐诵: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相机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种教学设计从课文中的具体意象、生动词语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品味、联想等方法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从而使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审美情感的熏陶呈水乳交融状态。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融会贯通,并努力提高自己鉴赏美、理解美的能力,这样才能把审美教育切实地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语文知识连连看